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灯判官第四百一十三章 第一笔银子到账
两日后,大庆殿朝会。
上朝之前,吕运喜一再叮嘱:“陛下,朝堂上不能说我,您得说朕,千万得说朕。”
长乐帝不耐烦道:“说不说朕,又能怎地?当饭吃是怎地?当银子用是怎地?”
来到大庆殿,长乐帝坐在龙椅之上,面带笑容看着群臣:“众卿到了,朕也到了,有事就报吧。”
严安清用眼角余光扫视着众臣,稍微抬眼看了看皇帝。
皇帝态度略显戏谑,这是让臣子们少些忌惮和顾虑,只管上奏谏言。
严安清对接下来的流程了若指掌。
按照他为官数十年的经验,接下来肯定先是御史闻风奏事,从浮州决堤之事说起,直指工部有贪赃嫌疑。
而后御史联名上奏,在朝堂之上形成声势。
但御史的口风不可能保持一致,尤其是在廖书鸣这件事情上,御史台有太多人拿了他好处,为他辩解的人,肯定比弹劾他的人要多。
不是因为这些御史讲良心,是因为保不住廖书鸣,他们也可能受牵连。
严安清把视线投向了王彦阳,不用问,军国重事,卿之意如何?”
何芳回应道:“臣以为王御史为官清廉,为人刚正,是为内阁不二之人选,然臣以为,内阁事务繁杂,阁臣之数明显不足,除新任次辅外,臣举荐天章阁大学士喻国良、御史台御史邱栋才入阁!”
长乐帝点点头道:“我,那个朕,也是这般意思,内阁辛苦,不分昼夜操劳如是,添几个人手也是应该,内史令,你意如何?”
粱玉瑶道:“臣以为平章军国重事所言极是,今浮州汛情吃紧,北境战事将起,西境、北境各州县缺粮,诸事应接不暇,阁臣任用刻不容缓。”
长乐帝点头道:“说的是,刻不容缓,朕有心即刻下诏,就看严首辅能不能容得下新任阁臣?”
到了严安清说话的时间了。
可他不知该说些什么。
事情变化的过于突然,三人配合的过于默契,严安清毫无准备。
按照他的三步应对来?
军国重事、内史令都开口了,不答应行么?
看严安清许久未语,长乐帝问了一句:“严首辅,当真容不下新任阁臣?”
怎么回答?
如果不答应就是容不下。
如果容不下,就证明严安清想操控内阁。
往小了说,这叫独断专权!
往大了说,这叫不臣之心!
“陛下,内阁诸事委实繁杂,能得诸公相助,臣求之不得!”
没得选,必须答应。
这事能拖得住么?
拖下去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反而会坏了严安清的名声。
长乐帝道:“那便请内阁即刻拟诏,今日便让三位阁臣上任。”
严安清称是。
朝会不多时便结束了,没有一个人提起过工部尚书廖书鸣相关的事情。
严安清回望着大庆殿,至今还没理清思绪。
待回到龙图阁,内侍吕运喜来催诏书。
严安清已经在朝堂上答应下来,只能让阁臣拟诏。
他感觉自己一直被人推着往前走。
待诏书拟好,吕运喜拿去批红,刚到申时,诏书下达,三位阁臣随即上任。
王彦阳、喻国良、邱栋才刚刚上任,吕运喜又送来十几封奏章。
这些奏章都是弹劾工部尚书廖书鸣的。
内阁原来的三位阁臣,都默然不语,等待严安清的指示。
但新上任的三位阁臣却没这个习惯,王彦阳看过奏章,当即开口道:“工部于河务之中积弊甚多,此事却当严查。”
喻国良道:“浮州去年新修河堤,一场春汛,便出险情,工部在此事上无论如何都脱不开干系。”
邱栋才道:“廖书鸣这贼子,贪赃枉法,今当拟诏,立刻将其革职严办!”
原本的三位阁臣一时摸不清方向,盯着严安清看了半响。
严安清不说话。
一名老阁臣,名叫冯俊怀,在旁插了一句道:“浮州水患未消,河务正是当紧,此事若在工部出了差池,恐有不妥。”
邱栋才冷笑一声道:“冯兄,依你的意思,以前工部还没出差池?”
冯俊怀连连摆手道:“话不是这么说,以前的事情,还得仔细查证。”
王彦阳道:“却待何时开始查证?”
冯俊海道:“这,自然要等首辅吩咐。”
喻国良道:“既是事事要等首辅吩咐,还要我等来作甚?多备几个书吏足矣!”
邱栋才道:“今日若不拟票,明日我自上奏,弹劾廖书鸣。”
冯俊海连忙道:“这怎么使得?阁臣岂能轻易上奏弹劾?这事情还得从长计议,等严阁老裁断……”
王彦阳朗声道:“无论王某是不是阁臣,都是大宣的臣子,大宣水患连年不绝,若还是由廖书鸣掌管河务,岂不为大宣自招祸患?无论阁老允准与否,老臣明日必上奏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