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时空门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成品了
林照夏摇头,对方既想好的质量又在银钱上抠索。
她也是剧作中的一环,知道现在影视行业不景气,大伙都在节缩制片成本,服化道这块的成本更是压缩了再压缩,五千块请来的造型师,却要求他们做出五十万造型师的效果,怎么可能。
制作成本都给到流量演员了,剩下的钱,其余部门就不够分了。以至服化道上太过敷衍,不怪观众们吐槽垃圾。
林照夏拉着赵广渊帮着计算成本……
按现在剧组的服装价格,一套棉麻做的汉服,大致在六七百块左右,像那些仙侠轻薄飘逸丝制的服装一套在上千元以上,贵的几千块一套,绸缎锦帛做的,价格在上千到大几千一套不等。化纤做的就便宜,一二百的也很多。
“咱们纯手工,而且他们对绣样还有要求,这价格不能低了。”但价格太高,一般剧组不会承担这么多的服饰成本。
还要把大齐的布料和人工换算成这边的钱,两人埋头一通算。
隔天林照夏就给了回复,约好见面谈判时间。
赵广渊从那边拿了各种布料和各色绣样,和林照夏去见了剧组的人。
对方见了赵广渊,盯着他看了好久,还以为他是某个剧组的演员。
这妥妥一个古偶小生,这长相这气质,比他们剧组定的男一还要出色。要不是签了合约,都想让选角导演来挖一挖看了。
真是太可惜了,怎么不进圈呢。
可惜了。
现在古装剧组想遇到一个古装扮相被观众接受的角色多难啊。演现代戏明明瞧着帅气得很,可一作古装扮相,就怎么瞧怎么不顺眼。
眼前这一个纯天然不经雕塑,都不用怎么打扮,杵那里就是剧中人的,怎么就被星探们漏掉了呢。
太可惜了。
或许赵广渊给对方的印象太好,双方谈得还算很顺利。对林照夏带来的布料也很满意。
林照夏对他们带来的图纸也表示能做得出来,他们要求的绣样配色也能满足,就是谈到价钱……
“我想你们找上我们,也是看到我们的品质和做工了,你看我们做的服装……”
林照夏把带来的汉服抖给他们看,“我们主打的就是高级订做,接的订单都是纯手工缝制,卖出去的服装虽然不多,但无一不给了好评,相信你们都看到了。”
对方点头,这部戏s级制作,要上卫视的剧,他们也不敢敷衍。
“按你们的价格,我们就只能用化纤布料了,绣样也只能机绣了,如果是这样的水准,相信你们也不会找上我们。”
而且林照夏了解到他们这部剧有五十集,用的服装远不只这一百套,应该是主要演员在重要场合穿的衣裳,择选了重要的服饰给她订做。
这是一个讲究质量的剧组。
来回谈判了三个多小时,对方被林照夏说服,双方订了一下能接受的价格,并当场付了一部分的订金。
对方认为林照夏是一名编剧,了解剧组的情况,对剧的制作也有同理心,剧组的衣服来源,各来源都什么价格,这些林照夏都清楚,而且林照夏要的价格确实不高,一分价钱一分货,并不是乱开价。
最终把这单生意给了林照夏。
林照夏很是高兴,一百套剧服,两个月交货,进账十五万。开心地开车都走了s线,当天把吕善长叫到家里,几个人热闹了一番。
赵广渊见她开心,也跟着开心。回了行宫便让人去采购,找绣娘。
柏导定的那两套婚服,再有半个月就能交货了,交了货,就能腾出手接这批活,到时速度上会更快些。
活好,速度快,到时候订单只会越来越多。
有了进账,两人又去花鸟市场和珍珠批发市场逛了一圈,买了些稀罕货,当了一回倒爷。
想着还欠了京城无数镜子的订单,又去买了些镜子运了回去,还联系了镜子加工厂,按图样大小订了一批货。
只是还有源源不断的订单飞到铺子里,让掌柜和伙计们应接不瑕。
好在,蒋文涛那边传来了好消息,玻璃作坊那边把镜子做出来了!
虽然工艺水平还是不如从华国运回去的,但当普通镜子卖,已很能拿得出手了。
镜子一运到京城,预单的客户取了镜子,几大本写满了预订单的厚厚本子,也就瘦了下去,让掌柜管事的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天天被客商们围堵着要货,那叫一个焦头烂额。
他们哪里知道什么时候上新货,什么时候货能送到京城,又不好一问三不知,皇城脚下,那是精贵人,哪个都不敢得罪,应付得那叫一个心累。
玻璃作坊那边运了一批货过来后,这种现象大大得到缓解。
赵广渊翻着铺子的账本,再看蒋文涛那边送来的密信,心情那叫一个舒畅。有钱进账最让人高兴。玻璃作坊研制出成品,以后卖货也都由作坊出,他就不用苦哈哈从华国往这边运了。
而且按这个制作成本,明显利润比他从华国运回去得利还要高。
赵广渊立刻给蒋文涛那边回了信,又画了一些别的货品的制作图纸,让他们研制出更多的新品出来。同时给方大去了一封密信。
那边岛上隐秘,在岛上开一个作坊,把货品生产出来,往沿海富裕的城池一送,比他们从内陆运送到各地还要方便,而且出处也能更好的隐瞒,到时只说从海上国家来的就是。
方大他们不是寻摸做海贸吗,就先用这些玻璃制品试试水吧。
各处运作良好,京城的铺子卖货卖得火,林照夏的视频经营得火,汉服成衣的订单接到手软。玻璃作坊那边出的货也越来越好,方大也回了信,作坊开始搭建。
各处运作良好,赵广渊和林照夏都觉得松快了不少。
转眼,长至幼稚园就放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