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第635章 真的太惨了
关于晋国和楚国在进行谈判的事情,列国不可能完全一点不知情。</p>
大多数国家所不了解的是晋国给楚国提了什么样的条件,谈判的进度到了哪种程度。</p>
作为中间人的华元一直需要在晋国君臣和楚国君臣之间递话,他自然知道两边的谈判展开哪些拉锯,不过没有对外进行透露。</p>
为什么华元能够有这么多朋友?不单单是因为华元在宋国的支持下多财多亿,跟他本身懂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的关系更大。</p>
实际上,一个不懂得保守秘密的人,很多人会连假装是朋友都不愿意。</p>
从子庚带来楚国的态度,到双方正式互相递上国书,整个过程进行得非常快,只用三天就完成了全部的流程。</p>
这一次没有“弭兵会盟”的形式,国书的内容也不牵扯到其它,单纯就是确认“杨梁之战”分出谁胜谁负。</p>
因为性质是那样的关系,与其说是国书,不如说是签订投降书。</p>
“没有相关的仪式,两国在近几年内一定会再次爆发大战。”——这是两国高层都能够意识到的事情。</p>
晋国打赢了“杨梁之战”这一场战役,高层并不认为赢得轻松。</p>
楚国打输了“杨梁之战”这场几乎动用举国之力的战役,他们的高层并未输得心服口服,认定有太多的其它因素才导致己方战败,其中包括爆发严重的疫病。</p>
其实,对于楚国来讲就不存在什么输得心服口服。</p>
历史上,享国八百二十三年的楚国,无论到底是为什么而打输,没有一次承认输得心服口服的例子。</p>
发生在“杨梁”的战役以楚军主动撤退而结束。</p>
“他们真会送来后续的赔偿吗?”晋君周遥视正在撤退的楚军,提出这个问题。</p>
楼令可不敢说楚国一定会守诺。</p>
要是楚国站在优势地位,他们会很有契约精神。</p>
换作楚国处在劣势的一方,世人会见识到什么叫作楚国的蛮夷行为。</p>
“我们得到了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谈判所提出的要求,不是一开始就想逼迫对方拒绝的话,提出的要求要靠谱一些,不对吗?</p>
“下军将派人尾随楚军?”晋君周问道。</p>
楼令答道:“臣没有继续采取军事行动的意图,只是想知道楚军会撤到哪里,会不会解散部队。”</p>
晋君周很快意识到什么,说道:“楚国君臣不会立刻解散部队吧?”</p>
两支交战的军队都爆发了疫病。</p>
联军这一边因为楼令的存在,执行了隔离的政策。</p>
尽管疫病的危害属于众所周知,联军这边都有列国贵族对隔离不以为然,楚国那边恐怕会存在相同的情况。</p>
面对有列国贵族不以为然的情况,晋国这边进行了相当力度的干预。</p>
不是晋国君臣对列国有多好,完全是中原列国的军队一旦将疫病带回国,极可能最后将疫病传染到晋国的国内。</p>
只不过,晋国君臣明白一件事情,阳奉阴违的列国贵族一定会存在。</p>
发生疫病的时候,没有楼令进行干预,各国有隔离的政策吗?史书上没有相关的记载,且认为是有隔离政策,乃至于执行比隔离更激烈的手段。</p>
关于发生疫病,派兵全村屠光这种事情,史书上有多次的记载。爆发疫病而进行封锁,该类的操作更多。</p>
根据《春秋公羊传》中的记载,周惠王五年(公元前673年)齐国境内爆发了波及全国的疫病,只是齐国并未采取激烈措施,例如国家运转中断或是采取隔离。这一次疫情只波及了鲁国,并未传到其他国家。</p>
不知道是史料缺失,还是什么情况,反正传到后世的史书,很难在春秋阶段找到波及范围极广疫情的记载。</p>
楼令从楚国高层面对疫病爆发之后采取的举动,发现楚国高层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不得不纳闷楚国高层是不是没有传染病的概念。</p>
如果楚国高层真的没有那种概念,一旦楚军不等疫病结束解散部队,等楚国境内爆发疫病,一定会蔓延到其他国家,届时根本不是想控制就能够控制了。</p>
所以,晋国高层正在商讨后续的处理办法,暂时没有达成共识。</p>
晋君周已经看出楼令比较期待楚国境内会爆发疫病,明白归于明白,话肯定不会讲出来。</p>
有些事情各自在心里清楚就好,说出来不符合他们的身份。</p>
不说还好。</p>
讲了出来却什么都没有干,传出去会显得道德不良。</p>
对于身在高位的人来说,其他文明不清楚,反正在诸夏文明被认为德行有亏是一件极其严重的事情。</p>
“这一场战役,我们损失了五万多人,数量每一天都还在增加。”晋君周说的只是正规军人数,将相关辅助人员算进去达到了惊人的八万。</p>
晋国的人口是多少?不靠谱猜测的话,当前的晋国总人口应该已经是突破五百万了。</p>
这五百万人口,包括扩张之后的数量,其中光是楼氏灭掉林胡就获得十多万人口,各家族得自秦国近十万人口,近期再从郑国获得十八万人口;范氏力主针对狄人也为晋国增加了将近三十万人口,这三十万狄人不是全归了范氏;屡次战胜列国获得的战俘数量,等等。</p>
那么就是说,晋国的五百人口,包含了老晋人和新晋人,也将奴隶算了进去。</p>
有一点,封建时代统计人口,只是在册人员,权贵的私奴或佃户是不在统计数据之内,国家的流民也是非在册人员。</p>
如果只算可应征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晋国的人口应该是三百万左右?</p>
同理,楚国的人口计算标准也是那般,区分广泛意义上的楚人,以及可征用的楚人和其家属数量,数字的差距一样会比较大。</p>
根据现代的最新考古消息显示,华夏文明的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因为知道大概的数据,上到晋周这位一国之君,下到小家族的家主,无不觉得损失惨重,认为晋国应该避免近期再启动大战,完全是时候该喘口气了。</p>
当然会有人存在不同意见,其中包括郤锜、郤至和楼令,乃至于是近期得知继续攻占郑国城池和土地是为了进行分配的中行偃、士匄、智罃、士鲂。</p>
他们是卿大夫,增加更多可提供分配的战利品,一定是卿位家族获得更多,必然在贪婪的驱使下谋求继续扩张。</p>
荀氏、范氏与郤氏、楼氏在扩张上达成共识,更重要的原因是已经得知新攻下的城池和土地是为了分配给他们。</p>
关于重新调动卿位排序,荀氏和范氏则是属于暂时不知情。</p>
有了看得到又能落入口袋的好处,中行偃立刻不再爱好和平,乃至于变得比郤锜和楼令都要激进。</p>
所以说,一个人将会采取何等立场,真的就是取决于能不能获得利益。</p>
“诸侯的损失有数据吗?”晋君周问道。</p>
楼令摇头说道:“他们有意识在进行隐瞒,我们无法得到准确数据。”</p>
列国的君臣又不傻,他们怎么可能不试图对损失情况进行隐瞒或是作假呢。</p>
至于说多报或少报,看哪个国家有什么意图吧。</p>
晋君周问道:“诸位卿大夫没有进行猜测吗?”</p>
楼令说道:“臣这里有相关猜测。”</p>
参与战争的列国,以宋国的损失最大,他们先被楚军入侵,后来的交战是在宋国境内,损失的人口绝对超过十二万,并且会随着时间往后推移变得更多,根由是因为疫病的蔓延以及正在攻打郑国。</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