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第162章 朝中来信
刘表接过一看,这些书信中有叔父太常刘焉、好友蔡邕、部属钟繇、刘阖、伊籍几人的。
陈氏见此,善解人意的说道。
“夫君正事要紧,我这儿还有四名稳婆、产婆看顾呢!”
刘表闻言,歉意的朝陈氏点点头,随后便径直去往书房。
刘表首先拆开的是来自叔父刘焉的书信。
原来自己平息南阳黄巾叛乱之后,思及“大兵之后、必有大疫”,于是给朝廷上书处理死难者的尸首,防止疫疾爆发之事。
自己上书关于可能会有疫疾大规模爆发之事,自是引起朝中公卿的重视。
但是自己所提出的关于尸首的处置,却是引起了朝中公卿的大肆抨击。
掩埋死难者尸首的行为自是无可厚非,但要大肆焚烧死难者的尸首,却是万万不可的。
毕竟除了军中会有少量火化将士的行为外,绝大多数情况大家还是讲究入土为安的。
而以司徒袁隗为首的一众朝臣,更是直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而刘表要焚毁死难者尸首,实乃百死莫赎之行径,更是乞请皇帝刘宏将刘表治罪。
此刻就连鼎力支持自己的叔父太常刘焉、光禄勋刘宽、宗正刘虞等一众宗亲长辈。
他们也不支持焚毁尸首,毕竟这会给上书此事的下一代宗亲扛鼎之人刘表,平添诸多恶名。
不过关于南阳太守刘表当不当治罪,宗亲一系长辈自是与司徒袁隗等人展开了激烈的争执。
后来还是回返京师,官复原职并荣升皇子之师的议郎蔡邕,说了一句公道话。
“若将刘南阳治罪,日后何人还敢忠言进谏?”
最后皇帝刘宏拍板,不得再议此事,众人方才作罢。
随后朝廷明发旨意,诏令各大州郡好好掩埋死难者尸首,谨防疫疾爆发。
相比于原本的历史,现今的蔡邕非但提前五年回返京师,更是官复原职担任议郎,更是多了一份皇子之师的荣光。
而蔡邕的书信,自是表达对刘表举荐的感激之情。
至于钟繇的书信,却是让刘表了解了蔡邕荣升皇子之师的情况。
原来钟繇与蔡邕等人回返京师之后,的成为了皇子之师。
至于议郎之职,实在是皇帝刘宏依照蔡邕此前种种事迹,觉得蔡邕若是不参议朝政,又着实可惜,方才又让蔡邕担任朝中议郎之职。
当然,蔡邕后续定然会让皇帝刘宏知晓啥叫头铁的,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至于刘阖、伊籍二人书信,则是告知主公刘表颍川流民进入南阳境内的种种安置事宜。
刘表看完书信,长叹一声。
明明焚毁死难者聚集的区域,乃是遏制疫疾的最好办法,为什么大家就是不采纳呢?
相较于疫疾爆发之后,成千上万的百姓会因此被剥夺生命,区区恶名又何足挂齿呢。
看来自己终究还是阻止不了后续即将到来的疫疾爆发了,刘表心思不禁又沉重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