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9章 认亲(1/2)

作者:浪得虚名

扶明录第1729章 认亲

石柱境内多山,确切说全都是山,地无二亩平,一眼望去山连山,山路曲折十八弯,两边山峰陡峭险峻,一路所遇关隘六处,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常宇忍不住惊呼:“有此天险,何惧献贼,秦良玉笑而不语”。

两日后抵达石柱县城,这是个龙河三面围绕的石头城,城外围更是有数道石头寨,数百年来几代人的努力已经这个石头城的城防做到了极致,常宇环城一周看了身后诸将一眼,诸人皆苦笑摇头。

二千人守城,没个两万人都打不下来了,问题是哪有地方给两万人立足,仅西南方向通陆地,却有奇峰关隘数道,堪比重庆!突然间常宇想到了什么,秦良玉破二郎关攻破重庆,会不会是……

只有防守的人才知弱点在哪里,石柱和重庆的地形实在太像了。

作为大明开国以来到访石柱的官衔最高也是权势最大的官员,常宇受到了秦良玉最高阶的礼遇,整个石柱城张灯结彩,百姓载歌载舞夹道欢迎,秦良玉更是为其一众将领置办了最高规格的接风席,酒管够,肉管足。

常宇自然不是来喝酒吃肉享受来的,这几日走遍了石柱城周边村寨,体察民情勘察地形,记录人文风俗,闲时便同秦良玉一起喝茶议事。

这日常宇提出想看看白杆兵的风采,秦良玉倒也不藏着掖着便带他来了校场演练,只是此时白杆兵的精锐都随马万年打重庆去了,留在石柱的只是些新兵不足三百人,或许战斗力不行但演练足以。

白杆兵顾名思义使用的兵器是白杆长矛或者长枪,这是秦良玉的独家专利,根据四川山多地势险的特点创造的兵器,上钩下环可砍可拉可刺可锤,必要时十杆长矛钩环相连,可攀悬崖峭壁。

当然只是武器之利,尚不能让白杆兵名声鹤起,而是其作战勇猛,敢打敢拼,众所皆知近代川军善战,实则早明末时的川军就很牛逼了,而其当以白杆兵为最。

白杆兵显山露水的时候是在万历二十六年,播州宣抚使杨应龙联合几个土苗造反围攻成都,播州就是现在贵州遵义一带,地势险峻山高水险,那是非常的难打,当时马千乘和秦良玉率三千白杆兵参战,利用他们的特殊装备总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战成名。

而让其真正名扬天下的还是援辽之战,万历四十四年,萨尔浒一战明军惨败,那时候还没有啥家贼呢,大明有很多能打的部队,但是朝廷还是选出最勇猛的三个,白杆兵,南军(浙兵)辽东铁骑,三支兵马迎战,奈何三家互相不和,作战时相互不协调被后金逐个击破,但白杆兵在那场战争中表现非常勇猛,秦邦屏同两千多白杆兵战死沙场,至此,白杆兵扬名天下。

秦良玉亲自指挥演练,校场上刀光剑影杀声不绝,常宇等一众将在点将台上看的点头不迭,诸人都是沙场百战老将,但见这数百兵马攻守有度,气势不凡,可以想象当年白杆军最巅峰时的威风。

“若得此兵上万,何愁天下不平!”常宇抚掌大赞,秦良玉很受用,但还是忍不住叹气:“自保尚可,不敢夸口平天下惹人笑话,年前三万余尽毁贼人之手,数年元气难复……”

这是秦良玉最大的心结也是最大的遗憾,历史上她三万白杆兵几近全军覆没成了她难以抚平的内伤,而后郁郁而终。

“非将军之过,亦非将士不勇,将军不必挂怀于心,石柱得天独厚将军后继有人白杆兵当有再横空出世的机会!”常宇这话听着在鼓励及夸赞秦良玉,实则暗指将来会重用马万年。

秦良玉自也听的明白,对常宇拱了拱手:“只要朝廷还用的到,只要常大人不嫌弃,石柱有召必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