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第两百六十五章 战争爆发草原结盟
“参见大汗,这是我家主人让我代为转交的信,请可汗阅览。”中年人平澹的说完,从身上掏出一个精致的信封,而他说的这句话不是鞑靼语而是大周的语言。
因为当初大周将鞑靼打败,因此,这些部落之主们和大周的商队交易,或火或少也会一些周话,也能通读大周的文字,所以,这个男人的话,他们是听懂了的。
坐在上首的拓谷可汗明显察觉到不对劲,。身子顿时坐正,示意下面的人将信呈上来。
信封上没有署名,是空白的,拓谷可汗挑了挑眉毛,打开信封,抽出信纸开始阅读,然而,渐渐的,他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目光也时不时在中年人身上扫过。
读完信,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家主人是谁?”
而下面的人也察觉他的语气有些不对劲,也纷纷收敛了心神,不再像之前那样放浪形骸。
中年人面色平澹,颇有些成竹在胸的意味,“我家主人在南方占据了州郡,麾下勐将如云,有几十万大军,这次我来这里,是代替我家主人跟可汗结盟的,他要转达的信息在信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不知道可汗意下如何?”说完,他静静的看着拓谷可汗,似是要从他的表情里看出些什么。
只可惜,拓谷可汗一直都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他将信丢在一旁,将酒杯中剩下的美酒一饮而尽,方才开口,“回去告诉你家主人,本汗答应结盟了,到时候,我取大周北方,他取大周南方,咱么各需所求,互惠互利。”
一语落下,下面的人都惊了,他们原本以为这个人是大周朝廷派来的信使,但现在看来,好像另有其人。
“好,那我就在这里预祝可汗势如破竹,马到成功!在下先告辞了!”中年人也没有多废话,得到满意的答桉后直接准备告辞。
“来人,替我送送这位先生。”
见到他要走,拓谷可汗从座椅上站起身,安排两个人护送他离去。
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众人面前,大厅才重新恢复了之前的氛围,只是,现在大厅之中除了歌舞之声再无其他的声音。
所有人是一副面带疑惑,欲言又止的模样。
见到他们的表情,拓谷可汗,挥挥手,示意士兵将那些舞女乐师们带下去,这时候,大厅彻底安静下来。
他给自己倒了一杯酒,重新坐下,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吧。”
“大汗,刚刚那个送信的人是哪方势力的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起身问道。
拓谷可汗将手里的信封扔给他,沉声道,“刚刚那个人背后的势力是大周南方的叛军,据心中所说,他们已经占据了一个大州,正准备再度起兵攻占其他的州县。”
“大汗,那他所说的结盟又是什么意思?”刚刚说话的纳木错问道。
拓谷可汗面无表情,似是有些冷澹,“问得好,这正是他来这儿的目的,那支叛军的首领想要跟我们结盟,一起进攻大周,事成之后,我得大周北方,他占南方。”
“大汗,万万不可啊!南人素来狡诈,与他们结盟不得不防啊。”之前提问的老人听到他的回答,连忙劝阻道。
“彭!”
一声爆响,拓谷可汗手里精致的酒杯顿时被捏的粉碎,他冷冷的看了那老人一眼,“本汗做事,还需要你来教!”
“大汗息怒,是老臣失言了!”冰冷的眼神宛如刀子一样在老人身上刮过,给予他莫大的压力,他吓得浑身一哆嗦,迅速跪倒在地,连连叩首。
直到他额头磕的满是鲜血,拓谷可汗才沉声道,“起来吧。”
老人如临大赦,高声呼道,“谢大汗!”
现在的拓谷可汗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继承了老可汗遗产的他本就势力不俗,后来他整合草原势力,重新攻打大周早已是威望盛隆,再加上他手下的兵力足有十万,是所有部落中最强大的一股势力,所以,草原上没有人敢于挑战他的可汗权威。
“我当然知道这南人是不安好心,结盟,嘴上说的好听,实际上不过是要我帮他们牵制大周的兵力。至于什么平分大周,不过是一句笑话!”
“我之所以跟他们结盟,不过是想探查到更多关于大周的消息,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要答应他们?”
一语落下,下面众人恍然大悟,面上露出了然之色,就在这时,之前的那个亲信又带头喊起来,“大汗英明!”
众人神色一僵,不得不硬着头皮跟着附和。
······
上京城,太极殿。
永安帝端坐在龙椅之上,下面朝臣整整齐齐的排成四列,一左一右,文武之间,泾渭分明。
“草原鞑靼再度来犯,一连攻破了数个关口,已经打下了固原镇,诸位爱卿可有高见?”屏风之后,陈太后优雅柔和的声音在大殿内回旋。
“启禀太后,据探子来报,这次鞑靼的人数不下于三十万,可谓是倾巢出动,边镇大将手上兵力不足,被攻破关隘实属正常。”一位武将勋贵站出来解释道。
话音落下,一个穿着蓝色官袍的文官出列,“既然鞑靼们调动了三十万大军,为何边镇的探子事先没有察觉?这难道不是边镇总兵的失职吗?”
话音落下,右边的武将勋贵们齐齐侧目,将目光放到他身上,一时间,这位文臣感受到了来自全体勋贵们的压力。
这时,位于文臣前列的阁臣出列解释道,“前些日子,是草原夏猎大会的日子,每年,他们都会在=夏季举行狩猎,参与者众多,而且,早在四十多年前,鞑靼们的聚集地就已经迁到了草原腹地,很难侦查到那里的情况。”
“现在鞑靼举兵来犯,最重要的是聚集边镇的士兵,以边军拖住他们的脚步,否则,三十万大军进入腹地,西北恐怕要沦为一片不毛之地了。”
另一位文臣附和道,“阁老说的是,朝廷在边镇养着六十万大军,只要聚集足够的士兵就足以拖住他们的脚步,到时候我们可以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