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兰香(1/2)

作者:驴背诗思

少年游之名动天下君子兰香

次日一早,只听得楼下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大街上推推搡搡挤满了人,都朝同一个方向去了。

昨天栁不凡等人已听店里小二说过,今天乃是“万花节”。和往年一样,都在镇上最华丽,最高贵的绛云楼举行。

柳含烟打小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只是这“万花节”是第一次听闻,禁不住好奇,想要去看看。

栁不凡说自己对那些吟诗作对的风雅之事并不在行,推辞不去了,只是交代顾青莲不论遇到何事,不可贸然出头,早去早回。临走之前再三叮嘱照顾好柳含烟等人。

顾青莲等人混在人群中走去。

在街上来回行走后,来到一出空旷之地,不远处一座全部朱漆,宏伟华丽的楼阁屹立眼前,络绎不绝的人向里面走去。

走到楼下,抬头望见一块巨扁上“绛云楼”三个大字,隶书写就,镶金镀银,夺人眼球。顾青莲等人走进里面,只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张灯结彩,一派喜悦。大厅中央十分宽阔,布满了各种奇花异卉,诱人得香气充斥着整个楼阁。楼分两层,宽敞明亮,座无虚席。没有入座的就站在一旁,顾青莲等人好不容易找了一出地方,夏莲不停的唠叨抱怨,惹得温婉和柳含烟发笑不止。

顾青莲忽的听见旁边有人议论。

“你看,那身着青衣的人不是青萍剑客谢东山么,只用一手青萍剑,便在江湖上立名。传闻他长年在青萍山庄,足不出门,他怎么也来这里凑热闹了。看,还有兰陵小生,梅庵主人,云台三杰,高阳酒徒……这一个个可惜了一身滔天本领,竟也是个情欲未断之徒,莫非俱是垂涎那绛仙美貌。”

“兄台莫要取笑,你看那凡是在场有坐之人,在江湖上都是有头有脸,文武双全的大人物,其武功已经出神入化,至少也在八九品,断然已经斩断情丝,虽然我北魏以武立国,至于他们的文采风流若是放在南梁也绝对数一数二。我想绝不是为了一睹绛仙姿色而来,想必是冲着这次的宝贝来的。至于如我等这般站立旁观之人,就是冲着热闹来的,即便是文斗,迄今没有人胜过在座之人。”

“你这么一说,我似乎明白了。我也听说这次的宝贝世所罕有,比及之前的更吸引人。”

“我也听说了,天下奇珍异宝无数,我等有幸目睹也算缘分,别说何况得到,那简直简直不知几世修来的福分。快开始了,看他究竟是何宝物。”

只见一白发老叟从里院出来,身后紧跟着五六个打扮精致,穿着一袭粉红衣服的妙龄少女,一齐捧着个雕刻精致的朱漆锦盒,缓缓走到大厅,小心翼翼的将盒子放在一个装饰华美的架子上,格外显眼。

底下的人见了如此貌美女子,不由自主的失魂落魄,哪有意思放在宝贝上。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当真此言不假。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英雄好汉做了那温柔乡里的枯骨。那些自诩正人君子的有多少也难逃脱爱恨情欲的束缚,相由心生,多看一眼即是万劫不复,真正做到超然物外,断情绝欲的少之又少。

哪位老者走上前躬身作揖给在座的人行了一个礼。而后挺直腰杆,扯了扯嗓子,大声的说到:“承蒙各位远道而来使得绛云楼蓬荜生辉。闲话少说,想必“万花节”的规矩在场诸位了然于胸,老夫就不再赘言。只是要说一说本次夺冠的宝物,诸位,那锦盒里盛的正是此次夺魁的宝贝,名唤作“紫液星泉”。传说此物乃是天地之精,存于太古混沌之时,自从盘古开天地后,此物便坠落人间。又传闻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塌西北,地倾东南,女娲炼石补天,五色神石虽是稀罕,但此物才是关键,这才使得缺口焕然如初。想必其作用大家都已经明了了吧,说得简陋通俗些就是重生。”

那老者此番话语一出,满堂哗然,皆是议论纷纷。

顾青莲双眉紧锁,若有所思,却也抑制不住嘴角微微上扬的笑意。

柳含烟,温婉,夏莲三人在旁边听得稀里糊涂的,不明所以,都紧紧注视着顾青莲。

顾青莲回过神来看见三人死死盯着自己,不免浑身难受。

那夏莲打趣的说顾青莲定是被那几个红粉女郎迷住了,说的时候还故意提高了嗓门,生怕柳含烟听不见。

顾青莲听得这些,赶忙解释,一时慌张,支支吾吾的越说越乱。温婉在一边忍不住掩面而笑。

柳含烟和顾青莲接触了些时日,知道他不是那种人。也替他安慰开脱。

那老者示意了一下,旋即安静下来。他又接着说:“本次文会皆以花赋诗,个人按照兴趣爱好挑选心仪之花,不限具体某花某人,但所吟之诗都有专人笔录,后经大家评判,给出佼佼者,最后从优胜者之中再评出花魁。论文,天下皆以修文馆为泰山北斗,去年请的是号称我北魏赋圣的崔述,便是师出修文馆荀夫子,今年也是由修文馆的名仕坐镇,乃是修文馆双璧赵寒山和孟洛川。”

说罢,满座又是一片喧哗。

忽的由几个红衣女子引着两人从里院走出来,约莫都三十来岁。两个都身着白衣,一个衣服上绣的是仙鹤,手拿一柄长剑,目光炯炯,气宇轩昂;一个衣服上画的是墨竹,手执一只玉箫,眼神深邃,神采奕奕。两人相继坐在台上中央。又陆续从后面走出几个学究打扮的,分别坐在两人身后两侧。

想当年南梁文宗遣亲传弟子宗秀入我北魏挑衅,想借此杀我北魏文坛锐气,那宗秀入我北魏,凭借一张能说会道之口一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在朝堂之上辱骂我朝修文之人如土鸡烂狗,上至君王下到百官虽然疼心疾首却也无颜面反驳。正在众人掩面涕泣一筹莫展之际,赵寒山,孟洛川二人飞至大殿,舌战宗秀一行人,论道三天三夜,宗秀不敌落于下风,这才解救了我北魏文坛危难。至此修文馆双璧之名传遍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