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第288章 经济与党争(七)新罪名
高务实多年的官场果然不是白混的,于他的辞疏在次日一早送进宫中相应的,七道弹劾他的奏疏也到了。 这七道弹章有两道来自于地方,五道直接来自于京师。来自地方的两道弹章之中,一道来自应天巡抚下辖的苏州,另一道来自于江西徽州。 翻开地图看看就知道,苏州与徽州都是紧挨浙江的两个经济重镇。从这里来的弹章,让高务实有理由肯定自己之前的判断是准确无误的。 至于京中的弹章,这倒是理所当然。诚然,自从高务实继任首辅以来,尤其是沈一贯被迫离京去负责给封禅大典做准备以来,京师之中“一片祥和”,多年来的政争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不见。 然而,高务实不至于自大到认为这是心学派彻底投降,从此就是实学派赢得儒家道统,自己开始大权独揽的时代了。 官场始终是官场,争权夺利永不眠。利益就在那里,不是你拿就是我拿,没有哪个派系敢说自己能让所有人满意,所以心学派暂时的蛰伏只是迫不得已,等到他们认为有机会,照样会跳出来——或者,即便跳出来的人换了个马甲,不叫心学派了,那也改变不了什么,总之政敌永远会有。 虽说这次发起弹劾的。 这是因为,大明官场的玩法就是如此:先挑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出来挑事,把事情挑起来之后再次送到朱翊钧面前的时候,皇帝就有些纳闷,好端端地怎么南官们就弹劾起务实来了?按理说现在沈一贯都不在京师,你们心学派群龙无首,这个时候弹劾务实,最后一出戏怎么唱呢? 怀着这样的疑惑等到今天,皇帝本以为会收到高务实的自辩疏,也早已想好该如何“温言勉慰”了,谁知道和七道弹章一同送进来的居然是高务实的辞疏。皇帝听陈矩说起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什么情况,就李叔元昨天那一道弹劾,务实竟然直接请辞? 原本还显得轻松悠闲的朱翊钧顿时正经起来,让陈矩把七道弹章和高务实的辞疏都拿来给自己看。他先是下意识拿起了高务实的辞疏,但就在打开的一瞬间却忽然迟疑了一下,缓缓放在旁边,而是先看起了七道弹章。 不多时,朱翊钧就看完了弹章。他蹙着眉头,面色阴郁,似乎有些失望。弹章中弹劾高务实的罪名与昨天李叔元的差别不大,尤其是京中的五道弹章,基本就是把李叔元的弹章换了个说法复述一遍,很是没有新意。当然最关键的是,这些罪名从何而来他朱翊钧都很清楚,甚至知道得比弹章中更清楚。 倒是那两道来自苏州和徽州的弹章,里头说到了一些朱翊钧不是很清楚的细节。比如徽州知府所上的弹章,就很清楚的讲述了京华基建是如何暗示他“下水道工程”的重要性,以及高元辅对此的关注,最终“迫臣召集士绅贤良,共议捐资助工,而京华基建以此获利巨万”的全过程。 不得不说,进士出身的知府老爷文笔甚佳,将整件事详略得当的描绘得犹如亲见,朱翊钧似乎都能想到那个画面了。不过朱翊钧更重视的却是另一件事:数据。 这位府尊将京华基建提供给他的财务清单直接奉上,其中包括各类物料、用工开支,以朱翊钧从未见过这类清单的新手角度来看,光是“承插式水泥管”就占了全部资金的三成多一点,似乎确实有点问题。 而且,光是修一个徽州府府治——也就是歙县县城的“下水道”,居然要花三万多两银子,而用在“承插式水泥管”的购买就花掉一万一千两,这属实是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难道务实真的从中牟取暴利了?朱翊钧脑子里闪过这个想法,但他很快摇了摇头——不是坚信高务实不会从中谋利,而是他忽然想明白了一点:就算真是,那又如何? 不要跟皇帝讲法治,皇帝根本不在乎这个。朕口含天宪,言出法随,有罪没罪那得看朕怎么想。 “朕”会怎么想呢? 很简单:务实的功劳天下。确切的说,这道弹章来自苏州太仓——不要慌,不是王锡爵上的,是来自于整饬苏松兵备兼理粮储水利副使……简称苏松兵备,此官不驻苏州城,而是驻于苏州下辖的太仓州。 这位苏松兵备的弹章之所以引起朱翊钧注意,是因为他弹劾了一条高务实的新罪状:私征海税。 本书前文说到过,大明在隆庆开关之后先是以福建月港为试点开征关税,所用税制比较粗枝大叶,基本上是按照出港船只的大小,或者说吨位来进行征税的。 后来高务实出任户部尚书并设立了两署十一司,随即给这个过于粗枝大叶的税法来了一次升级,将原本的按照船只总吨位计算改为按照载重吨计算,又将商品种类进行了简单分类,不同类别的商品会使用不同税率。 比如说,一船丝绸和一船大米在原先是同一个税率的,现在则一船丝绸的税率会远高于一船大米。这里头的原则其实比较简单,就两条:一看货物的价值,奢侈品属性货物的税率会明显高于生活必需品货物的税率;二看民生属性,民生必需品的税率普遍偏低,非民生必需品的税率普遍上涨。 不管怎么说,总之现在大明各港口出海都是要交税的了。这位苏松兵备弹劾高务实的地方则在于明明朝廷已经收了一次税,凭什么高务实(京华)还要再收一次税。 什么叫京华再收了一次税呢?其实他说的是京华的护航费。护航费这个事前文说过,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这位苏松兵备认定护航费就是“私征海税”,因为现实就是但凡大明出海的船只,几乎没有一艘敢于不交这笔护航费的。 说真的,这也就是高务实今天已经没来内阁视事了,他要是来了,看到这个罪名恐怕会大翻白眼——怎么着,你们当年给海盗们交保护费可以,现在交给我京华一笔护航费就不行?那些海盗可都是我京华花钱打造两洋舰队之后清剿干净的,而且京华的收费可比海盗便宜多了。 不过,高务实翻白眼归翻白眼,他大概也不会奇怪会有这种人——这厮一看就是为那些海商集团说话的,而海商集团既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肯定是锱铢必较,眼睛钻进钱眼里的货色。他们见现在海盗集团全部覆灭,海上贸易已然安全,肯定是不肯多花钱的。那么,继续收钱的京华自然是罪大恶极。 朱翊钧留下他的弹章认真看了看,倒也不是认为高务实在这里下手太狠。他纯粹是好奇,想知道高务实在这里头能赚多少钱——可别忘了,北洋海贸同盟里头有皇帝私底下持有的股份。 ---------- 感谢书友“flexbio”的18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云覆月雨”、“书友”的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