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第八百二十四章 仍不死心
对于袁熙的话,诸葛亮思考一会,才出声道:“要防止其走投无路,发生最坏的情况。” 袁熙自然知道诸葛亮指的是什么,自然是袁谭拉着全青州陪葬,便回道:“正是因为害怕发生的最坏的情况,所以我们才用了这种几乎从未记载于兵书的战法。” 诸葛点头道:“确实,在一州一郡之地发动大战,却找不到对方主力,亮之前也闻所未闻,” “单纯用马匹和战船的高机动力,配合比对面快的多的传信能力,来骚扰对方,规避正面交战,这种想法给了亮极大的启发。” “若能借此彻底将青州军士气打击到低谷,然后伺机致命一击,只怕这场大战,之后也能被记载在兵书上吧。” 袁熙深有同感,诸葛亮的预感很是正确,他这灵感来源于后世的游击战,虽然条件极为苛刻,但也不是不能做到。 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形成信息差。 只要掌握对方的动向,隐蔽自身的动向,辅助以机动能力,便能够在战场上先行一步,拿到压制对方的信息优势。 而现在的袁熙,凭借自己的情报网和机动能力,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基于当地的百姓民心的信息搜集能力。 在袁谭的倒行逆施下,百姓自发将青州军的情报透露给袁熙军,同时却对青州军隐瞒袁熙军的动向。 加上先前袁谭误判袁熙会进行大城的据点争夺战,导致其兵士主力都方在城池里面防守,只派少数探子出城搜集敌情,这怎么和大部分潜伏在村镇里面的袁熙军相比? 此消彼长,袁谭等于是在蒙上眼睛打仗,胡乱挥舞出棒子除非凑巧,不然休想碰到袁熙的一丝衣角。 袁熙出声道:“眼下他已经很难具备发动举州之战的能力,这都是先前我们用数百场骚扰和迎击战一点点奠定的胜势。” “但归根结底,他的兵士不会凭空消失,在他即将断粮时,便是孤注一掷的时候。” 诸葛亮点头道:“没错,这一战不可避免,但提前将其可选择的手段限制的话,其最后也是困回天乏术。” “但亮不放心的是,如果曹操能看清此点,其必定不会坐视不理,冀州和徐州,他至少会选择一面下手。” 袁熙头痛道:“我倒是已经给袁尚写信提醒了,但是很难猜出曹操要做什么,这点上是颇为被动的。” “为了反制,我已经坐镇寿春的刘晔发兵,度过淮水攻取豫州北岸曹操地盘,以为牵制,希望多少能收到些效果吧。” 诸葛亮微微点头,“希望冀州能够挡住,毕竟如今看来,如果冀州谋士还是心不齐的话,冀州将会是入局的四方势力中,最薄弱的一环。” 袁熙苦笑,冀州那些谋士家族背景复杂,利益纠缠多,又恃才傲物,谁也不服谁,袁绍在世的时候,尚且不能压服他们,如今换了还没建立起威信的袁尚,其在做决策时会面对什么困境,用脚趾头也能想得出来。 但这种事情现在谁也帮不了,袁熙要做的也只能是写信提醒袁尚,小心提防手下那些有异心的谋士,他没有提及许攸姓名,因为目前看来,对方竟然意外的老实,毕竟此世袁绍没和许攸闹翻之前就过世了。 但听诸葛亮这么一说,袁熙也隐隐约约担心起来,自己当初和袁尚化敌为友,也是自己花了偌大心思和代价的,毕竟曹操已经拉拢了袁谭,自己再和袁尚闹翻,那就真是四面皆敌了。 如今袁尚好歹利益和自己冲突最少,对面也不是忘恩负义之徒,这一年来给自己争取到了不少宝贵的战机,自己是不能放弃他的。 他想了想,便回去又写了一封急信送去冀州,让袁尚小心防备曹操的盘外招,便将此事放诸脑后,和诸葛亮商议下一步如何应对袁谭最后的反扑了。 不出所料,袁谭开始出招了。 他从春季就开始谋划出兵,但最初的目的地却是冀州,然而天算不如人算,一切计划都被袁熙打乱,只能调偷过来守护青州,攻击徐州,然而结过却不尽如人意。 如今他必须要想出破局之策,来彻底击败袁熙,于是在郭图的建议下,他先是发信要求和袁熙和谈,以求拖延时间,但袁熙根本没有上当,那封信直接石沉大海了。 然后他又派人去江东,和孙权商谈,要求南北夹攻袁熙,事成之后平分徐州。 平心而论,这个条件放在其他时候,是很诱人的,说不定孙权就打赢了呢? 但当在江东大败的当下,这个建议就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了,尤其是先前张昭黄盖水军还打过广陵,其从邗河北上,结果遭遇了陈登的徐州兵的迎头痛击,惨败而归。 这倒不是说张昭黄盖不行,而是徐州地形特殊。 徐州多是平原,易攻难守不假,但这说的是陆战。 相比之下,其水网密集,四通八达,偏偏每条水路都很狭窄,大的战船施展不开,更会被岸上攻击到。 当初张昭率领水军便是如此,汉河两岸在陈登的经营下,城防工事修的跟刺猬一样,江东水军进了邗河,简直就成了岸上的靶子,被沿江城防要塞的投石擂木砸的狼狈不堪,行进了几十里,还没赶到城下,就损失了几十条船只得狼狈退走。 所以如今袁谭要求江东进攻徐州的建议,在江东诸将看来,简直是赤裸裸的嘲讽,拼命劝谏其实一直死心的孙权。 孙权之所以对打袁熙如此执着,自然有他的一套逻辑,而且其实这套逻辑是说得通的。 只要有袁熙在,江东永远不能北上,这点孙权比谁看的都清楚。 但孙权也明白如今他的威信尚未建立,上次出兵他也是在张昭周瑜支持下才能力排众议,结果两人一东一西全都遭遇了惨败,其余江东诸将自然心里不服,于是孙权只能假模假样召集掾属问事。 不出孙权所料,鲁肃郡恶陆路走。 到时候主力集结在豫章郡,随时能渡江攻入江夏,此时只要长江的作用,只需要保障通行,能够运送粮草辎重即可。 在这之前,江东确实需要一段时间养精蓄锐,而且豫章有些郡县尚未平定,也需要周瑜提前做些功夫。 想到这里,周瑜出声到:“瑜以为,夫人的话很有道理。” 此话一出,江东官员纷纷出声附和,孙权一见,只得同意,这件事算是定下来了。 吴夫人见了,脸上忍不住露出了淡淡的笑意,能够让江东和凶虎之间化干戈为玉帛,对她来说还是相当高兴的。 她不由想起了在留在蓟城的孙尚香,心中泛起了阵阵涟漪,突然间很想去蓟城和其见面,看看她过得如何了? 也不知道她离开了自己之后,有没有适应独自一人的生活,过得好不好,不会被人欺负吧? 蓟城府邸之中,甄宓和曹宪憋着笑,看着草席上孙尚香正一本正经地指挥袁叡走路。 刚刚一岁多的袁叡身下虽然铺着麻布,但刚刚学会走路不久,不时跌倒,孙尚香恨铁不成钢地拍着袁叡脑袋,出声道:“你啊你,能不能有你爹一半本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