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远在莫斯科159 市场的真容
在莫斯科,以集装箱作为摊位的市场并不少见。但那时中国人提起“集装箱市场”时,通常是指位于市区东北方伊兹玛伊洛瓦的市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蚂蚁市场”或是“大市场。”
当时的集装箱市场是俄罗斯境内规模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也号称是整个欧洲最大的露天市场。在玛季上学时,胡易曾跟着闫志文和卢涛去过那里几次,但大都是在生活区和附近的旧货市场吃吃逛逛,对市场内部情况几乎一无所知。
苏联时代结束后,俄罗斯所有城市几乎同时迸发出了蓄势已久、却又庞杂无序的市场经济需求,带着各种各样商品物资疯狂涌入的商人们很快自发形成了许多商品集散地。
以莫斯科的中国商人为例,九十年代,他们坐着火车前赴后继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由于不懂俄语,大部分只能在同胞亲友的安排联系下住在一起,以求报团取暖。
那时来到莫斯科的生意人大部分是行商,住在哪里就把生意做到哪里,如果在市场上租到了合适的摊位,便搬到附近中国人集中的地方居住,渐渐形成了许多早期华商聚居地。其中比较出名的有玛季附近的“索口”、以辛集皮货商为主的“兵营”,以及四处散布的各种“中国楼”、“xx楼”等等。
九十年代初期是一个属于拓荒者的时代。中国商人虽多,但大都是扛着大包奔波往返的倒爷,供给能力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商品的炽手可热,随便倒腾点东西都能赚取极其高昂的差价,再加上当时的俄罗斯海关形同虚设,许多人因此一夜暴富。
但高利润必然会伴随着高风险。早期中国商人们的淘金之路危机四伏,毫无安全保障,往往会面临来自当地各方势力的盘剥、抢劫、勒索。比如曾经轰动一时的k3国际列车大劫案就是发生在那个年代,后来还多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新世纪伊始,随着新经济政策的不断出台、商品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物流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俄罗斯政府开始下决心大力整顿市场营商环境。
莫斯科首当其冲,陆续取缔了一部分管理混乱的经营场所,将各国商人们引导到几个规模较大的市场,使用相对规范的方式进行管理。
之前已经颇具规模的集装箱大市场正是在此时进行了翻修和扩建,并且在新开辟的区域中采取赠送摊位、减免管理费等优惠措施,以求吸引经营者入驻。
行政手段与商业手段双管齐下,商人们马上蜂拥而至。几年过去,集装箱市场进一步获得了空前的蓬勃发展,较之往日气象一新。
在市场内经营的许多中国老板从以往倒买倒卖的行商变成了厂家直销的坐贾。安全有了保障,经营更为便捷,生意做的大了,盈利模式也由当初的奇货可居、一本万利转化成了薄利多销、以量制胜。
如今整个市场就是一座城中之城,大批来自独联体、中国、越南、土耳其等国家的商人们在此经营着海量商铺,仅中国老板拥有的摊位就多达数千。还有不计其数的各种打工者依附在这里,凭借能想象到的一切手段赚钱谋生。
市场是由一家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的犹太跨国商业集团统一经营运作的,内部又被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都交给一家或多家市场管理公司负责对摊位进行管理。
其中规模最大、最为正规安全的阿斯泰区位于市场核心地段,由犹太商业集团亲自管理。阿斯泰聚集了大量中国服装鞋帽品牌,李宝庆的老板就在这个区做生意。
附近的老太阳区是中国商人早期较为集中的地方,面积也比较大,目前分属于几家不同的公司进行管理。
与老太阳毗邻的新太阳区相对较小,是市场中唯一由中国公司管理的区域,因此区内大多数是中国老板的摊位。
新太阳区的商人主要从事服装整件批发,区内又按照集装箱摆放形成的道路划分为不同小区域,胡易的老板就在新太阳区的8区。
8区有超过一百个摊位,很多老板都来自浙江乐清芙蓉镇一个叫小舟山的地方。他们中大部分人要么姓付,要么姓于,要么姓蔡,相互之间似乎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戚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