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乱世之逃荒种田大粮商第68章 到葵州了
许氏很不高兴,他这个做叔叔的不娶,那她儿子还怎么娶?不是也没影了,她还等着大儿子成婚了之后,可以抱孙子呢,也算是对孩他爹有交代了。 李氏担忧的看着黄氏,犹豫道:“娘,我看要不还是算了吧,他自己不愿意,就算娶回来这日子只怕也过不好,老三可一直都是个有主意的人。” 黄氏哼了一声,“那哪是有主意,简直是头倔驴。” 许氏还是想挣扎一下,“话也不是这么说,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件事就是不告诉他娘你自己个给办了,将人娶回来,这生米成了熟饭,他到时候反对也是没用了的,再说,谁娶媳妇不高兴啊,真等俊媳妇娶回来,他哪还记得这个时候的话。” 黄氏有些犹豫,觉得许氏说的话未尝没有道理。 周果道:“奶,这里头到了年纪还没娶妻的可不只我小叔跟大哥,还有二三十个呢,要是这些人都趁着这个机会娶妻,队伍里突然多了这么多张嘴,大家也不会答应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黄氏跌足长叹,“要是粮食不上交就好了!”转眼一看周果这惨不忍睹的头发,跟那张瘦的都脱相了的脸,又看了看家里的其他孩子,个个都瘦的脱了相,下巴尖的跟个锥子似的。 叹息道:“算了算了,孩子说的对,这个时候连饭都吃不上了,哪还能娶新人啊,自个家都活不下去了,这点粮食还是留着给孩子们吃吧,孩子们一个个都瘦成啥样了。” 许氏听完,张了张嘴,也没再说什么,不娶就不娶吧,她可是有四个孩子,要是新进两人,孩子们岂不是都吃的少了,没道理为了大儿媳妇让剩下的几个都饿肚子。 李氏也不自觉的松了一口气,不由的看了黄氏一眼,心下觉得有些抱歉。 周果一点也没掩饰,嘴角不由得翘了起来,媳妇什么的哪有肚子重要,再说,小叔也不大啊,等以后安定下来了,家里情况好起来,再给他说一门好亲事,不是皆大欢喜。 他们这里是消停了,但是队伍里其他人家也露出了心思。 “我看这些闺女那么便宜,几碗粮食都能带走,我们是不是也换一个来,小的也该娶媳妇了。” “还是算了吧,你没见这些人都饿成啥样了,一点精神气都没有,指不定身上是不是带着病呢,就算病好了,是不是落下什么病根啊,白费粮食。” “什么,娶媳妇,我们自个都吃不饱,过不下去,靠什么娶媳妇??这是逃命呢,一路来我们死了多少人你又不是没看见,花那粮食,我说个不好听的,要是哪天死了,你这粮食可算是白花了,这灾年一口粮食多贵你不知道啊,一碗就能买一个人。” …… 有要娶的,但大多数还是都能认清眼前的形势,自个都活不下去了,还添新人,这不是活受罪么。 周果在队伍里转了一圈,满意的背着手离开了。 队伍紧赶慢赶,每日拖着老弱妇孺不停地赶路,终于在水又要见底的时候,袋子里野菜吃完的时候,沿途所见终于不再是成片成片的枯黄色了,地面慢慢的开始有了些许绿意。 就是这抹绿意,给了大家无尽的希望。 “天呐,走了二十多天了,终于让我活着见着绿色的草了,终于能吃上新鲜的野菜了!” “前面肯定有水,这下不急了,再不补充水,我们又的受渴了。” 这日,众人赶了一夜的路,眼见着天都亮啦,但还是没能找着一个合适的落脚的地方。 地虽然有,但三三两两的难民都躺在路边,这里一堆那里一堆,都被人占了。 周果觉得奇怪,怎么这地这么多难民,都不走的吗? 又往前行了大概一里多路,才找着一个合适的位置,因为人多物资多,选的位置都靠里,不起眼。 一停下来,第一件事是埋锅造饭。 他们每日三顿,早上一顿,晚上临出发时一顿,深夜一顿。 只不过早上这顿一般都比较简单,有的时候煮几把野菜混着汤喝下去,就是一顿了。 吃当然是吃不饱的,反正吃了就睡,又不赶路也不干体力活,还是能忍的,有时候实在累狠了,倒头就睡,什么都不吃,睡着了就感觉不到饿了。 周果跟着两小的在板车上躺了一个时辰,这会也睡不着,提着篮子在附近山脚到处逛。 三个人剪着同样的发型,都是同样短的头发茬子,正常人家谁家会这样给孩子剪头发,出去不得被人笑话死。 难民们见了不住的叹息,“诶,这年月连寺庙里都没吃的了,小和尚们都下山了。” “是啊,这三个小和尚是打哪来的,怎么没见他们师傅呢,没老师傅带着,这乱世可不好走,被人捉走吃了都是有可能的。” …… 周果刚开始还没放在心上,听到和尚还直起身到处看,看是怎样的小和尚。 结果发现周围人对着他们姐弟仨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就知道这小和尚说的就是他们仨了。 周粟还美呢,喜滋滋的道:“姐姐,姐姐,他们说我们是小和尚哎。” 周桃一个小女娃可不想被叫小和尚,瘪嘴,“小和尚有什么好的,你笑成这样?” 周粟道:“小和尚还不好啊,多好……” 至于是怎么个好法却说不上来,只觉得这个名头有些酷,怎么说也是有身份的人。 周果却无所谓,带着两小的离开。 “诶,听说前面不远处就是什么葵州府,我们歇息一会立马就上路。” “想什么呢你,不要命了,没听说吗葵州早就不让人进了,城门口那拿着长枪大刀的士兵,眼睛跟雷电一样,从你身上扫一眼,你就得倒霉,刚开始还有很多人聚集在城门口,后来被士兵驱赶多了,现在城门口也没人了,这府城的父母官大人可真一点也不管我们老百姓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