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阳台通三国第四五二章:青州鼎长生药
卫琤这个人没有什么优点,但对待自己信任的人,他会无条件的付出。
这也是当初他为什么会被叶芝心算计的主要原因,有时候单纯的付出并不能得到回报。
但是在这个时代,卫琤的身份地位不一样,作为上位者,偶尔的给予会让手下更有动力。
田丰和荀或拿着卫琤给的火柴制作秘方,神情恍忽的离开了皇宫。
两人还没有从卫琤的大方赏赐中回过神来。
按照卫琤的话说道:反正这个方案是你们提出来,那你们就自己去搞定吧。
然后,卫琤就在柜子上翻找了一番,从一大堆看着像是草稿的纸张中,找出来这张秘方。
并十分无所谓的递给了田丰,让他跟荀或自己看着办。
“卫君,这火柴若是能够量产,其价值不可估量啊。”田丰还是提醒来一句。
便是荀或也紧张的看着卫琤。
可是,卫琤只是笑了笑,道:“既然这么值钱,那就当做你们今年的绩效奖励了。”
火柴而已,卫琤还真不在乎,他想要赚钱,方法多得是,区区一盒火柴还不看在眼里。
田丰和荀或二人相视一眼,同时朝卫琤躬身一礼。
卫琤可以不在乎,但他们背后的家族不行啊。
这个消息闭塞的时代,一个家族如果能够手握一个钱生钱的法子,那就不怕家族衰败。
这个火柴秘方,最少能让他们两家多延续几百年,当然,这是时局安稳的前提下,而如今的大汉……这天下难道还有比大汉帝国更强大的存在吗?
两人走出皇宫大门,不由得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庄严肃穆的宫殿。
田丰说道:“君以国士待我……”
荀或微微颔首:“我必以国士报之。”
两人相视一笑,坐上马车有说有笑的离去,他们得好好商量一下火柴坊的分润了。
···
青州东来。
一道巨大的轰鸣声在洞穴中回荡,接着就是土石崩裂,乱石滚落,尘土飞扬。
徐庶担忧的眯着眼睛,死死盯着尘土中若隐若现的石门。
不,准确的说,是已经崩裂开的石门。
“成功了!”司马懿激动的喊道。
徐庶也松了口气,最起码,洞穴没有崩塌,否则一切都要功亏一篑。
“这还得多亏了卫君提供的雷管,若是雷震子的话,这个洞穴必然崩毁。”
徐庶和司马懿二人哈哈哈大笑起来,一个多月了,他们终于找到了徐福密藏。
而在二人身后,被暗卫看押的刘范和魔娘面面相觑。
好吧,这帮人不仅黄雀在后,如今连石门都被他们轻易打开,这下子是真的死心了。
不过,当看到石门被炸开的那一刻,二人心中还是对那传说中的长生药心生期待。
哪怕不能获得,最起码看一眼啊。
追求了这么久的东西,哪怕不能得到,便是远远看一眼,便也心满意足了。
随着硝烟逐渐散去,空气中隐隐有一股浓郁的药香飘荡。
魔娘神情激动的看向那道漆黑的洞口,惊呼道:“是药香,长生药出炉了!”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洞口,而徐庶和司马懿相视一眼,同时从怀中掏出了宝贝一般的手电筒。
这种小型的手电筒只有刀柄那么粗,充一次电能照明一个半小时,平时他们都舍不得用。
因为想要给手电筒充电,只有卫君才能办到。
两道强光在洞穴中亮起,吓得刘范和魔娘面色苍白,惊疑不定的看向徐庶手中的发光之物。
至于暗卫的人,呵呵,手电筒早就是他们的标配。
此时所有人放弃火把,统统改用手电筒,顿时整个洞穴亮如白昼。
刘范和魔娘面面相觑,心中一个声音告诉他们:输的不冤。
两个暗卫的汉子当先走进石门,进去后是一处甬道,两侧的墙壁十分的光滑,上面还有大量的浮凋和文字,每隔一丈左右,就有一盏壁灯。
汉子拿出zippo打火机,没错,田丰和荀或还在为火柴感到惊奇的时候,暗卫已经用上了zippo。
卫琤对于暗卫的装备,几乎可以跟后世的特种兵媲美了。
卡哧,火光亮起,汉子点亮了一盏壁灯,空气中瞬间多了一股动物脂肪燃烧的气味。
“是鲸油!”
《尔雅》有云:“鲸者,海中大鱼也。”
对于鲸鱼汉朝也有相关的记载,所以众人并不陌生。
《汉书·五行志》中有两段记载,“成帝永始六年春,北海出大鱼,长六丈,高一丈,四枚。”;“哀帝建元三春,东来平度出大鱼,长八丈,高丈一尺,七枚,皆死。”
根据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早在西汉的时候,就在青州发现了鲸鱼搁浅的奇景,而且还是一次七只,可以想象当时的场面有多么的壮观。
既然油灯还能点亮,那就省一点电吧。
徐庶等人将手电筒调暗了一点,但依然保持照明的状态,两人好奇的打量着墙壁上的图桉。
至于暗卫的两个汉子,则是一路过去,将所有的鲸油灯都点亮了,并没有出现里那种灯油自燃的情况,甬道里也没有发现尸骨和陷阱,这倒是喜事。
想想也正常,门口那道石门有四尺那么厚,正常手段根本打不开,要不是他们带了雷管,采用定点爆破的法子,估计还炸不开呢。
“咦,这是青州鼎?”司马懿突然惊呼道。
徐庶闻言,急忙走到他跟前,看着眼前的壁画,眼中尽是惊奇之色。
借助手电筒的光亮,被看押的魔娘也看到了石壁上的图桉,激动的喊道:“传说是真的,徐福的人为了炼制长生不老药,以九鼎为炉,以国运为引,这青州鼎便是九鼎之一。”
徐庶闻言一怔,疑惑道:“九鼎不是一尊吗?”
魔娘此时也没有隐瞒,破罐子破摔的说道:“不,九鼎代表九尊大鼎,分别镇压天下九州之气运,九鼎在,天下安。
当年冀州之所以大乱,就是因为刘焉将冀州鼎搬到了益州。”说着,她看向一旁的刘范,嗤笑道:“你杀了他,也算是为民除害了,冀州死了那么多人,都是刘焉私心作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