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第111章 一切为了孩子
“老师,那明光铠可以给我也打造一套么,我也想去阅兵。” 刘据眼巴巴地抬着头,看向自己那似乎无所不能的老师。 昨晚他的父皇不知为何穿着一套亮晶晶的铠甲来到椒房殿,站在他和母后的面前一顿炫耀,说这是大汉最新款式的铠甲,不仅华贵大气,防御力也是十足。 还说过些日子会有两千套同样闪亮的铠甲,进行一场盛大的阅兵,说这是整个大汉朝迈向新阶段的。 刘据不知道什么是新阶段,但那亮晶晶的铠甲却是他从未见过的新款式,晚上做梦的时候他还梦见自己也穿着这样一套铠甲,跟随着父皇在战场冲杀。 所到之处简直血流成河,那些鲜血溅到他腿上都还是温热的。 谁知早上醒来的时候他的被子竟然湿了,还没有来得及掩藏罪证,就被催促他起床的母后从床上拎了起来,暴露了他昨晚浴血拼杀的战果。 想到那床被子刘据就脸红,他已经不是两三岁的小孩子了,已经是整整六岁的太子殿下,真是愧对老师的教诲。 陆鸣不知道眼前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说着说着突然脸红了,还以为他是因为主动张口要东西而不好意思呢。 “这铠甲倒是可以给太子殿下打造一副,但是能不能一起去阅兵就要问陛下了。” 我那愚蠢的小徒弟呦,这次阅兵是你父皇在将士们面前树立威信,施加恩惠的的大好时机,带上你这个太子算怎么回事。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他还不到四十岁,又知道自己还可以在位许多年,这么好的露脸机会怎么可能让别人来分一杯羹呢?又怎么会急着把你这个接班人推到台前。 这些话陆鸣只能在心里想想,要是说出来就成了离间天家父子亲情。 这些事情刘据还不懂,但是卫子夫却懂得很,只是还不好和孩子明说。 “你才多大就想着去阅兵,刚刚早上还……” 这话吓得刘据急忙给自己母后使眼色,尿床这么丢脸的事情要是被老师知道了,他以后还怎么树立太子的威严。 卫子夫也猛然反应过来,但是早已经过大风大浪的她毫无波澜,面不改色地继续道:“犯了错误,都打碎几个杯子了,就不能注意节约么,在这么浪费看我怎么收拾你。” 刘据终于松了一口气,自己的名声算是保住了。 卫子夫又对着陆鸣叮嘱道:“你也不要太宠着他,就算你费力气给他打造一套盔甲也穿不了几次,小孩子身高长得太快了,属实浪费。” 想起昨天晚上兴高采烈的刘彻,她又补充道:“我听陛下说这次阅兵是你和去病的主意,等到一切措施都顺利落实之后,大汉的国力会再上一层楼,据儿以后也会更轻松。” “我不懂那么多,但既然我的弟弟和外甥都这样认为,那么我可以告诉你,所有卫家的姻亲都不会阻挠这些措施,要是有人敢打着卫家的旗号与你为难,自有我来处理。” 她的语气很平淡,就像是在说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可陆鸣却从这平淡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杀气。 自从她成为皇后之后,整个卫家水涨船高,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大汉第一外戚,巅峰之时的卫家几乎控制了大汉半数以上的军队,另外一半也不可避免地和卫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朝堂之上,属于卫家阵营的官员也几乎占据着一半的位置。 虽然后来由于卫青的离世,以及李氏外戚的崛起,卫家有所衰落,但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 整个卫家势力的核心就是卫子夫,卫青和刘据。 此时的卫家虽然还没有到达他的巅峰时期,但卫子夫已经展露出一国皇后的威严。 “我相信你和去病会帮着据儿,也请你相信我。” 整个卫家,包括她那个身为大将军的弟弟都要以她为主,如今儿子刘据对她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以后的一切都要为了孩子。 为了给儿子铺平以后的道路,为了让儿子不再被奸人逼迫到自尽,她要动用所有的力量,谁敢阻挠这一切谁就是她的敌人。 自从她知道巫蛊之祸的结局后,就每每从噩梦中惊醒,她并不在意自己的结局,只是心疼她仁厚孝顺的儿子竟会遭受如此下场。 她甚至很遗憾,未来的那个太子在起兵自保的时候是如此势单力孤,没能坚持到打醒他那个狠心的父皇就已经败亡。 既然弟弟卫青的寿命不够长,坚持不到她的儿子继位,霍去病和陆鸣就成了她最好的拉拢对象。 没有血缘关系的陆鸣就成了她的重中之重。 陆鸣大概能猜到一些她的想法,基于他和霍去病的关系,以及刘据的名声,他并不反对这种合作。 从小生活在新时代的陆鸣,不会在穿越后就成为谁的忠臣,无论这个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明祖,只有脚下的这片土地才是他最忠实的信仰。 恰好在这条路上,霍去病可以与他同行,刘据也不会是阻碍。 两人很默契的都没有再说什么,再多的保证也只是空口无凭,时间流逝下才可以见证人心。 “据儿,把你的数学作业拿出来给老师检查。” 伴随着母后一声令下,刘据拿出了那昨晚才勉强做完的作业,数学真是太难了。 看着刘据愁眉苦脸的样子,陆鸣盘算着以后要不要教教他高等数学,对于缺少数学天赋的人来说,那才叫残忍。 刘据紧张地看着老师检查作业,忽然惊喜道:“父皇,您怎么来了?” 陆鸣扭头望去,只见刘彻正龙行虎步地从远处走来。 一进门,刘彻就幽幽说道:“还真有不怕死的。” 今日朝会时,他宣布了印刷术的成功,以及对于军功的新型奖励制度。 当得知以后靠着军功也可以获得书籍时,军功在身的大臣们纷纷喜出望外,这意味着他们以后的收获会越来越多。 那些不曾上过战场的大臣则表示反对,以书籍紧缺,就连太学生手里都没有几本书为由,请求刘彻先把书籍优先供应给以太学生为主的儒家弟子们。 更有甚者,以惠及天下为名,想要让刘彻公布印刷术的工艺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