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景泰大帝第424章 交易成了
调查藩王家产这事儿没什么难度,锦衣卫就是监督文武百官的,再加上朱棣靖难的事儿,藩王自然也是他们的重中之重,早就有探子埋伏在各地藩王的府上了,查起来简直不要太简单。</p>
替安南使臣传递消息也没问题,锦衣卫本就是打探消息的衙门,传递消息自然也是他们所擅长的,一些时效性要求不高但是比较重要的文件通过驿站系统进行传递,但是有些时效性要求高,能越快送达越好的消息就会启用另一种方式——信鸽。</p>
华夏使用信鸽也有上千年历史了,刘邦就用过飞鸽传书调动援兵解围,汉代班超出使西域的时候也带了一些信鸽,往长安传递消息,这种方式锦衣卫自然不会不用,尤其是在大明境内,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锦衣卫,所以信鸽体系遍布大明,广西自然也有。</p>
至于为什么军方不用这种方式,答案很简单,信鸽的天敌是鹰隼,而这年头大明的敌人蒙古又是最擅长训练鹰隼的,所以大明军方的消息还是靠驿站来解决。</p>
安南使臣的消息又不是什么机密,又是着急要送过去的,用信鸽来传递正好。</p>
于是,就在第三天清晨,广西的锦衣卫就收到了京城的消息。</p>
这事儿既然是皇帝陛下关注,指挥使大人亲自叮嘱,下面的锦衣卫自然重视,立刻快马加鞭杀到了安南,直接便到安南皇宫求见安南国王黎邦基,将安南使臣黎贵淳的亲笔信交给了他。</p>
结果黎邦基转手就将信递给了临朝听政的太后阮氏英,没办法,黎邦基现在才十岁,处理不了这种事情,所以安南朝政全由他娘阮氏英把持着。</p>
阮氏英看过信之后大喜,当即便点头答应了下来,还特意写了回信,让锦衣卫校尉带回大明,尽快送去京师。</p>
开玩笑,别的不说,虽然大明已经承认了安南,但因为和大明不睦,边境时常有冲突,所以安南如今可是对大明的货物垂涎三尺呢,大明商贾走私过来的那点玩意完全满足不了安南对大明货物的渴望,如今大明官方出手了,相信交易量绝对低不了,货品也不是那些走私商可以比拟的,只要运回安南再卖出去,价值少说也能翻一倍。</p>
</p>
用阮太后的话来说就是,黎贵淳也就是做个闲散郡王的命了,这种机会怎么能不把握住,好在阮弘裕有些眼光,将十万石粮食翻了两倍,提高到三十万石,不过毕竟阮弘裕的位置不够高,胸襟不够大,这样的机会怎么能用三十万石打发了,至少也得要一百万石,国内不够的话就去占城和暹罗买,反正只要大明的货物运回来,价值起码翻一倍,怎么都不会赔的。</p>
而且她还在回信里强调,别的东西黎贵淳和阮弘裕可以随便挑选,但是大明拿出的那匹云锦必须要弄回来,价格再高也不怕,这玩意可是大明天子用来做衣服的,其价值远不是一些粮食可以相提并论的,至少自己的儿子穿上这匹云锦,安南国王的位置可就彻底坐稳了。</p>
就这样,消息传回大明,黎贵淳和阮弘裕也有些莫名其妙,这次互市不是交易大明货物吗?怎么就涉及到了安南国王的位置了?不过他们两个,一个是安南的闲散王爷,一个是阮太后的远房族人,这次过来原本也只是吊唁太上皇,没有自己做主的权力,只有听令的份儿,只能老老实实地找到陈循商量。</p>
陈循对于他们的要求自然是毫无异议的,而且还有些惊喜,这可是从三十万石一下子翻了三倍,提高到了一百万石啊,相信不仅广西云贵的军粮有了着落,还能剩下一大批粮食安定地方,当即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将那匹云锦卖给了他们,只是报了个高价,整整八千两,还是黄金。</p>
黎贵淳和阮弘裕一算,顿时就被吓住了。</p>
那可是八千两黄金,相当于八万两白银,按照他们和户部商议的价格,基本上一匹云锦就可以顶得上那三十万石粮食了,他们还能剩下多少钱去采购大明的货品。</p>
黎贵淳和阮弘裕马上就缠住陈循开始磨,好说歹说,终于让陈循松了口,将价格降低到了六千两,不过就这还让二人心头滴血呢。</p>
一匹布而已,二十万石粮食就这么没了。</p>
好在这是阮太后指明要的,而且互市的规模扩大到了一百万石,结果应该也能让国内满意了,黎贵淳和阮弘裕这才松了口气。</p>
安南将互市规模提高到一百万石的消息在早朝上被陈循上奏给了朱祁钰,满朝文武当即沸腾。</p>
这可是一百万石啊,足足够京师消耗半年的了,即便其中一些需要当做军粮拨付给西南的卫所,但是剩下的也够满朝文武将所有的宝钞都替换成粮食了,大明宝钞是个什么玩意,大家都知道,早就不想收这玩意了,现在皇帝要将宝钞直接换成粮食,这简直就不是圣君可以形容的了,叫一声玉皇大帝也愿意啊。</p>
本来还有一些官员想要抵制这次互市,他们都是家里有人参与安南走私的,但是这个消息一出,当即偃旗息鼓,谁都不敢去触满朝文武的兴头,否则他们将遭受到满朝文武的打击,这可是连皇帝都害怕的事儿呢。</p>
朱祁钰也是有些惊喜,他是真的没想到安南的阮太后居然有这么大的魄力,将整个互市的规模一下子提高了三倍,一百万石粮食啊,明年至少半个大明的卫所都不需要朝廷再调拨军粮了,省下的粮食自然会有一部分出售给老百姓,粮价也会随之降低,百姓的生活也能好过一些,剩下的估计会转化成各种各样的酒品,这些酒可是能长期保存的,大明完全可以慢慢将酒卖给草原,那些蒙古大汗可是对这些酒垂涎三尺呢!</p>
面对这样的结果,朱祁钰还特意单独宴请了安南使臣黎贵淳和阮弘裕,毫不犹豫地奢侈了一次,将天下八大菜系的名菜全都做了一遍,酒用的也是各地进贡上来的贡酒,就连漱口的茶水都是用明前龙井泡的,一顿饭吃得黎贵淳和阮弘裕全都震惊不已。</p>
于是,整个景泰二年的冬天,大明和安南的边境贸易都搞得热火朝天,无数的粮食从安南运进大明,又从大明拉走无数的货品,搞得占城暹罗的使臣都眼热不已,纷纷找到鸿胪寺卿杨善,要求大明也给他们一个机会。</p>
只不过杨善一句话就把他们打发了:“大明和安南互市,安南是要把粮食送到大明的,这也是为了安南国内的安全,如果你们也能将粮食送到大明,那大明完全可以和你们展开互市啊。”</p>
问题是,占城暹罗能做到吗?当然是不能,占城就不必说了,他们比安南还往南呢,这年头的暹罗也一样,中间隔着澜沧王国(后世老挝)和缅甸,而且澜沧国和他们暹罗国还是开战的状态,缅甸那面更不用说,如今的缅甸国王温多王支持麓川思氏父子反抗大明,和大明的关系僵着呢,怎么可能允许暹罗通过他们的地盘和大明互市交易。</p>
所以,占城暹罗两国的使臣没有办法,只得放弃了这个美好的梦想。</p>
大明和安南的互市推进飞快,双方都怕对方闹什么幺蛾子,安南国内组织货源拼命往大明运输,生怕错过了这个机会,黎贵淳和阮弘裕则是在京师大撒银钱,户部尚书陈循和工部尚书赵荣亲自陪同,一时间无往而不利。</p>
</p>
但是,渐渐地,黎贵淳和阮弘裕感觉有些不对劲了,虽然这次大明拿出的货品都是好东西,但是数量却不多,即使他们将大明提供的所有货物都包圆了,手里的大明宝钞都未必能花完。</p>
这些日子黎贵淳和阮弘裕也知道了大明宝钞的实际价值,立刻便凑到一起商量了一番,决定去找户部尚书陈循解决这个问题。</p>
二人来到户部大堂,却没有找到陈尚书,而是找到了户部左侍郎刘中敷。</p>
黎贵淳对着刘中敷拱手见礼,开门见山道:“刘侍郎,你们大明提供的货物不足,如今我手里还剩下不少大明宝钞,不知道大明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p>
刘中敷捶着自己腰,缓缓道:“这种事情为何还要找老夫来解决?想办法花出去便是了。”</p>
“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花。”黎贵淳压抑着怒气问道。</p>
刘中敷这会儿老态毕现,没好气地道:“贵使不是安南郡王吗?怎么连花钱都不会?老夫这会儿可没有精力教你,这几日为了给你们筹集货物,老夫就一直没离开过户部,如今闹得腰酸背痛的,哪里还有精力操心你们这点事情。”</p>
“贵使还是自己想办法去吧。”</p>
黎贵淳看着刘中敷老态龙钟的样子,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喝问道:“刘侍郎,你们大明宝钞是个什么玩意,相信你也一清二楚,大明民间货物的确不少,但是只要我一提用大明宝钞支付,那群商贾就全都拒绝与我交易,这让我怎么花出去?”</p>
“你们户部和工部提供的货物又不多,最起码还有几十万贯宝钞还在我手里,你让我怎么花?”</p>
“本王此次过来,是希望你们大明能够再提供一些货品,让我们把这些宝钞花完,不要让我们拿着废纸一样的宝钞回国。”</p>
刘中敷眼睛一眯,回答道:“抱歉,我大明眼下只能提供这些货物了,提供给你们的都是精品,产量本就不高,哪里能按照你们要求的数量来。”</p>
“要么贵使想办法从大明民间收购一些货物,要么贵使把这些宝钞拿回去,反正户部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了。”</p>
喜欢重生之景泰大帝请大家收藏:()重生之景泰大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