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共同前行(1/1)

作者:瑜攸七七

八零漂亮后妈,养崽撩夫巧发家第170章 共同前行

“我明白的,杜老师。” 苏艳红认真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课程表我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绝对不会出现迟到或早退的情况。” “那就好。” 杜老师满意地笑了,眼角的皱纹仿佛也在为这份理解而舒展,“你的特殊情况我会记录下来的,万一查寝时发现你不在,我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的。” 告别了杜老师,苏艳红缓缓走出了学生工作办公室。 路过邓江的座位时,她无意间捕捉到了对方眼中的不悦。 苏艳红心中暗自苦笑,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无意间得罪了一位老师。 然而,她的心中并无畏惧,因为她坚信,只要自己足够优秀,任何困难和阻碍都无法阻挡她的前行。 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大学的新生报到时间长达五天,这恰好给了苏艳红充足的时间来处理转会员的相关事宜。 无论是京城的文联作协,还是她家乡湖安区的文联作协,对于像苏艳红这样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作家,都持开放欢迎的态度。 那个时代,社会的风波不仅造成了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断层,文艺创作者的队伍也同样遭遇了严重的断代。 尽管文艺创作不像科学研究那样有着明显的“青春门槛”,科研人员的才华多在二十至三十岁的黄金时期爆发,一旦过了四十岁还未取得显着成就,未来突破的难度便会大大增加,许多人到了五十岁之后,往往只能从事一些总结回顾性质的工作;但即便是文艺创作者,他们的创作黄金期也多集中在四十岁左右,一旦超过六十岁,大多数人也只能沉浸在往日的辉煌之中,难以再有大的创新。 正因如此,当一位年仅三十岁出头,却已经展现出非凡散文才华的女性作家——苏艳红,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在文坛升起时,不仅让作协的老前辈们惊喜交加,就连文联的同僚们也对她充满了期待。 “小苏啊,转会员的事情你就别担心了,我这里会帮你盯着的。” 湖安区作协的秘书长是一位热心肠的大姐,她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阳般温暖人心,“你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静下心来,专心创作。 你知道的,这两本杂志,对优质稿件的需求极为迫切,特别是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作者,更是他们渴望的新鲜血液。” 原本在京城大学的环境中,苏艳红还时常怀疑自己是否已经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但经过这次与文联和作协的接触,她意外地发现自己在他们眼中依然是那颗值得培育的“嫩苗”。 这份认知让她心中不禁泛起一阵窃喜,告别了各位长辈后,苏艳红带着满满的干劲,急匆匆地返回了宿舍。 “事儿都办妥了吗?” 段薇见苏艳红满脸喜色地归来,嘴角挂着温柔的笑意问道,“想着你回来的时候食堂可能已经关门了,我就先帮你打了饭,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真是太感谢你了,小薇。” 苏艳红心中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无论饭菜是否完全符合她的喜好,段薇的这份心意已经让她感动不已。 苏艳红留意到段薇使用的竟是一个保温饭盒,这在当时可是一件稀罕之物。 大多数学生为了节省开支,通常使用的是价格低廉的铁质饭盒。 而后来逐渐流行的铝制饭盒,在这个年代还不那么普遍,因为铝的价格甚至高于铁。 至于保温饭盒,更是百货商店里供不应求的热门商品。 “这是我新买的饭盒,还没用过,你放心吃吧。” 段薇贴心地补充道,她深知苏艳红对卫生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没事的,小薇。” 苏艳红微笑着点头,“过两天我也给你买一个新的保温饭盒。” 段薇从苏艳红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了她的家境优渥,人脉广泛,对于这样一个小小的饭盒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当苏艳红揭开饭盒盖,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头一暖。 段薇的细心超乎她的想象,仅仅相识数日,她竟然已经如此了解自己的饮食偏好。 饭盒内的菜肴几乎都是苏艳红所喜爱的,而且搭配得既美味又营养均衡。 用餐期间,苏艳红与段薇分享了这两天办理各种手续的经历,但对于邓江的事情,她只字未提。 她认为,辅导员的为人如何,还是让每个人自己去体会更为合适。 “我真羡慕你,我还没有机会去作协那边看看呢。” 段薇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羡慕,“我爸总是不太看好我们这些喜欢舞文弄墨的人,所以我发誓,将来一定要写出一部让他刮目相看的大作!” 苏艳红闻言,竖起了大拇指,眼神中满是鼓励:“有梦想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但同时也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向前迈进哦。” “我明白的。” 段薇一边说着,一边从包里取出了一本精致的笔记本,轻轻翻开,展示给苏艳红看,“这是我整理的京城大学所有文学社团的信息。这里有三个综合性的文学社,五个诗歌社,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就没有记录了。我计划,等他们开始招新,至少要加入两个社团。” 苏艳红看着段薇那认真的模样,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环境中,她似乎已经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未来的路,她们将携手并肩,共同前行。 话说回来,在这个五彩斑斓的文坛世界里,诗歌犹如那顶璀璨夺目的皇冠,熠熠生辉,引得无数文艺青年竞相追逐,那份热爱,如同深邃夜空中最亮的星,炽热而持久。 回溯至八十年代,国内现代诗的黄金时代,那时的诗人,他们的风采与魅力,与今日那些拥有万千粉丝的流量明星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尤其是那些名声显赫的大家,一旦举办诗歌朗诵会,无需过多宣传,便能轻易汇聚成千上万的听众,场面宏大,情感激荡。 若是在更为宽敞的场地,召集十万人的盛会亦非难事。 朗诵会落幕,诗人们却难以离场,门外人潮涌动,每一个灵魂都怀揣着对诗人无尽的崇敬,只为一睹其风采,感受那份从文字中流淌出的纯粹与激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