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戟平三国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忠孝无双杨德祖
“典礼的祭台还没建好吗?”
庞统看着徐庶问道,这几天他们可是忙坏了,自从榜文发出,大典就进入倒计时,而大典所需的祭台就成了重中之重。
“杨德祖所言的祭台正在加紧施工,都是军中得力的匠人,三天之内应该可以完工!”
徐庶擦了擦额头的汗,虽然已经进入冬天,气温也降了不少,但他现在每天都是忙得大汗淋漓,像是盛夏酷暑一般。
“杨修也是的,祭坛那么麻烦为什么不早说,弄得工期这么紧,施工完了还要装饰呢!”
庞统埋怨起杨修来,杨修从家中典籍里得到的祭台规格相当复杂,祭台分三层,最下层为八边形,每边长五十丈,对应天道之数和八荒方位,这一层将站中下层官员将领;祭台二层为正方形,每边长二十四丈,对应四御和二十四节气,这一层将是高层官员和贵族站立之地;最上层为圆形,直径九丈九,象征天地最高的位置,是主公封禅之所。
对于这形状有些怪异的祭台,贾诩、庞统和徐庶都是抱有怀疑的,他们从未听说祭台三层分三种形状的,但杨修拿着典籍指明这是上古祭台的规格,黄帝祭天事用的。
对于黄帝当年祭天是个什么规格没人知道,那都已经在传说中了,有说当时有神灵和神龙参与,什么风婆、雨神、应龙都在,什么皇帝祭天为王之后有四张脸可是巡视四方。
“呦,忠孝无双杨德祖今天怎么有功夫来我们这儿看看?”
突然庞统看见杨修来了,于是出言讥讽,这几天他和徐庶忙得觉都没得睡,杨修这家伙却一直在家里扮孝子偷懒。
“士元啊,我不是故意偷懒的,这不是为了完成主公的命令嘛!”
杨修陪笑道。
“你这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用得不错嘛,现在都传了,杨修那是忠孝无双!”
庞统却不买账,杨修那天一出府衙就回家去了,到了家门口就跪下了,那是嚎啕大哭啊,痛斥自己不孝,父母在晋阳他这么久都不回来看望。
这一哭就引来人围观,杨彪在府里得知杨修来了这么一出有些不好意思出门,杨修在他心中一直是叛逆的,怎么今天一会来就这样了。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杨彪坐不住了,再任由杨修这么闹下去,杨家的脸面就要被丢光了,杨修一见父亲出来连忙去请罪,杨彪想早点结束闹剧肯定是出言原谅杨修。
这一原谅就不得了了,杨修借着话茬就解释起来,什么冀州自黄巾起义之后连造战火十余年,主公不忍冀州平民受苦,平地冀州,但战火早已让冀州满目疮痍,主公认命他为冀州刺史,他为了报主公之恩为了冀州平民只能舍小家为大家,学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精神,常留冀州治理地方。如今初见成效,主公念他辛劳,连下十八道诏书强令他回晋阳探亲,侍奉父母一些日子。
本来杨彪是不明白儿子怎么突然变成这样的,可一听杨修的话,他立刻明白了,这是在帮吕布立威啊,化解了吕布仇视大族的传闻。
并州和冀州只隔着太行山脉,围观之人不少冀州人或者家里有冀州的,对那边的变化也有些了解,听了杨修的话纷纷为这位忠孝终两全的好官鼓掌起来,忠孝无双的名声也就传开了。
“士元,别打趣我了,这事做得有些过了,这名声我可不想要。”
杨修苦笑着说道,虽然有些过了,但对于化解大族们对主公的误解是恰到好处的,这次主公封禅不少大族都在帮忙出人出力,祭祀这类事情大族远比平民精通熟。
“你弄这么大动静你父亲没生气?”
庞统好奇的问杨修,他只要一想那天的场景就感觉鸡皮疙瘩直起,杨彪可是好面子的,被儿子这么算计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估计不会开心。
“你这就谁错了,我父亲可是高兴得很,连说我懂事了。”
杨修笑嘻嘻的说道。
“这就怪了,杨叔父我也见过两次,那可是有些刻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