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第218章 妾(上)
叶赫二贝勒的回礼终于到了,除了允许京华在叶赫领地北部建立“长春站”之外,此番叶赫东西二城送来了一份相当有诚意的回礼。 这份回礼之中最为珍贵的是一串“淡金近透,流光内蕴”的佛东珠,由一百零八颗极品东珠串成,个个都是东珠之中最为珍贵的淡金色大珠,且浑圆无暇。执此于手中,流光溢彩,宛如菩萨亲临。 东珠此物,常被认为是出自东海,其实不然。这是一种产自东北的淡水珍珠,它通常无法与南海珠池(即后世北部湾,本书按广西卷有提到)的南珠比大小,色泽之百变也不如南珠,惟独这尊贵感极足的“淡金东珠”尤其珍贵,被列为神品。 辽时,激起女真人反抗的一大暴政就是契丹王族逼迫女真找寻东珠过甚,由此可见东珠之珍贵。而除了独特的尊贵色泽之外,东珠本身难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时人有“易数河不得一蚌,聚蚌盈舟不得一珠”之说。 叶赫这次所回赠的礼物之所以拖延到了接近年中,便是因为这东珠最好的采取时机乃是三四月左右,而彼时的东北还酷寒难当,采珠人必须赤身跳入冰河寻蚌,千蚌之中难得一珠,而百珠之中又难得一颗完美无瑕者。 因此,即便叶赫是如今女真地成为了正室,那就再正常不过了。所以,“中宫皇后”这一说法,应该是孟古哲哲在努尔哈赤时期的真实身份。 如此,皇太极早年其实是子凭母贵,所以他才能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一起封为地位仅次于“汗”的“大贝勒”。 反过来看,皇太极之所以被推举为“汗”,除了他本人的能力、功绩以及政治手段之外,其“嫡子”(或嫡子之一)的身份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换句话说,努尔哈赤死时,大妃虽然已经是阿巴亥,但并非只有阿巴亥的孩子是嫡子,早前诸大妃之子都是按照嫡子来算的。努尔哈赤虽然遵循了蒙古人的一些传统,对于立长立幼有着与大明不同的看法,但“立嫡”原则并未动摇。 不过高务实既然仔细想了想这事,就知道孟古哲哲这个大妃得来不易——因为富察氏失宠而她成为大妃的时间点上,建州与叶赫的关系其实基本已经势同水火,倘若孟古哲哲本身没什么能耐,恐怕很难让努尔哈赤甘愿立她为大妃。 早前高务实被皇太极的卓越表现迷惑而忽视了孟古哲哲的能耐,现在终于在亲见之后扭转了过来。他甚至有些怀疑,皇太极对汉人的文化尤其重视,莫不是也有孟古哲哲一份功劳? 否则的话,孟古哲哲刚才这副标准明人闺秀的礼仪从哪来的?若说是她被两位哥哥点名嫁给自己之后再临时学的,是否并不太靠谱。 高务实眯着眼睛看了孟古哲哲半晌,忽然道:“若是我坚持让你坐下陪我用膳呢?”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单骑照碧心”、“曹面子”、“书友”的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