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腊肉回来了!第26章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公元317年,司马睿定都建康。
东晋开始了。
司马睿这一支属于是司马集团的旁系,身份比较低微,按理说,跟皇位,其实隔着很远的距离。
惠帝时,贾后和张华把持朝政,排除异己。
司马睿一直在隐忍,生怕招惹祸端。
到后来的八王之乱爆发,当时身为琅琊王的司马睿则是直接躲在了家乡。
后来,司马越看重了司马睿这一支势力,这才开始启用司马睿。
307年,司马越击败成都王司马颖,入主洛阳。
而司马睿,也得到了好处,成为了镇东大将军。
这时,胡族南下的铁蹄越来越难以抵抗,西晋的政权危在旦夕。
司马越便拍了司马睿去管理江东,顺便,也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而司马睿,和他的好友王导,来到了建康。
司马睿初临此地,江南的士族们,都不把他放在眼里。
关键时候,王导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因为他的存在,才使得司马睿得以建立东晋。
他和司马睿都知道,想要在江南站稳脚跟,没有当地的世家大族们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这年的三月三,按照当地的习俗,百姓和官员们都会去江边求福消灾。
而这一天,王导让司马睿坐上了华丽的轿子,高举着琅琊王的旗号,仪仗队鸣锣开道,王导的堂兄王敦侍立在侧,北方来的大官、名士,也一个个骑着大马跟着。
整个队伍无比威武,浩浩荡荡地去往江边。
这一天,看热闹的人太多了。
大家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这时,王导、王敦等人,纷纷出来,对司马睿毕恭毕敬的。
大家大吃一惊,也纷纷出来拜见司马睿。
这么一闹,司马睿在江南士族之间的威望,便大大地提高了。
而这,便是王导给司马睿想出来的计策。
事实证明,这个计策非常成功。
接着,司马睿又在当地的士族里面,找了两位名士,予以高官。
于是,这两人也在自己的家族之中,大力地推崇司马睿。
如是这般,司马睿才算是在建康站稳了脚跟。
公元317年,司马睿定都建康,是为晋元帝。
同时,琅琊王氏掌权。
司马睿称帝后,任王导为丞相,王敦管军事。
王与马,共天下。
时人如是说道。
“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位高权重,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后来又坐镇荆州,控制建康。王氏兄弟权倾内外,司马睿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登基大典那天,皇帝司马睿突然拉住大臣王导同升御床,一同接受群臣的朝贺,表示愿与王氏共有天下的意向。这段剧情,应该就是东晋门阀政治的巅峰了吧?”
“这段剧情确实是挺有意思的,整个五千年系列,之前都没有出现过世家大族鼎盛到这种程度的时候吧?”
“你为什么不说是司马氏太菜了呢?”
“我感觉吧,司马睿这个皇帝,当得真的是太勉强了,感觉没什么意思啊!”
“让我来!”
“楼上的,让你来?你怕不就是那个千古第一昏君吧?”
五胡乱华的这段年岁里,整个北方大地,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百姓流离失所,可谓是十室九空。
五胡乱华,对于这片中原大地,造成的伤害,是前所未有的。
“这段剧情,毫无疑问,是五千年系列里,最黑暗的年岁,我不忍猝看。感觉心脏都在痛。”
“五胡乱华的直接原因,毫无疑问,就是晋朝在八王之乱中,从河北到中原大规模的,反复地残酷绞杀。而它造成的后果是:‘积数十年兵甲具毁’,‘精卒尽没于征伐’,‘丁口填于沟壑’,‘四野无可充之黍’。辽阔的关东大地,出现了‘兵死光,城废光,粮吃光’的局面。而五胡,正是凭此良机,跃马中原,开始了军事和人口的双重征服。”
“这种噩梦般的情况,在三国鼎立时期,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中原无恙,则诸胡莫敢侵陵。”
“哈哈,大魏要是来一场五胡乱华,武侯怕是可以直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了!”
“还是司马氏太垃圾!得国不正,祸该至此!”
“这段剧情,汉族遭到了大量的屠杀,我已经看不下去了!这些胡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整个北方的汉人被杀到只剩下四五百万。”
为了免于屠杀,残留的汉人纷纷筑城自卫与胡人对抗。
公元350年,被胡人养大的冉闵率军于陵水河畔,打败鲜卑族二十万人,夺鲜卑族大小二十八城。
随后冉闵建立冉魏政权,颁布了杀胡令,号召汉人杀胡人复仇。
各地汉人纷纷响应。
冉闵以正义之师十战十捷,几番大战之后,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一举光复了多处失地。
而在公元354年,东晋将领恒温,终于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
他率领着大军,北伐前秦。
这时,后赵已经湮灭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恒温经过了多次血战,打到了关中。
恒温驻军灞上。
长安城,就在眼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