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夜第2章 盗窃杀人案22-工厂工服
随着夜幕的降临,这份突如其来的线索仿佛一道微光,照亮了原本扑朔迷离的案情。 在办公室里,两个身影忙碌而坚定,他们深知,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击破黑暗的关键。 许昭阳与吴所长的通话结束后,转头对身边的江淮轻声说道:“江淮,我们早点休息吧。 明天一早,再次前往村子,亲自进行一些走访调查。 说不定能有新的线索浮出水面。” 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仿佛即便是在夜色的掩映下,那份对真相的执着也未曾有丝毫减退。 江淮闻言,轻轻点了点头,两人默契地返回了各自的房间。 换上舒适的睡衣,一天的奔波与忙碌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渴求着放松。 出乎意料的是,平日里似乎总有无限精力的许昭阳,今日竟因疲惫而迅速沉入了梦乡,呼吸平稳而深长,像是连日来的重担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暂时的释放。 相比之下,江淮却辗转难眠。或许是因为白天小憩过多,此刻的他异常清醒。 黑暗中,他侧耳倾听身旁许昭阳那规律而平和的呼吸声,心中竟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安心感。 这样的许昭阳,与他录音笔中那个时常熬夜、依靠香烟提神的拼命三郎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时间似乎在不经意间,悄悄抚平了某些棱角,让这位曾经不惧风雨的组长,渐渐找回了属于自己的平衡与宁静。 想着这些变化,江淮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心中既有欣慰也有感慨。 曾经那个总是冲在最前线,用烟草燃烧的微光照亮黑暗的许昭阳,如今学会了适时休憩,学会了照顾自己。 最终,在许昭阳那让人安心的呼吸声陪伴下,江淮的思绪也慢慢平静下来,眼皮越来越沉重,意识缓缓沉入了梦乡。 明天,又是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一天,他们将继续携手,探寻真相,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安宁。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悄悄溜进了房间,轻轻地唤醒了沉睡中的许昭阳。 他睁开眼,没有丝毫的犹豫,轻手轻脚地开始穿戴衣物,尽量不发出声响以免吵醒还在熟睡的江淮。 心中盘算着今天的计划,他知道,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 正当他准备悄然出门时,身后传来了江淮带着睡意的声音,“昭阳,这么早就走?怎么不叫我一起?” 江淮边说边揉了揉惺忪的双眼,显然还没完全从梦乡中回过神来。 许昭阳转身,对着江淮露出一个温暖的微笑,“我想着你最近身体状况还不是很好,多休息一会儿对你有好处。 你等会儿醒了,去找邓小伦问问,看看他的分析报告出来没有。走访村民这活儿可不轻松,我一个人去就行。” 说着,他见江淮挣扎着想要起身一同前往,便轻轻按住了江淮的肩膀,眼里满是不容置疑的坚定,“听话,作为组长,我有权做出这样的安排。 这次,你就听我的,别再让我为你担心了。” 看着许昭阳眼中流露出的关切与坚持,江淮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是许昭阳对他的一种特别的照顾。 虽然内心仍有些不甘,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他目送着许昭阳离开房间,心中默默祈祷今天的行动能够有所收获。 随着门轻轻合上,房间里又恢复了宁静,只留下江淮一人,心中五味杂陈。 他躺回床上,却再无睡意,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许昭阳的话,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恢复,以便更好地并肩作战。 江淮终究放心不下,决定按照许昭阳的建议前去寻找邓小伦。 当走到实验室所在的楼层时,远远便看见那扇窗户透出的灯光,如同夜空中孤独的星辰,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 心中暗自感叹,邓小伦果然是个工作狂,为了案件能够早日水落石出,又一次熬了个通宵。 推开门的瞬间,一阵混合着化学试剂味道的空气迎面扑来,江淮不由得皱了皱眉,但随即被邓小伦那熟悉的笑声打断了思绪。 “出来了,出来了!”邓小伦笑嘻嘻地转过身,手里拿着几张分析报告,满脸抑制不住的兴奋。 “你瞧,这个纤维组织样本,经过反复比对和测试,确认是来自于一件蓝色布衣。而且,这种材质和款式特征,很可能是当地工厂工人制服上的。” 邓小伦边说边指着报告上的显微照片,眼中闪烁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真相的渴望。 看着邓小伦那张略显憔悴却依然充满活力的脸庞,江淮既心疼又敬佩。 他知道,正是有了像邓小伦这样执着于细节、不畏艰难的队友,才使得他们的团队能够在一次次挑战中不断前行。 “辛苦了,小伦,这份报告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江淮走上前,拍了拍邓小伦的肩膀。 邓小伦闻言,摆摆手笑道:“嘿,这都是我分内的事,不值一提。” 但随即他的表情变得认真起来。“但是,仅凭一件类似工服的衣物就断定凶手身份,确实过于草率了。 如果这件衣服是偷来的,或者只是偶然从其他渠道获得的,那么我们的方向就可能完全错误。” 江淮点点头,“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种可能性,比如这件衣服可能是从别处偷盗而来,甚至可能是凶手家中某位成员的衣物。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确切的证据来锁定真正的来源。” 邓小伦点头表示赞同,随即询问道:“那依你看,我们该怎么做?” 江淮想了想,提出了一个更为细致的方案:“不如我们先收集附近所有工厂的工作服样本,通过比对衣物的材质、颜色、标识等细节,确定这件衣物具体属于哪个工厂。 这样,我们的调查范围就能大大缩小,线索也会更加集中和明确。” 邓小伦眼前一亮,显然认为这个方案更为周全:“好主意,这样一来,不仅能避免误判,还能提高调查的效率。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开始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