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蜀地未下先言治蜀(1/2)

作者:从南游

我来此界开神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蜀地未下先言治蜀

从古夏时代开始,蜀地文明就有存在并且一直在继续发展,从开始核心只有益州北部两郡,到现在扩张成了九郡之地。

其中汉中郡出于各种原因,被姬鄢有意抛弃,放任汉中梁王割据建国。

也就是说如今的蜀国只有八郡之地,分别是巴郡、广汉、蜀郡、犍为、越巂、牂牁、益州、永昌,??数量上看起来比楚国也就多一个郡。

可蜀国这八郡每一郡的地盘都十分广大,有的郡甚至下辖十六县,城池超过数十座。

当然蜀国姬鄢能够直辖掌控的郡只有巴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等四郡之地,其余益州南部四郡都各自为政,甚至有的还有不少小国。

不过当姬鄢称王那天,益州南部的这些小国、军阀,??都有派人来观礼,也不知道姬鄢付出了什么代价,总之益南诸国在明面上是臣服于蜀国的。

益南四郡中汉人不多,??自大虞后期就逐渐脱离中央掌控,蜀国建立时数十使臣的贺书着实让姬鄢涨了不少颜面。

蜀王赐予使臣敕封金印,国书,令其带回,建立臣属关系。

当然也有一些国家不是很给面子,如牂牁郡中的小国夜郎国,不仅不上书祝贺姬鄢,还叫嚣要打到蜀郡。

惹得姬鄢在宫殿中大骂西南夷不知礼数,然而他也只能装作不知道夜郎等国的无礼,因为益州南部属实难以攻打。

稍有不慎,就会使蜀军陷入瘴气雨林这等困境中,进退两难。

再说就算打下了,??不能长久驻军纳入中央统治,也就是空耗钱粮,??一点便宜都没有。

中平年间,??因为益州西南夷杀官造反,大虞派遣禁军入蜀平叛,??耗费数年,??钱粮无算,方才平息。

等禁军走后,四郡官府仍然不能有效发号施令,仍旧是西南夷中的头人做主。

不过姬鄢建立蜀国,能得到大部分西南夷的认同,未尝没有他的大虞皇室身份助力,毕竟当初的大虞禁军还是给西南夷留下了阴影。

李虎带着三千先锋破了巴郡门户江关,但后面的主力却依然在三峡长江水道上缓慢前行,没办法超过十五万大军入蜀,如何能快得起来。

崎岖湍急的水面上,一艘楚军楼船在长龙般的船队中十分显眼,因为上面悬挂了代表楚军中军的大旗,还有一面李字旗矗立其旁,这是李隆的座舰。

楼船中一间幽静雅致的房间内,李隆正在和一众谋士讨论治蜀之策,一张十分清晰的益州地图就悬挂在众人身前。

如果姬鄢看到了这张图,肯定会大吃一惊,??这不就是他王宫中珍藏的地形图吗?

地图乃是战略物品,密级非常高,当初姬鄢入蜀也就从大内带了一张,??哪怕蜀军中的地图也是阉割版。

这不马上就有人感叹道:“君上之能,简直匪夷所思,居然有如此详尽的益州地图,我等何愁受限于蜀地丛山关隘。”

“这算什么,只精确到郡县,你是没看到我们楚国的地形图已然精确到乡野之地了。”一个明显资格要老的谋士说道。

一州之地精确到郡县的地形图,人力尚且能做到,可要是乡野之地,小道众多,那就非凡俗能短时间办到的。

不过一想到这一路的平坦水路,众人又释怀了,有护国神灵在,些许地图算什么。

“诸位,对于拿下蜀地,我对楚军儿郎十分有信心,但关键是如何治理。巴郡被鬼灾祸乱,灾后如何收拾,益南四郡游离在外,西南夷难以收服等等。”李隆略有压力地说道。

此话一出,一直在讨论军略的一众谋士们停了下来,他们面色一沉,显然也难马上回答这些问题。

李隆知道一人之力难以将国家大事考虑周全,因此设立内阁百官辅佐执政,另外他还设立一个参谋院。

参谋院里面的人都是谋士,身上挂的职位是参谋,有俸禄有待遇,但只有参赞以备咨询之职,并无其他官员的权力。

他们中有地方投降的世家子,有仕途失意的去职官吏,还有断臂的国士贵族,甚至连民间草莽也夹杂其中。

蜀地有民千万,宗族豪强、山林土匪、酆都鬼灾、益南小国西南夷等等,各种问题千头万绪难以下手。

在这等错综复杂的局势下,就算李隆自负有超前的眼光,也不敢说能很快将蜀地完全纳入统治。

“君上,不知您是想速平,还是缓治?”好在屋子里的人都是李隆尽心收拢的人才,一时沉寂过后,马上就有人出声了。

李隆转头一看,说话之人十分消瘦,身上一袭洗的发白的秀才青衫,瞧其面容已过而立之年。

他有印象,这人是入职参谋院不足一月的张平,荆北南阳人士,以秀才身份参加的楚国国考。

算学、实政、古文经义等项成绩都不算好,最后总评中下,只能说勉强考上。

最后大概率是成为乡治一不入流的官吏,在基层做事。

但国考试卷复筛中,有考官发现张平的策论写得极好,为上上等,因此推荐给了参谋院。

当时李隆看过张平的策论试卷,对此人有很深的印象,属于民间遗落的明珠。

“张平,我记得你,说说看,速平如何,缓治又如何?”李隆饶有兴趣地回应道。

张平见李隆居然记得他的名字,心中十分激动,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强自镇定,恭敬地道:“回禀君上,速平之策很简单,就是大军压阵,一路开出条件招降。交好地方世家豪强,像姬鄢这般与他们共治蜀地,如此蜀地能快速安稳。”

张平说完速平之策抬头看了一眼李隆,发现其面无表情,并没有什么意外之色。

他话音一转,接着道:“至于缓治之策,那便是剥皮拆骨,甄别拉拢,徐徐图之。”

李隆来了兴趣,眼睛一亮,示意张平继续说。

“剥皮拆骨,便是行王霸之道,以武力迫使地方豪强势力屈服,交出人口黄册,清点田亩,一体纳税。这样一来,他们必将反叛,不过以我们楚军的实力来说,他们没有反抗余地。

识时务者为俊杰,到那时,总会有豪强认清事实,向您臣服。这时便需要甄别拉拢,根基太深富甲一方者不能接受臣服,必须收其族产压打致死。我们可以选择扶持少数起家没多久的豪强,给予他们一定权力和更多的国考名额,帮我们治理蜀地。

最后便是徐徐图之了,逐步将我们荆州的豪强迁移蜀地,蜀地的豪强迁移荆州,各郡各县依照楚国设立学校,推广城隍信仰,只要几场大丰收下来,蜀地民心尽归大楚!”

一番长篇大论下来,室内鸦雀无声,突兀地一阵掌声响起,原来是李隆带头鼓掌。

“不错,不错,不愧是孙阁老都称赞的遗落明珠。”李隆开怀大笑,虽然还不是特别详尽,但思路十分合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