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正国本(卅五)开诚布公(1/1)

作者:云无风

大明元辅第283章 正国本(卅五)开诚布公

高务实这番话说得很平静,宛如讲述一段路边听来事不关己的小事,但这番话中所蕴含的信息量却是十分巨大的。 黄止汀也好,刘馨也罢,甚至就连时刻准备退休的高陌,都不由得仔细思索起高务实的这番话来,细细品究,以期能完全明白他的意思。 高务实的意思看起来很直白,算得上是直抒胸臆的表达。但是,没有人敢忽视高务实的话中究竟是否还有隐含用意,尤其是在权力这种敏感的问题上。 毕竟,高务实多年来在权力斗争中还从来没有失过手,他往往都会在明里暗里各有布置。对敌如此,对自己人难道就真的毫无防备? 大家最先想到的无疑是高务实刚才最后这句话:“我让渊儿做虎贲军司令,这虎贲军就会变成唯他之命是从的吗?” 他能这样问,显然他觉得答桉是否定的,也就是说,他认为即便高渊做了虎贲军司令,虎贲军也不可能完全听命于高渊——或者说,至少在高渊的命令与高务实的命令出现冲突时,虎贲军一定会选择遵守高务实的命令。 为什么呢?只是因为高务实自信于自己威望吗?三人都不会作如此短浅的揣测。 威望当然是高务实的杀手锏之一,这种力量并非任何数值可以衡量的。就以前文提到过的司马懿父子发动的高平陵之变举例,后世对于曹爽为何不反击有着种种争论,其实有时候道理虽多,但关键的那一点却偏偏容易被忽视。 先简单说下高平陵之变是怎么回事:魏明帝曹叡驾崩之后,曹爽与司马懿同为托孤大臣,共同辅左年仅八岁的少主曹芳。此时二人均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又各统精兵三千人,共执朝政。 此时司马懿已经六十一岁,已经出仕曹家三十一年,三十一年来无论在军在政,他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是的,不要因为演义的关系小看司马懿,能够在当时诸葛亮北伐下稳定关中局势之人,曹魏除了司马懿之外真就找不出勃固会战]。自此之后,高思廉长期担任此职,直到按规定轮岗。 在此期间,他把原本当地孟族人占九成以上的勃固警备军生生练成了一支七成以上成为“归化汉人”的京华铁杆武装,光是这个功劳就极其难得——之前说过,南疆当地人要成为归化汉人可是有硬性要求的,除了通过汉语考核之外,各种立功那是万万少不得。 总之由于前前后后各项功劳,最终高思廉被高务实依惯例改名,即高琏。当然,因为轮岗的关系,高琏此刻已经不是勃固警备军的军长了。 他时任金边警备军军长,同时还被暹罗首相高孟男委任为“洞里萨军屯使”,兼职负责柬埔寨不好分开,干脆二合一了,虽然按照很多作者的经验来看,发大章节是很影响数据的,但是管他呢,我反正也没啥数据,爱谁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