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此界开神道第二百四十二章 圣君之名先南后北
李隆得知消息,痛骂濮沽,就这还是爱民如子的吴国大儒,一郡父母官?
“不得伤吾之子民!”
由于李隆的命令,楚军怕误伤,不敢过分阻拦,十万吴军主力突出舒城包围圈。
不过自楚军攻入庐江郡以来,??至此已经接近两月有余,就说包围舒城的时间也差不多将近一个月了。
这么长的时间准备,怎么可能让你真跑出庐江,李隆不伤百姓的命令也是基于后续布置。
一路突围,一路丢人,吴军以抛弃的众多百姓阻滞楚军的追击脚步。
十二月三日,吴军顺利到达庐江郡和九江郡的边界巢湖,??此时他们还有九万之众。
突围过程中只跑散了一万人,足以说明这支吴军的组织性不低,??说实话大部分士卒是有些憋屈的,在舒城天天就是被砲轰,好不容易突围,结果还要裹挟百姓。
不过军令如山,主帅徐安国带领他们打了多少胜仗,只能报以信任。
当天傍晚,徐安国下令将剩余百姓向另外一个方向驱走,大军则是兵分两路,一路六万人从巢湖浅水区涉渡,一路三万人从岸上突围。
巢湖两侧可能有堵截楚军,但你总不可能将军队埋伏在巢湖里面吧,除了本地少数人知道巢湖中有一段凸起的浅水区,外人不会想到这点。
然而事实就是,??整個庐江水系的情况,??在楚军参谋部都有存档,??巢湖这等名湖自然一清二楚。
甚至整个扬州的水系情况,也在逐渐完善当中,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他在水中有“人”。
红袄手下的水族和楚国异闻司互相配合,??在攻吴之前,就弄清了很多有名水系的情况。
楚国参谋部的设置,就是要把庙算进行到底,无论是什么情况都要做到有预案。
他们没有算到徐安国和濮沽会拿自己国家的百姓当挡箭牌,但是参谋部制定了舒城之军突围,乃至楚军失败的情况。
一定能胜?凡战先虑败再虑胜,这也是很多前线将军不喜欢后面那些“纸上谈兵”的参谋部的原因,打都没打,你就说败,晦气。
所以在围舒城后,参谋部就做好了吴军突围成功的打算,突围后能走哪?
渡江南下不可能,走旱路去九江郡,北上还是东突?
巢湖这一关,楚军早有布置,就算突围出去,这十万人也残了。
所以李隆没有下令痛下杀手,??只是命令将吴军断后的三万郡兵劝降,??尽量多俘虏一些本地兵马。
这一战之后,??他的“圣君”之名必将传遍吴国,??说不得是征服吴人之心的关键一步。
水师郡。
有一名越卒“不小心”先伤在了吴卒的手上,由此双方发生械斗,互有死伤,越军得了理由便从豫章开始入侵。
吴国对此也没办法,只是命令豫章郡地方忍让,固守城池,一切都能解决了楚军大敌再说。
唇亡齿寒的道理越王不懂?只是吴越两国的仇恨,加上有吴楚两国两败俱伤的可能,越国为什么不能当一回渔翁呢?
不过钱叙也没做得太过分,而是避开了吴国的腹心敏感地带,从豫章挑起边衅,这样占了便宜吴国也只会忍着。
金陵,富丽堂皇的王宫之内,吴王徐闻正在对着一众兵部高官大发雷霆。
“水师重建这么难?我吴国之内通悉水性的青壮不知凡几,怎么会缺兵源你们告诉我。”
“回王上,不是兵源问题,而是没有合适练兵的基地。长江不行,巢湖又成了前线,只能在沿海和各处内河,实在进展缓慢。还有造船之事不是一朝一日能成,眼下只能造小舰。”负责水师事宜的兵部侍郎,有些苦涩地道出眼下的难题。
“就造艨艟小舰,至于水卒,不需要刻板的水战经验,选拔能接舷的勇猛之士,我要的是有一搏之力知道吗?!”吴王稍微沉思片刻,就拍板了。
“为什么到现在九江才聚兵十万,什么时候能解救舒城。这么多天过去,上岸的楚兵消灭完没有?”
“回王上,聚兵太慢,实在是楚军水师太过咄咄逼人,我军只能晚上运兵。至于上岸楚兵,基本已经围剿干净,只剩数百人被楚军水师接走。”接连几句严厉责问,将一众兵部官员问得有些发懵,还是兵部尚书站出来亲自应询。
水师水师,因为水师大败,导致所有的战略决策都陷入被动,徐闻恨不得,再把当初浪战而死的水师主帅拉出来鞭尸。
他清楚,这已经是最快的聚兵速度了,还有各种军械粮草也需要运到江北。
当听到,上岸楚兵清理干净后,徐闻露出一丝微不可见的笑意。
这段时间可没安宁过,就算跑了数百,但也灭了他楚国数千精兵,算是一个久违的胜仗。
“给孤传旨,叫陵阳侯去犒军,告诉将士们朝廷没有忘记他们的功劳。”徐闻想了想朗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