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臣知罪但请陛下听臣一言(1/1)

作者:以乐

首辅家的傻儿子第538章 臣知罪但请陛下听臣一言

大魏帝都汴梁。 秋日的风涌入大街小巷。 街上行人川流不息,叫卖声不绝于耳。 皇宫内却是一片肃穆。 宝光殿内。 皇帝脸色阴沉的放下手中的折子,目光冷冽的看着眼前站着的赵协。 “赵协,朕让你去福建路时都给你说了什么?” 赵协如置冰窖,惶恐地跪在地上,“回陛下,陛下让臣亲自去配合秦游,不管是招抚还是剿灭都听他的。” 皇帝脸色青筋暴起,将手边的砚台砸了过去。 赵协脑门挨了一下,潺潺流血。 砚台落到他的眼前摔成了几块。 皇帝怒斥道:“亏你还记得,可你是怎么做的?在秦游的布置中从中作梗,私放汪家主犯,导致水军损失惨重。 你可真有本事,为了功劳不惜把朕花了百万贯养出来的水军葬送海上。” “臣知罪,但请陛下听臣一言。” 赵协满脸血液的抬眼看着皇帝。 皇帝冷哼道:“你说,若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朕剐了你!!” 赵协心头一颤,急忙拱手道:“陛下,朝廷虽然招抚汪家,但汪家手下那些人未必会听朝廷的,且汪植的那些儿子都是野心勃勃之辈。 臣担心汪植一死,汪家下一代家主会以手上的势力来威逼朝廷,从而对朝廷不利,所以便自作主张铲除他们。” 说到此处,他便嚎啕大哭起来,在皇帝面前控诉秦游。 “陛下,臣对大魏对陛下忠心耿耿,倒是秦游因为这点事当众羞辱臣,臣羞愧” 皇帝面色平静,并不会因为赵协这几句话而心软。 赵协虽然说得有道理,但秦游的布置也并没有错。 “从今天开始,你去倭国处理石见银山的事,指挥使的位置就交给罗素吧!” 皇帝不带感情的话让赵协神情一怔,脸上的肉忍不住抖动。 去倭国,那不是变相的发配吗!! 他心中不甘,但还是咬牙答应,磕头谢恩,“臣谢陛下隆恩!!” “嗯” 皇帝淡漠的应了一声,提了一句,“出去把罗素叫来。” “诺!!” 赵协站了起来,面色狰狞的出了殿门。 门口除了守卫外还站着罗素和席福二人。 看见满脸血污的赵协出来,罗素和席福心头咯噔一下。 赵协死鱼一般的眼睛看着罗素,咬牙道:“罗素,陛下唤你。” 这语气让罗素皱眉,拱手说道:“有劳!!” 说完便迈步进去。 赵协看着罗素进门的背影,心里越发不甘。 罗素他没记错的话和秦游的关系并不一般。 皇帝此举也在向他说明,秦游在皇帝的心里比他还要重要。 虽然不甘,但也无可奈何。 秦游家世显赫,又有圣眷,只要不是大错,一点事没有。 赵协只能把心中的不甘打碎往肚子里咽,背影落寞的离开。 皇帝面前。 罗素看着地上砸碎的砚台和血迹,不由得有些紧张。 “微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斜睨着看着他,也没在意,“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影卫指挥使。” 这话让罗素傻眼。 “啊!!!陛下,臣这副指挥使才当了三月不到啊。” 皇帝挑眉不悦,“怎么??干不了?” “不不不,能干能干!!”罗素急忙摇头,影卫指挥使虽然干的活脏些累些,但好歹是皇帝近臣。 他在巡检司当了快八年的巡检司使,好不容易升官,可不想恶了皇帝。 皇帝淡淡点头,叮嘱道:“金国那边盯紧了,朕不希望有任何的差错在出现了。” “诺!!” 罗素当即郑重地拱手答应。 皇帝摆手,罗素退出宫门,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一抹笑容。 席福正想问罗素什么事这么高兴,便听见了皇帝的声音。 “席福,传内阁众臣来朕这里议事。” 席福闻言,笑着对罗素点了点头,急忙进殿站在门口位置答应。 内阁群臣也是很快就来到皇帝面前。 地面上的砚台碎片和血迹都被清理干净,空气中弥漫的都是檀香的味道。 “臣等拜见陛下。” 内阁首辅秦方昂领着一众次辅在皇帝御案前拱手行礼。 皇帝摆手,“席福,给内阁诸位相爷赐座。” “谢陛下!!” 秦方昂等人神情一丝不苟的致谢。 等都坐下后,皇帝环视四周开口问道:“胡相此时去拿路了?” 胡岑去年年初出京代替皇帝巡视地方,直到今天已经一年半多了,眼看几个月过后就是元成十六年了。 皇帝也是担心胡岑的身体,这才有此一问。 秦方昂笑道:“回陛下,胡相已经到定远路了。” 定远路是大魏拿下大理国后设的路,目前郑国公的大儿子岳骁还镇守在此地充当安抚使一职。 皇帝诧异,没想到胡岑已经到定远路了。 “传旨给他,让他返京,内阁再派一人接替他继续巡视地方。” 秦方昂等人齐刷刷拱手替胡岑道谢。 他们都知道皇帝这是担心胡岑的身体。 随后皇帝叫席福把秦游的折子递给内阁众人观看。 秦游身上兼着两路的安抚使,手上有给皇帝直奏之权,可以绕过内阁给皇帝递折子。 所以秦游这份折子内阁都没有看过。 待所有人看完后。 王廉脸色不悦地说道:“影卫指挥使赵协如此任意妄为,臣恳请陛下责罚。” 这话让皇帝的脸当即就冷了下来。 影卫毕竟是直属他的人,朝臣无权管理。 王廉这话就是不给他面子了。 但王廉就是这样的人,皇帝直接无视,看向秦方昂问道:“秦首辅,汪家该如何处置?” 秦方昂面色冷厉地说道:“汪家目无君上,纵恶行凶,主动攻击大魏水军,形同造反。 按大魏律法,当夷三族。”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当即吩咐道:“内阁即刻行文给秦游,让他处理此事,另外秦游关于对汪家残余势力的处置办法,诸位怎么看?” 王廉蹙眉道:“水军消灭了汪家船队超九成的人员船只,逃离的都是些散兵游勇,对沿海已经造不成什么威胁。 但海上要想平静,臣觉得秦游的提议可以采用,一来可以监视这些人,二来也能补充水军兵力。” 秦方昂他们又都纷纷发言赞同。 皇帝见他们都是一致意见,也就同意此事,并叮嘱内阁即刻拟好旨意。 当天下午,圣旨就从汴梁出发直奔晋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