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余波的余波(二)(1/2)

作者:老蜻蜓

刀尖上的大唐第2章 余波的余波(二)

次日,辽王下令渡河。

联军渡过永济渠,于贵乡城下列阵。

魏兵就在城头看着,绝不出门。

杜廷隐着实是个人才,将在夏州那套成功经验拿出,拉着梁朝的大旗作虎皮,这可都是中官们血里火里总结的经验教训呐,代代传承至今,果然帮着罗周翰稳定了城中局面。

为了支持杜公公的工作,天子派遣熟悉魏博的李振为天雄军节度副使,还从洛阳带了一千梁兵进城。

有了这一千梁兵镇着,原本蠢蠢欲动的魏博武夫们顿时乖觉不少。

罗周翰嘛,大伙只当他是个屁,就想给他放了。

但是李振?梁军?嗯,惹不起呀。

在城下半日,贵乡毕竟是能与幽州比肩的天下雄城,守军也算勤谨,辽王亲自观察过后也就息了攻城的念头。

留下部分队伍盯着贵乡,辽王主力向南直奔黄河。

面对来势汹汹的辽军,顿丘刺史张可臻弃城而走,联军兵不血刃得顿丘。

又拔临河、黎阳。

之后大军在黎阳驻扎,精骑进入卫州。

掠新乡、共城。

黎阳,西南距离洛阳约六百里,距离杨师厚屯兵的河阳仅仅五百里不到。

这真是一只脚踩在朱三哥的脸上。

好死不死,就赶在这个节骨眼上,蔡州右厢指挥使刘行琮造反了。

这是柏乡战败后梁朝造反的等均未降罪。这样处理就很好。汇总各方情况,至少敬翔看来几位将军都没大错。赏功罚过,将军们既然没过,当然不能乱处罚。

所以,如今局面总体稳定,实在是少了很多麻烦。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梁朝不论人力、财力、兵力,皆数倍于辽贼。且淮南无北进之力,西岐无东侵之能,梁朝如今完全可以集中力量收拾河北。

所以,从实力来说,损失区区两万人算不上伤筋动骨。短期对军心士气是有些妨害,不过有个一年半载,或者打两个胜仗也就好了。

因此,天子保重身体,不要意志消沉,比什么都重要。

为此,敬翔不在乎说几句舒心话。

梁帝白手起家,而且一双手比汉高帝还要白得多,当然不是玻璃心。他只是年纪大了,不像年轻时那么洒脱。对于敬翔的用意,梁帝完全领会,道:“嗯。该怎样赏赐,敬公看着办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