第174章 换家(1/1)

作者:沐风叶

明末:边军不退第174章 换家

吴官身后的山海关旗,换成了血色月旗,血色月旗一出,就代表主将势与军士同死。 赵鑫宇看到血色月旗,眼泪差点流了下来:“大人,可以不用如此的。” 吴官转头看他,问道:“你说…这里是什么地方?” 赵鑫宇回道:“大小兴安岭之间…” 吴官点头:“那么,长白山距离此处多远?” 赵鑫宇想了一下,回道:“三百余里。” “不错,三百余里你觉得女真后援多久能到这里?” “至少需要五日。” 吴官皱着眉头:“五日吗?不是的,他们三日就能到。” 看着赵鑫宇不明所以的样子,吴官解释道:“努尔哈赤知道我们过来了,却不退,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步兵多,若是撤退,这些步兵就普通猪狗一般,被我们铁骑随意杀取头颅,另外一方面,还是努尔哈赤的贪心。” “若是其他人领兵,努尔哈赤不会在意,正常撤退就好,就算有损失,也是有数的,他不会怕,甚至可能被他反杀,可是…他知道是我来了。” “努尔哈赤这一辈子,除了在李成梁总兵和我手上吃了亏之外,其余人都不是他的一合之将。” “若是努尔哈赤只想当一个山大王,那就没有后面的事了,他会在辽东过的风生水起。” “可是他不是那样的人,他想要得到的更多,而拦在他面前的,在这辽东,只有我了…” “所以,他才会留下来,并且…以努尔哈赤的走一步算三步的性子,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他在从锦州撤退前,应当已经布置好后手了,不管有没有人来追他,他都会让援兵和他汇合…” “所以,我若预料不错的话,女真援军,这时应当已经出了长白山了,最多再三天,肯定能到这里…” 赵鑫宇说道:“那也不用大人如此冒险啊。” 吴官摇了摇头:“不是我冒险,而是我们拖不起啊,我们烧了女真辎重粮草不假,可是我们也没有多少粮草了啊。” “退的话,不说现在还没有接应到朱威,对陛下不好交代,就说放虎归山,我也是不愿意的。” “进攻…” 随着吴官一声令下,军旗旗语做出进攻的命令,犀牛号角响起… 大地在马蹄声下,开始颤抖… 岳阳,袁清,不约而同抽出佩刀,环绕各部飞奔:“血色月旗已出…势与大人共生死…” “势与大人共生死…” 之后就是骑兵准备冲阵,女真阵型在明军前后夹击之时,已经重新换过,阵型更加拥挤,前后各一万,阵型更厚,两万人啊…围在这小小的地方,数十层防御。 岳阳与袁清都是带兵十数年的老将了,自然不会傻傻的正面冲阵。 骑兵对付步兵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好自己机动性强的优势,通常迂回采用侧冲或者背冲模式。 所谓侧冲,就是骑兵迂回绕到步兵方阵的侧面,不等步兵反应,将步兵方阵拦腰截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景和的沙苑之战, 李景和的骑兵横击贺六浑的步兵,将其拦腰截断,取得大捷。 所谓背冲,顾名词意就是绕到步兵的背后冲击。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尔朱荣的七千骑兵,机动到葛荣的大军背后,一举将其击溃,要知道葛荣军可是号称百万的。 岳阳与袁清也是心有灵犀,同事采用侧冲的方式,岳阳右翼,袁清左翼… 而后不约而同冲向女真步兵侧面,女真步兵刚开始都是正面对着明军骑兵的,两面中间刚好有一道十多米宽的缝隙… 明军在马上不用做太多动作,将刀固定好就行,随着战马奔腾,沿途女真成片倒下,冲进女真步兵阵型内百米之后,又是从身后冲出… 这样看来,女真这阵型可不怎么样啊,但是女真主将是努尔哈赤啊,哪里能这么菜? 阿敏当时提议用圆阵,这样无论明军骑兵从哪个方向冲阵,都相当于是正面冲阵,给明军造成伤亡肯定很大。 而努尔哈赤否决了这个方案,而是傻傻的摆成这种一前一后的阵型,一方面是因为若是圆阵,明军不可能傻傻的冲阵,另一方面就是要引明军进入步兵阵内,这样才能拖住明军骑兵,只有这样,努尔哈赤才能有机会去找吴官。 努尔哈赤在前后阵型之中,预先埋好数十条绊马索,就是为了截断明军骑兵。 果不其然,在岳阳带队从女真身后冲出之后,女真人突然拉起绊马索,将数百明军骑兵截断在步兵阵内… 另一方向的袁清也是如此… 岳阳与袁清就知道没有简单,绕了一个大弧线后,两队人马更换初始位置,再次侧冲。 而在岳阳与袁清第二次冲阵之时,努尔哈赤抓住机会,带着所有骑兵从山坳中冲出,直逼吴官中军。 岳阳这个方向自然看到了努尔哈赤的骑兵的动作,正要冲出步阵回援,可是努尔哈赤怎么可能不留后手… 原本数十层的步兵阵型突然分开数个通道,通道内出来一群手拿斩马刀的女真军士…这才是努尔哈赤的后手。 斩马刀在大明装备很多,因为大明的主要敌人就是北方的蒙古,这战马刀就是为了对抗蒙古的,可是谁能想到,专属于大明的斩马刀,如今竟然针对大明骑兵… 斩马刀只斩马腿,山海关战马虽然也是身批甲胄,但是马腿上也是没有的。 绊马索,斩马刀,同时发力,失去了速度的两千骑兵,竟然被生生困在女真步兵阵型中。 冲出步兵阵型的骑兵,想要回援吴官,却被女真三千骑兵拦住去路… 吴官看着战场情况,苦笑一声说道:“这一仗,战法上是我输了啊…” “大人,向后撤吧…” 吴官摇摇头:“撤?撤去哪里?再回锦州?再回山海关?那这辽东不要了?撤不了啦。” 吴官突然直起脊梁,说道:“培养十年的山海关精锐,还杀不了这区区三万女真?” 而后吴官抽出多年未出鞘的佩刀,大喊:“随我迎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