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王朝第三十二章 省道(六)
徐掌柜的夫人也是女中豪杰,徐家三代习武,对武术传家颇为重视,因此,在徐掌柜年轻时,徐家就在阳城一带武林圈内给徐掌柜物色合适人选,无奈阳城实在太小,徐家已是此地最大的武术世家,实在找不到门当户对的合适人选,后来,随着镇东打行的生意越做越大,逐渐有些客户开始知道徐家择媳的想法,也开始帮着徐家筹划,终于,通过其中一位重要人物的牵线搭桥,徐家结识了与阳城县北面相邻的新城县头号打行——镇北打行的郭家,再经几次交流互访,逐步定下了徐家公子迎娶郭家小姐的婚事,这门婚事双方都十分满意,可以说是门当户对,一时在两县传为佳话。
郭家大小姐郭凤英,绰号“赛木兰”,因从小在郭家受武术熏陶,习得一手郭氏剑法,玲珑之中透着威风,加上郭凤英直爽大气,气概不输男儿,因而得此名号,郭凤英嫁入徐家后,除了与徐掌柜切磋武艺、取长补短之外,还逐步管上打行的内部事务,尤其是在徐掌柜完全掌管镇东打行后,帮着丈夫一起经营,夫妇俩的分工是徐掌柜主外,徐夫人主内,一切有条不紊,生意红红火火。
此时,徐夫人听到徐小五哭诉的经过,心里稍稍平静,毕竟丈夫此时还活着,她迅速厘清头绪,看着打行众人皆已聚齐,便开始布置起来,首先徐夫人让打行跟随徐家两代的老师傅姚成东主持,将两位死去的师傅和那伙计收殓,择吉日落葬,并重赏其家人,然后吩咐,近几日打行买卖暂停,全力以赴解决危机,但对外不可泄露具体消息,免得传扬出去,反而不利,同时让众人不要惊慌,各司其职,等待可能派遣的任务,又让徐小五等人去休息,还打赏了帮忙运送的那个驿站老军,如此安排已毕,徐夫人便转回内宅,拿出账本,看了看账上的现银,心中默默盘算着如何搭救丈夫。
过不多久,徐小五又来求见,徐夫人让他进来,徐小五仍是满脸的疲惫,徐夫人便问道:“小五子,咋不多歇息一下?”徐小五答道:“夫人,掌柜平时待我等恩重如山,此时遭难,我思来想去,心里甚不安稳,想着还是要快些救掌柜的,”徐夫人道:“小五子你能有这份心,说明掌柜的平日里没看错你,打行里的伙计数你机灵,我且问你,有何解救之策吗?”徐小五沉吟了一会道:“夫人,此事有些棘手,昨日在百里驿站,我是很想着请官府出面剿灭山贼,解救掌柜,但今日冷静下来,觉得那驿丞说得也不无道理,如今,别说官府肯否相助咱不知道,即便是官府肯派兵,耗费时间不说,大动干戈起来,那伙山贼可能狗急跳墙,到时说不上真要祸害掌柜的性命了,而且那驿丞既说青龙寨头目讲信用,是否我等就先用银子赎人,待掌柜的回转之后,再请官府派兵灭贼报仇?”徐夫人听闻此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我方才也在想此事,和你想法相近,此时动兵,掌柜的在他们手上,不是好时机,”徐夫人沉吟一会又道:“但说到底,此事也不能不报官府,这样,报官之事我再考虑安排,咱们先准备好用银子赎人,”徐小五点头称是,徐夫人又道:“可我方才盘算了一下,打行并无如此之多的现银,满打满算,还缺五百两,”“银两不够?!那可如何是好?”徐夫人考虑了一会说道:“这样,我马上写封信,你辛苦一趟,多带几个师傅,去趟新城县我娘家,我和我爹先借五百两银子来急用,”说着,徐夫人便让丫鬟备好笔墨,她亲笔写好家信,交予徐小五道:“此番路上加倍小心,去新城县的路远,北面的道虽然比西面的好走点,但也太平不了多少,你一路快去,天黑关城门前赶到,明日天明后再动身,我在信中已请爹爹多派几名好手保着你等回转归来,”徐小五接过书信,赶忙揣在怀中道:“夫人放心,这条路我熟,现在即刻出发!”说完施了一礼,转身出去。
这边徐夫人看着徐小五出门,心中想起方才所说报官之事,又觉烦闷,因为她知道,报官之事和徐掌柜被俘之事几乎是同等重要,也同样难以处置,因为这关系着镇东打行的命运。
方才说到,徐掌柜徐夫人的婚事,是由一位重要人物穿针引线,此人既是他们的媒人,也是镇东打行的大客户,更是直接关系着打行现在和未来的关键人物,他非是旁人,正是这阳城县的知县——张长青。
阳城县虽是穷县小县,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县衙的架构却还是比较齐整的,其中,知县为正七品,另有正九品主簿及未入流典史各一人(当时朝代的县衙里,主簿负责巡捕典狱,典史负责文书收发及其他综合事务),县衙坐落于阳城县中央,围墙环绕,兵丁守卫,在此穷苦之地更显威风八面,一般百姓轻易不敢涉足此禁地,甚至唯恐避之不及。
知县张长青,三十岁年纪,却已在阳城县主政五个多年头,谈起张知县,熟悉的人都知道,其主政能力不算出众,但文采奕奕,一手草书沿袭黄米之风,写得潇洒飘逸,令人赏心悦目,也正因为此优点,张长青年少之时便出人头地,在赵地的乡试中一举摘得解元桂冠,获得时任中原府同知刘文远刘大人的赏识,刘大人在与张长青的几次交谈中,听其坐而论道,更加青睐,便索性将爱妾所生之女许配给张长青,张长青得此靠山,从此平步青云,年纪轻轻,便已在知县任上干了多年,现在,对阳城大小事务早已全面掌握在手,权威不可谓不重。
这样炙手可热的县太爷,本来镇东打行是高攀不起的,但没想到却是张知县主动找上门来搭上了关系,原来,知县夫人出嫁之前一直住在中原府,后来随丈夫赴任阳城,阳城是个穷地方,繁华程度完全不比省城,采买东西也不方便,因此,夫人住得很不习惯,时常思念家乡,一年总要回省城住上一段时间,每次去省城,张知县都要准备礼品孝敬岳丈大人,回来时夫人又要带回很多吃喝穿用之物,来回路上,大车小车,大包小包,又有夫人在途,甚为惹眼,张知县深怕出事,起初想派县衙兵丁护送,可是朝廷限定县衙向管辖以外地区派兵,向外派兵必须得请示千户所,千户所又绝无可能同意为了这些私事派兵,于是张知县就打听阳城有无打行可提供保卫,众人一听,一致推荐镇东打行,又说徐彪人称徐一刀,功夫十分了得,张知县听了大喜,就主动找到徐彪,请其亲自带队打行师傅,来回护送夫人和财物,徐彪为人正直,不愿亲近官场,加上当时年轻气盛,因此开始并不想接此买卖,后来,时任掌柜、徐彪的父亲告诉徐彪,打行的规矩是不分客户,不问出处,但有困难,总要相助,徐彪这才慢慢同意,以后张知县每逢节庆或者岳丈岳母寿辰,还请徐彪押运贺礼,这样次数多了,又从未出事,张知县便觉得徐彪办事牢靠,做事稳重,后来听说徐家长辈对徐彪婚事的想法,便主动帮其谋划,恰巧张知县与新城县知县同僚相识,通过他辗转介绍郭家认识,成全了徐彪的婚事,再过数年,徐彪正式成为镇东打行的掌柜,镇东打行的买卖也在徐掌柜夫妇的经营下,越做越好,本来这一切都十分顺利,谁成想发生昨日之事,不仅使得徐掌柜落难,而且偏偏押运的又是张知县的货,真可谓祸不单行,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