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大渔丸(1/2)

作者:镶黄旗

国潮1980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大渔丸

或许是否极泰来,在克服了一些小问题之后,接下来考察团的行程就要顺利多了。

比如说,「买!买!买!」的过程就充满了欢乐。

考察团的每个人不但在日本的超级市场里充分享受到了公款消费的乐趣,拥有了各自的洗漱起居之物,也几乎都买了几件让自己中意的小玩意。

当然,发给每个人的零花钱是不可能花完的,勤俭节约的习惯不是一朝可以改变的。

哪怕不是自己的钱,这些人花起来也是精打细算。

但关键是他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深刻地了解了一个发达国家商品的丰富程度和从没有接触过的,更为先进的商业模式。

对于直观的打折、特价、优惠等灵活多便的促销方式,还有日本人周到亲切的服务,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

尤其是小罗和常莎莎两个考察团里最年轻的姑娘,她们在化妆品的专区简直乐不思蜀了,光试用产品都试用不过来,挑得两个姑娘眼睛都花了。

所以这真的并不只是一次简单的购物消费过程。

而应该视为一次让考察团全体重塑认知,初步认识日本社会的精神洗礼。

等到购物完毕之后,时间已经差不多过了午后一点了。

当大家把各自购买的东西放在旅行车上后,自然而然都感到了饥肠辘辘。

不用说,到了这个钟点,飞机上吃的那点东西早就消耗光了,不饿才是不正常的。

好在宁卫民制定行程的时候,就已经提前考虑到了这一点。

他不但早就在这家商场的一家日料店订好了位子,作为迎接大家伙的接风宴。

甚至还专门给老园长备下了来自国内的茅台酒。

要知道,老园长几天不喝二锅头就不舒服。

要没有来自国内的好酒,光靠日本的清酒可满足不了这老爷子肚子里的酒虫啊。

所以接下来也不用换地方了,宁卫民和姚培芳引领大家直接搭乘电梯上楼用餐即可。

事实说明,宁卫民如此安排可谓深得人心。

听说马上就能亲口品尝到正宗的日本料理,大家无不欢欣鼓舞,分外期待。

多数人原本已经显露的疲态立刻一扫而空,小罗和常莎莎更是当场欢呼雀跃起来。

甚至就连已经吃过一次寿司的姚培芳也不例外。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家叫做「夜兰寿司」的日料店和一般的寿司店完全不同。

人家的店外可是挂着两个白色长条灯笼呢,这就足以说明是一家比较高档的寿司店。

这是有讲究的,不久前,姚培芳才刚刚被宁卫民科普过怎么看日料店的档次。

她现在知道了,由于日本人偏爱黑白二色,认为黑色肃穆,白色高贵。

在日本餐饮行业里敢挂白灯笼的一般都是名店。

普通档次的顶多挂个橙色灯笼,再低档次的干脆没灯笼。

比如像上次他们在大阪吃的回转寿司就没灯笼,一看就知道收费低廉是庶民层级的,普通人大胆往里进就行。

至于白灯笼的店有没有以次充好的?

那肯定有,但很少见。

一般日本餐馆是不敢轻易乱挂的,不然同行指指点点就够喝一壶的。

不过灯笼上写什么字那倒是无关紧要,基本都是各店自行吹牛,不涉及什么。

所以哪怕只是看到这对醒目的白灯笼,姚培芳就知道,宁卫民为了笼络人心真的下了血本。

果不其然,进去后,料理口味先不谈,环境优雅,服务周到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不说别的,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堆年青貌美的侍女直接围了上来,问候的问候,引路的引路,热情体贴的把他们大家伙往后面送。

敢情宁卫民考虑到国内同胞的用餐习惯,专门选了有桌椅的房间,在这儿包了一间长屋。

当考察团坐在过去只有在电影里才见过的日式房间后,所有人无不吃惊于这种招待规格。

这还真是他们来到日本后定下来了。

虽然这话说着像是玩笑话,像是调侃,可别忘了,任何玩笑里都有认真的成分。

只要大家一起高高兴兴吃了这顿饭,只要不是和宁卫民有仇,那就不可能再有人专门唱反调了。

宁卫民对于乔万林的话术自然心领神会。

对于这种配合,他们的默契早就到了火候。

他不但马上就接稳了「传过来的球」,甚至还接茬来了一记有力的长射。

「是啊是啊,虽然说日本饭菜是用眼睛吃的!真用嘴吃的还是咱们华夏的饭菜!可大家来都来了,肯定还是得尝尝纯粹的日本料理,毕竟风味不同嘛。何况老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实事求是的说,这也不是没必要的奢侈,本身就是考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嘛。大家一会儿务必要尽量多吃点,也许多少有些不习惯。不光是菜肴的味道,还有这种用餐的环境。但我还是得说,只有大家亲自品尝过了日本料理,只有大家亲身见过了日本高档餐饮的服务标准,各位才能真正的明白我们在日本开店是个什么样的处境,需要面对什么样的竞争对手,怎么才能让日本的顾客满意。我可是希望大家能以客观的角度,给我们坛宫分店今后的工作多提提意见,出出主意哪。」

不出意外,他的话既让人放松,又比较风趣,引起了一番心照不宣的哄笑。

老园长更是受到了触动,发自内心地由衷表示,「嗯,宁经理说的对,这顿饭不是白吃的,的确也是考察工作。没出来之前,看看咱们京城的坛宫,我就觉得已经很不错了。然而今天到了这里,我才知道什么叫做把顾客奉为上帝。味道不说,起码服务上,我们还跟人家有差距呢。由此可见,同志们能在东京站稳脚,取得如今的成绩不容易啊。一定是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才能做到的。」

至此,在众人一片附和声中,和睦的氛围已经完全形成。

一切都在宁卫民的掌握之中,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

特别是当那些穿着和服的日本侍女开始流水一样的上菜之后。

大家看到在不同形状的盘子里,套放着方形、圆形、八角形的精美的漆盘,满摆着造形独特的红色的大虾,旁边饰以黄色的小花,翠绿的菜叶,鲜红的樱桃,好看极啦!

更是为日本料理的精致摆盘所倾倒!

在垂涎三尺的同时,许多人纷纷发出了惊奇与赞叹的声音。

要说此时此刻,全场唯独一个精神紧绷,还没有完全放松的人,也就剩下姚培芳了。

这不仅是因为她在用餐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着考察团所有人的举动,以便及时发现这些人的需求,为大家更好的解决需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