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金陵保卫战开始第154章 鬼子进攻
轰轰轰………
巨大的爆炸声从远处传来,看着敌人阵地的士兵惊慌失措,长弓一郎嘴角勾起笑容。
“看看他们的士兵,面对轰炸,居然怕成这样,这心理素质跟帝国的士兵比起来,简直差远了!”长弓一郎开口嘲讽起来。
“这也说明,那些士兵确实是新兵,遇到情况,容易慌张!”中村赤石脸上也挂着笑容。
他对此次战斗,充满了信心,相比一星期拿下滁州,肯定不是问题。
“新兵?!帝国现在训练的新兵,就算面对轰炸,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长弓一郎不屑。
他认为他们国家内,现在训练的新兵,也绝对比国军这些士兵的表现更加良好。
“那是自然,我们的士兵,那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哪怕是新兵,心理素质,也远比他们要强。”中村赤石也点头赞同起来。
帝国经过长时间的谋划,从小就给那些士兵灌输了武士道精神,和忠于天皇陛下的思想。
可以说,每个士兵都有着崇高的信仰,这怎么可能是其他人能够比得上的。
轰轰轰………
炸弹从飞机上,接二连三的投放到敌人的阵地上,泥土被炸的飞溅,地面出现一个又一个坑洞。
不少国军士兵,被炸弹当场炸死。
长弓一郎看到那些飞溅的鲜血,嘴角露出开心的笑容,在他看来,那些鲜血就如同盛开的花朵一般美丽。
数轮轰炸后,长弓一郎看到阵地的国军士兵跑了出来。
“他们还真是蠢,以为我们会在轰炸过程中,就派人进攻吗?!”长弓一郎眼神带着玩味。
“用步话机通知电报员,给炮兵阵地的指挥官下达炮击命令,只需要进行五轮炮击就行!”长弓一郎下令。
“嗨!”中村赤石点头,立刻让人将步话机拿来,随后传达命令!
“让首战的士兵,做好进攻准备吧!第三轮轰炸后,便开始冲锋,试探一下敌人的实力。”长弓一郎继续下令。
本来他打算先让人构建阵地,然后在开战,但看到那些国军士兵的表现,他觉得,暂时没有这个必要。
直接在第三轮炮击后,就让士兵们杀过去,试探试探情况。
首次试探,长弓一郎只派遣了三个中队,近六百人的士兵,他觉得想要试探敌人的实力,这点兵力完全足够了。
“嗨!”中村赤石继续传达命令。
“根据情报,滁州的军队,装备都不太行,尤其是步枪方面,不少士兵手里的步枪,膛线都快磨平了,有效射程甚至达不到五十米!”中村赤石说到后面,都忍不住乐了。
这到底是什么垃圾部队,居然连这种垃圾枪都给士兵发放。
“也不能怪他们,毕竟,拿不到好装备,只能怪他们上级太没用,况且,武器装备方面,国军那边,会优先提供给嫡系部队,
李宛城的部队虽然也算嫡系部队,但明显得不到重视,
不过,跟其他部队比起来,他们的装备还算不错的了。”长弓一郎此刻反倒是有些同情李宛城了。
“没办法,谁让那边的争斗一直都有,连所谓的嫡系部队,也存在这种情况。”中村赤石是比较看不起这些的。
若是他们遇到他国入侵,国内的部队,绝不可能会这样,相反会万众一心的来抵抗外来侵略者。
为了天皇陛下而尽忠!
………
另一边,徐清风此刻趴在一座大山的半山腰,在看到远处的飞机后,立刻就让人隐蔽起来,避免被鬼子的飞机侦查到。
至于大部队,徐清风也是为了不让鬼子的飞机侦查到,所以是让部队,绕了一大圈去包围鬼子,所以才需要很多时间。
“他妈的,这小鬼子试探性攻击居然都把飞机派上了!”贺明拿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阵地。
“小鬼子是想尽快拿下滁州!”徐清风皱眉,他没想到鬼子第一天的试探性攻击就会将飞机调来。
“这样一来,刘一力那个师不好打了!”徐清风有些担心起来。
部队新兵太多,且没有作战经验,面对鬼子的轰炸,出现的伤亡是很大的。
“是啊,如果不是我们当初有防空炮,恐怕也要死伤惨重了!”贺明有些后怕。
当时在金陵,鬼子可是也调了飞机过来轰炸,还好他们当时有防空炮,不然,死的人会更多,甚至不一定能从金陵逃出来。
“嗯。”徐清风点点头,鬼子的飞机,对他们的地面部队威胁很大,尤其是没有防空炮的情况下。
战壕里,军官下令后,士兵们纷纷往防炮洞方向跑去。
轰轰轰………
没等士兵跑到防炮洞,鬼子的炮弹就已经落入阵地,不少士兵被当场炸死炸伤。
炮弹密集,如雨点般落入阵地,虽然威力比不上飞机投放的炸弹威力大,但数量却比炸弹多了很多。
每一次爆炸,都掀起了泥土,并在地面留下了一个个坑。
幸亏这次的炮击,新兵们进入防炮洞时,比上一次迅速了不少,所以伤亡不是很大。
第三轮炮击时,五百多名鬼子分成三队,朝着阵地冲锋。
轰轰轰………
一千多米的距离,几百名鬼子,跑了四分多钟,五轮炮击也很快结束。
等躲进防炮洞的士兵出来回到自己的位置时,鬼子距离他们的阵地,就只剩下不到两三百米得距离。
“别急着开枪,距离太远了!”有班长在对底下士兵下令,这个距离,开枪的意义不大,反而浪费子弹,要把鬼子放近了再打,才能打出更有效的伤害。
只有山坡上的机枪手可以朝着鬼子那边开枪。
因为鬼子的掷弹筒,还不足以打到山坡上的机枪阵地。
砰砰砰………
哒哒哒………
他们不开枪,不代表鬼子不开枪,那些鬼子配合的极好,并且还会开一枪后,就进行战术走位。
噗噗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