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崇平帝:……居心叵测锦衣府卫何在?
坤宁宫,灯火通明,煌煌如昼。 一只只八角琉璃宫灯在廊檐下随风而动,晕下一圈圈时大时小的光影。 殿中,罗汉床上铺就着软褥,一袭朱红裙裳,云髻巍峨的宋皇后正在与端容贵妃叙话。 入秋以后,天气渐冷,丽人也不再如夏日衣裳那般轻薄,如云秀发之间别着一根发簪,耳边带着碧玉翡翠的耳环,灯火之下映照着熠熠光芒。 “陛下驾到。”门外候着的内监,尖细的声音传来,让殿中叙话两位丽人起身而望。 崇平帝举步迈进殿中,凝眸看向宋皇后与端容贵妃,笑了笑唤道:“梓潼,容妃。” 宋皇后连忙相迎而去,雪肤玉颜上恬然笑意浮起,柔声道:“方才还说准备让人请陛下过来用晚膳呢。” 端容贵妃也近前行礼,清澈、悦耳的声音响起,道:“臣妾见过陛下。” 崇平帝落座下来,摆了摆手,招呼说道:“梓潼,容妃,都坐吧,这会儿天色不早了,该传晚膳了吧。” “陛下,臣妾刚刚已经吩咐下去了。”宋皇后轻声说着,美眸打量着中年帝王,说道:“陛下这半个月,气色真是越发好了。” 崇平帝笑了笑,温声道:“说来也是人逢喜事,西北那边儿少了忧心之事,边疆平靖。” 宋皇后柔声说道:“陛下这样才好呢,国事上少操劳一些,养好身子当紧。” 崇平帝点了点头,端起茶盅,轻轻品了一口。 就在夫妻二人叙话之时,殿外一个内监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得殿中,躬身行了一礼,道:“陛下,卫国公送来了军情急递。” 崇平帝闻言,面色微变,将手中的筷子放下,急声道:“戴权,拿过来让朕看看。” 可以说,崇平帝听到卫国公三个字,几乎快要形成条件反射般。 这是时隔半个多月以后,贾珩的,综宋明之成制,“追毁出身以来所有文字”的惩罚自然也有,但不常用。 韩癀与赵默二人心头一惊,张了张嘴,但终究不想招惹正处盛怒中的天子。 幸在岑惟山犯颜直谏,已经在天子心底种下一根刺。 赵默如是想道。 或者大抵也倒也生出一股,“请先生赴死!”的壮烈之感。 可以说,岑惟山方才的犯颜直谏,几乎直击藏在崇平帝心底最深处还未酝酿而成的隐忧。 那就是崇平帝在吐血晕厥,龙体每况愈下以后,心底深处的确藏着一丝对未来朝局的隐忧! 或许是诸子夺嫡,或许是宋家干政,或许乃至是贾珩太过能干,从此为一代权臣,以贾婿代陈翁…… 而崇平帝方才的一番天下共诛之,也更像是一种在政治上谋求共识,或者说下意识的帝王权术。 当贾珩回返以后,听说此事以后,大概会形成一种道德枷锁、良心制约。 当然也会诚惶诚恐,感激涕零,肝脑涂地以报。 “圣上还请息怒,军功封赏,朝廷自有典制,有功当赏,有过必罚,既是立下军功,自当以功爵酬赏。”吏部尚书姚舆沉吟片刻,说道:“微臣以为可晋卫国公爵为一等,以酬其功。” 赵默眉头紧皱,并没有接话。 这次功劳怎么也不可能封为郡王,纵是一等国公,后续再有功劳,也不好封为郡王。 殿中官员也纷纷附议。 崇平帝道:“姚卿与诸卿所言甚是,这次因功劳晋其爵,封赏相关有功将校,也是应有之义,暂封一等公爵,余后待户部汇总相关功劳,再行集议。” 经过岑惟山一事,崇平帝宛如吃了苍蝇一样,不再多言,示意朝臣散朝。 随着群臣心是重重离了大明宫含元殿,贾珩在哈密再胜准噶尔蒙古的消息,也渐渐扩散至整个京城。 京城百姓沉浸在一片欢腾中,朝廷在西北又打赢了一场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