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官到青天:我有系统我怕谁第32章 十两银子引发的血案(1)
诗有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转眼就到了中秋,距离李周氏杀夫案了结也过了半个月,
这段时间除了李师爷和张龙早出晚归的收集乡民的口供证据,
吕小伟也没闲着,一直再向赵龙了解宁府备倭军上下官员的个人秉性。
以便分辨那些是该拉拢的,那些是该打压的,那些是应该直接执行军法的。
吕小伟本想既然到了中秋佳节,那就过了节,摆明车马,先来一个打草惊蛇,看看有什么突破口。
谁知,就在中秋节的当天,知府衙门突然紧急召开会议,派人来请巡按大人。
吕小伟赶忙更衣,走在路上还在想,该不会是倭寇又来骚扰了?还是备倭军又闯祸激起民变了?
吕小伟一进知府大堂,就知道事情肯定不简单。
只见代理知府、同知范文景紧皱眉头,坐在上席一言不发,
旁边两侧坐满了各级官员,全都低头沉思,屋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看见吕小伟进来,同知范文景好像一下子抓到了救命稻草,起身前迎道:
“哎呀我的钦差大人,你可算来了,这次你可一定要救救大伙啊!”
吕小伟一边左右拱手示意,一边安慰范大人道:“大人莫慌,到底是什么紧要事务,居然让你如此恐慌?”
范文景一句话让吕小伟愣在了当场:“宁府备倭军兵变了!”
吕小伟愣了一下,回过神来道:“不会吧?无缘无故的,怎么会突然闹兵变?现在到了哪一步?”
同知范文景示意吕小伟坐在他旁边,对着门口道:“带进来吧”
只见一名身穿棉甲的士兵,身上还有血污,在旁边衙役的搀扶下,踉踉跄跄的走进大堂,
一进来就跪在地上,带着哭腔喊道:“请各位大人求求我们的指挥使大人吧,再晚可就来不及了!”
吕小伟看着沉默不语的众人,知道他们可能通过其他渠道知道了消息,只有自己两眼一抹黑,所以也只能自己开口问了。
“到底怎么回事,你如实回答,不可有丝毫隐瞒,违者军法处置!”
听见吕小伟如此严厉的问话,这名军士一五一十的把备倭军里发生的事情说出来。
原来,宁府备倭军的指挥使吴凡,是正三品的武官,几年前调任此地。
说起这个吴凡,祖上也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曾经是开国威镇将军,
到了他这一代,因为是世袭的武官,没有银子打点,多年来一直排不上缺。
最后下了狠心,把老家的宅子都卖了,包括妻子的嫁妆,还向债主借了一笔银子,
这才经过兵部武选清吏司的“严格审查”后,袭替相应职位,补了实缺,来宁府备倭军担任指挥使。
话说这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毕竟世袭的武官那么多,凭什么给你实缺?
当年的戚继光继承职位也得按照流程来办。
话说这个吴凡带着债主一起来到宁府,一上任就一门心思的捞本钱,
以前军中的惯例是吃空饷三成,按照备倭军一万人的规模,每月可以拿到3万两白银,除了上下打点,自己落到手里的也有1万两。
按说这已经不少了,几年也就能够补完亏空了。
毕竟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是这样做的。
可是到了吴凡这里,空饷吃到了4成不说,居然把手伸向了官兵的饷银上,美其名曰:代为保管。
听到这里,吕小伟也不禁在心里暗骂一声:活该!
贪钱的官,吕小伟见了不少;
无能的官,吕小伟也见了不少;
既贪钱又无能的官,这还是第一次见。
怪不得几百倭寇就能横行霸道。
吕小伟接着问:“贪钱的事情先放一下,那么这次兵变到底是怎么回事?”
随着这名小兵的陈述,给大家展现出了一幕荒唐戏剧。
临近中秋之际,众多官兵要求补齐这两年来的欠饷。
毕竟身在军营,不能回家团聚,好歹把银子捎回去,过个好节,聊以慰藉。
让父母妻儿买几斤肉、做几套衣服,毕竟中秋过了,天气也就慢慢转凉了。
可是前几天,几位千总、百户应大头兵的要求,去找指挥使吴凡讨要欠饷,均以金额较大,钱庄正在准备现银为由搪塞过去。
直到中秋的前两日,这个吴凡直接躲在大帐,闭门不出了。
更有传言,吴凡把大家的钱已经让师爷带着跑了!
消息传出,一下子就在军营里面炸了锅,大家都涌向中军大帐,吵闹着让吴凡出来给个交代。
可是大帐里面一直没有丝毫声音传出。
知道消息的人越来越多,围着大帐的人也越来越多,吵吵闹闹中,忽然有人高呼:“吴指挥是不是也跑了?”
话音刚落,人群就开始推搡着,不由自主的开始涌向大帐,
毕竟就算是现代,人群的踩踏也是偶有发生,人在人群中会不由自主的前进或者后退。
看见人群开始涌向大帐,负责警戒的指挥使亲兵慌了,毕竟如果让这群人进了大帐,
其他的不说,自己这些警戒人员算是失职,轻者军棍,重则砍头!
于是,警戒的亲兵都拿着手里的刀开始乱舞,嘴里喊着:“退后,退后,围攻中军大帐,杀无赦!”
人群一旦汹涌起来,哪里是几个人能够阻拦的,虽然站在前排的人看见乱舞的军刀,想要然后退让一点,
但是后面传来的推搡力量,根本没法阻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刀尖插入自己的身体,或者直接倒在地上被后面的人践踏,却怎么也站不起来。
等到这群大头兵冲入大帐,搜寻一番后,在床下找到了瑟瑟发抖的吴凡。
就开始七嘴八舌的喝问银子的去向。
吴凡看见这群好似发疯了的士兵,早已经吓得六神无主,只是浑身颤抖,却一言不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