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第156章 这个官员不一样
贫穷有很多种原因,有的只能怪自己,有的应该怪天下。 眼前这些穿着破衣烂衫的村民,黝黑的皮肤证明他们没有偷懒,也没资格偷懒,还能活着站在这里就代表他们是那群努力的人。 时代是有局限的,但陆鸣想带着他们在时代的车轮上推一把,让他快些走。。 “各位父老,各位乡亲,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当今天子亲封的富民侯,这个称呼就意味着,陛下希望我能带着大家一起富裕起来。” “今天,你们穿不起衣服,吃不上肉,你们还可以骂自己没努力干活,嫌自己丢人,怕自己污了我的眼睛,三年以后如果还是这样,你们就尽情地骂我。” “是我没给你们努力干活的机会,是我没带着你们一起发家致富,是我对不起这个封号,是我辜负了陛下的嘱托。” 里正在一旁看着陆鸣给村民们训话,本以为这位上官是想展现一下威风,让大家到了上林苑之后努力干活。 没想到陆鸣竟然说的是这些内容,活了快五十年,他也没见过这样的官啊,不一样,真的不一样。 以往的官老爷们不勒索点钱财就是清官了,要是能刚正不阿的秉公处理纠纷,那就像个祥瑞似的,天下少有。 谁会许诺带着他们这帮泥腿子致富啊,交不上税的时候能少打他们两鞭子就是善人了。 里正眼眶发红,声音颤抖地问许艺:“这位富民侯不会骗我们吧?” 问完之后他自己也觉得可笑,自嘲道:“人家想收拾咱们还用骗么,随便去哪都能找一群身强力壮的人去给他种田,咱们村这么多老弱妇孺到哪不是累赘。” 许艺搀扶着老里正,“富民侯和别人不一样,等到了上林苑,大家只要好好干都能吃上饱饭的。” 陆鸣继续高声道:“你们如果担心以后的生活,可以选择留在这里,愿意跟我去的抓紧时间收拾东西跟我走,不值钱的盆盆罐罐就不要了,我都给你们买新的。” 老里正飞快地跑到陆鸣身边,“侯爷,没有不知好歹的,村里人都愿意去。” 许艺忍不住擦了擦眼睛,他发誓上一次看见老里正跑得这么快还是十年前,他被野猪追的到处跑。 老里正和陆鸣说完后,又连忙跑到那些面露犹豫的人面前,抄起手杖照着屁股就打。 边打边骂:“咋,有啥好犹豫的嘛,快滚回去收拾东西,不识好歹的玩意。” 这些人挨了打之后也反应过来,挠着头傻笑着跑回去收拾东西。 打完一圈后,老里正回到陆鸣身边赔笑道:“乡下人脑子反应慢,得打两下才行。” 陆鸣笑笑没说话,这村子的人果然不错,有许艺这种愿意为村民交税的,还有里正这种怕村民错失好机会的,人情味很浓,放到自己身边也安心。 这些人就应该过的好一些,他们吃饱穿暖也危害不了谁。 “谁在那拆门呢,一扇烂怂的门你带什么带……” 老里正发现有人在拆门后骂骂咧咧地走过去。 “那个陶罐只剩半边了,还带着作甚,没听见侯爷的话么。” 面对着一群这也舍不得扔,那也舍不得扔的村民,老里正也是操碎了心,怕耽误了时间惹得陆鸣不快。 好在陆鸣没有催促,反而派了几匹马给他们,又收拾了一阵,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上林苑出发。 未央宫。 大汉取经人孔安国和鲁王刘光正在觐见刘彻。 孔安国到达鲁国时,心情是比较忐忑的,毕竟这个消息的来源有些蹊跷,他不知道鲁王要是坚持否认的话又该怎么办。 这可是陛下的侄子,一方诸侯,而他只是陛下的臣子,出了问题谁会被处理是一件很明显的事情,疏不间亲啊。 没成想鲁王刘光比他更害怕,确定他的来意后只犹豫了一小会,就把他父王刘余留下的那些书籍交了出来。 孔安国仔细看过之后,惊讶地发现上面的文字和陛下所说的一样,都是蝌蚪似的春秋战国文字。 一时间,他对刘彻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和鲁王刘光不约而同地认为,鲁王府上一定有朝廷的人。 刘光想到这点后更加害怕,都不敢筛查府里的人手,借着年底要来长安拜见陛下的理由,急忙带着孔安国赶到长安,想要当面狡辩…不,是解释。 “陛下,我父王临终前叮嘱我要好好读书,请大儒把这些书籍整理出来,可是我辜负了他的期望,平日里过于懒惰,一直没看过这些书,不知道竟然如此重要。 要是早知道陛下需要这些书,我一定快马加鞭地送到长安来。” 这是他一路上想好的说辞,首先就要承认错误,但不能是知情不报的错误,而是不学无术的错误,我根本没看过这些书,你就不能怪我瞒报了吧。 承认错误之后再表达一下忠心,就不信他这位皇叔会因为这点事情废掉他这个鲁王,不喜欢读书可不犯法。 至于他究竟是因为怕麻烦而不敢看,还是因为不喜欢而不看,谁又能说得清呢,就算是府里的奸细也无法确定,毕竟他是真的没有看过第二回。 刘彻面带微笑地看着这个大侄子,既然他很识趣地把书籍交了出来,他这个当叔叔的也不好抓着不放。 一份与当今儒家经典存在着诸多不同的传承,放在谁那都是个麻烦,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没有谁愿意做。 要是换做刘彻自己,说不定早把这些书给烧毁了。 “鲁王以后要多读书,不要再辜负你父王的叮嘱。” 听到这话,刘光终于放下心来,这关过去了。 以后要是让他知道谁是朝廷安排在他那里的探子,他就…他就…他就装作看不见。 谁让他只是一个弱小的鲁王呢。 上林苑,正在指挥村民们搬家的陆鸣忽然打了个喷嚏,不知道是谁在想他。 孔安国拱手道:“陛下,如今《尚书》残缺,仅存世二十九篇,臣在这些竹简之中已经发现新的《尚书》残篇,恳请陛下派人尽快将其整理,也好让世人能尽早一窥全貌。” 说话时,孔安国强行抑制着内心的激动,陛下派他去取回这些书籍就已经说明了心意,如今只是走一遍流程罢了。 孔家儒林领袖的位置,势必由他孔安国来扞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