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第1023章 半岛三国
然而那些世家最后肯定要失望了。 当世家商人和高句丽商人联系上之后,开始推销自己的商品。 魏国对高句丽十分防备,毕竟两国多次交战,虽然都是魏国取胜,但是,高句丽对于辽东可是觊觎已久。 其实,魏国也规定了,高句丽商人只能前往西盖马和魏国交易,这里也不会有魏国官营商铺,所以那些世家将高价从宋国买来的纸张全部运送到这里。 很快,一队高句丽商队来到了西盖马,他们这次主要是要购买羊和马匹,还有就是想要购买一批兵器铠甲,哪怕魏军淘汰下来的,不仅如此,他们还派出一队船队前往青州,打算从宋国手中购买一些兵器。 这个时候,高句丽和半岛南部的新罗和百济总是摩擦不断,所以,高句丽王高琏打算增强自身实力,如果能够得到宋国或魏国的支持那就可以趁机攻灭新罗和百济。 新罗的母体是古代朝鲜半岛南部“三韩”中的辰韩,据《三国志》记载,公元3世纪,辰韩分为十二个“国”(其实是部落或酋邦),其中一个叫“斯卢国”,就被认为是新罗的前身。 新罗形成国家政权的公元4世纪,周边分布着高句丽、百济、伽倻、倭等国家或势力,可谓强邻环伺。 公元4世纪末,新罗受到倭国的侵略,向高句丽求救,高句丽好太王于399年发兵五万援救新罗,驱逐倭人。 到了公元5世纪,随着高句丽迁都平壤、重心南移,新罗又在公元433年同百济结盟,以对抗高句丽的南下。 百济的国号最早出现于中国史书《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中,写作“伯济”。 《晋书》所录公元345年东晋燕王官员封裕上书中,提到燕王慕容皝的内容中有写“句丽、百济及宇文、段部之人”,可知最晚到那时,其国号就已固定为“百济”两字。 公元414年所立的高句丽好太王碑中,则写作“百残”,被认为是高句丽对百济的蔑称。 关于“百济”的语义,朝鲜半岛正史《三国史记》的解释是百济始祖温祚王从高句丽南下建国时,“以十臣为辅翼”,故称“十济”,其后温祚之兄沸流部众来归,遂以“百姓乐从”之意改国号为“百济”,《隋书》则记载“初以百家济海,因号百济”。 如今的百济在半岛西南,新罗在东南,两国现在联合在一起对抗高句丽南下,被称为半岛三国时代。 半岛三国时代是指公元4世纪至7世纪今半岛区域范围内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并立的时代,后来唐朝称其为海东三国。 其中,高句丽和百济的统治者并非来自半岛本土,而是来自今华夏东北境内的夫余,高句丽本为华夏边疆政权,百济是夫余人在半岛西南部马韩故地所建立的国家,只有新罗脱胎于半岛东南部土着辰韩。 公元4世纪以前,半岛北部处于中原王朝所设郡县(乐浪郡、带方郡)的管理下,南部则是三韩部落。 公元4世纪,高句丽作为来自半岛之外的政治力量,不仅打碎了半岛的郡县体制,还以自己的方式完成对半岛北部诸族的整合,迅速成为半岛内部实力最强大的政权。 与此同时,百济、新罗吞并三韩故地兴起的诸小国、也在迅速发展。 公元4世纪后期,高句丽与百济争霸,公元5世纪前期,高句丽成为朝鲜半岛独一无二的霸主,霸权维持约半个世纪。 公元5世纪中期,百济与新罗结盟对抗高句丽。 如今正是高句丽南下河新罗百济争霸的时候。 高句丽多次败于魏国,收复失地无望,于是高句丽决定南下,从魏国失去的,打算从新罗和百济身上拿回来。 不过仅仅凭借高句丽自己的力量也就和两国打个平手,所以,高句丽王决定加强军备,等待时机南下。 于是高句丽王派出两队商队,一队前往魏国玄菟郡西盖马城和魏国交易,一队从海上奔青州,和宋国交易。 而抵达西盖马的这支商队很快和魏国专门设置的和高句丽交易的官员见面。 这些官员都是由宗室之人担任,虽然不是主支,但是依旧是宗室,他们不仅能够得到一定的分成,还有高句丽商人总是会送一些礼物给他们。 既然是宗室,当然跟世家不对付,那些世家来到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只要不太过分他也不会过问。 当得知高句丽商人来意,羊和马匹无所谓,魏国北方也有牧场,所以这些不是问题,但是兵器铠甲就做不了主了,于是他派人返回平城征求意见,并告知了高句丽的意图。 拓跋晃并不担心高句丽,更不担心半岛三国争霸,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这个期间,那些世家商人也找上了高句丽商人。 他们希望可以将手中的纸张尽快出售,因为皇家纸坊的纸张大量上市之后他们就彻底亏了。 然而让他们意外的是,高句丽商人并没有购买纸张的意思,高句丽国内已经可以制作纸张了,不用再从其他国家购买,而且就算买,以前也是和宋国购买,不可能去魏国购买。 这让这些世家商人郁闷不已。 “诸位,看来高句丽是从宋国购买纸张了,而且还比咱们便宜,这次我们被宋国戏弄了,宋国早就知道影卫盗取了纸张制作方法,他就是在给我们挖坑。” “是啊,现在怎么办?这些纸张算是砸在咱们手里了。” “还能怎么办,只能低价卖出了。” “哎,暂时以前,那些高句丽暂时不买咱们的东西就别想走。” “不要惹事,万一导致两国爆发战争,陛下不会饶了我们的。” 最终,高句丽商人带着购买的货物返回高句丽,而世家商人只能就近低价出售纸张。 同样的,另一路商人也很顺利,从宋国买到了很多商品,不过提出要购买兵器铠甲的时候,黄金没能答应,而是向刘义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