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烟云第264章 不仁不义
大伙都说:“好,我们看你李大哥的!” 到了收工的时候,一日二餐的晚饭时候,崔夫要去接碗替人装饭,那些工人一涌到饭锅边自己动起了手,这一来把大锅的饭都装光,而坪地上还有大部人没盛着饭,一个个举着空碗叫闹着要饭吃…… 第二天,崔夫又改变了主意,每次饭前,他提前摆好桌凳,定下八人一桌,八碗饭上席。那八碗饭看起来碗碗堆的很高,满的超出了碗的边沿了,其实用勺一压只是半碗饭罢了,原来这饭是用饭勺刨松的,散散松松堆在碗里,比起以前还小了份量。 这八碗饭摆好后,桌中放一碗菜,汤汤水水的名叫:有汤有菜,其实只是一碗盐水菜叶汤罢了。崔夫在工人就座时客气地说:“对不起了,何公馆还很困难,只好八人吃饭九个碗上席了!” 开始的一二天,工人们只得忍着,一连几天,工人们饿的受不住了,特别是李癞子又带了头,开始沉脸、摔凳,表示不满。 崔夫见假的不行就撕破了脸皮,恶声恶气地说话了,他也知道打蛇打头寸,就指着李癞子骂了起来:“李癞子,你莫不识抬举,你发什么气,你是嫌我饭菜不好或不多是不是?告诉你呵,你应该知足了,老子身为大管家,放着管家尊颜不顾,为你们这些下贱东西盛饭递碗,还不是想你们多干一些活吗?你们不识好,我看这是把你们娇惯坏了,别养活了你们还不知情,常言道:救人无义,养狗有义。你们都是连一口饭也没吃的人,如今在这儿做事,又有钱拿,又有饭吃,还有我这个大管家为你们侍候,你们怎么这私无情无义比狗还不如呀!” 李癞子听了这话更是生气,对众人说:“这象什么话,将人当狗,还比狗不如,告诉你崔夫,我们不是狗,醉花小姐把我们当上宾从湖南请到了云南,你是不是以为山高皇帝远没有何老板和醉花女在这里,你就不把我们当人看,或是狗眼看人低了吧!告诉你,我们都是人,不信,你我都到衙门见官去,看云南巡抚大人把我们当人还是当狗。各位兄弟,我们把这狗日的扯到公堂去,我们告他去!” 众人听他一说,一齐动起手来,一哄上前将崔夫扭了送往云南巡抚衙门。郭三还真怕惹事所以走在最后,这时贺金声离开柳素风和洋人,辞别巡抚朱治国,才一出衙门就遇了何公馆状告崔夫,郭三一见贺金声就走,被贺金声扯到一旁问了这些话来。 贺金声问清事由后就将郭三带回到何公馆,他把崔夫克扣长工伙食的事告诉了彩娥,原想彩娥会生气的,没想到她却幸灾乐祸的大笑,贺金声感到此女真有难以探测的心境,不由问:“此事关系到何公馆的名誉,你为何不气,反而大笑呢?我实在有些不明白了!” 彩娥说:“崔夫为人不仁不义,我每日拨下的钱粮交给了他,为的是让做工的人吃饱好干活,没想到此人如此贪狠克扣工人工钱,连这些劳苦人的牙缝他都要挖出一些利益来,此等小人哪有不令人耻笑的呢!” 贺金声又说:“崔夫不仁不义,但他却是何公馆的人,他的名声关系到何公馆,如不保他只怕连这个刚刚建立起来的何公馆的名声也要臭了,依我之见必须写封状子让郭三带到公堂,要告只告下人闹事。彩娥,你领郭三去用饭,一边告诉他,说我要帮这些长工打赢官司,我为这些长工不服,我在帮他们写状文……” 彩娥真的领郭三去了,还听见她对郭三说:“……贺秀才在替你们写状文告崔夫,没有状子是打不成官司的,你们虽是人多,但嘴不行,大堂之上说不过崔夫。有了状子,巡抚瞧状子判罪,崔夫就是浑身是嘴也狡辩不过的……” 贺金声心中冷笑:“她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其实,我只不过不愿打草惊蛇。现在,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欺上瞒下,利用做管家的方便侵夺了何公馆的钱财自己办了糖饼坊、烟草加工坊,还私建了许多幢库房,他们吃的是何公馆、用的是何公馆,还败毁了何公馆,现在该我为醉花小姐报仇的时候了!” 贺金声在写状子,使他想起了一件一件令之恼火的事,使他更清楚地看透了崔夫。特别是账房刘一次外出办事,令他发现了一种新名称的烟牌,因为何公馆的烟丝很出名,全国美称过去何公馆的烟为:云烟。而湖南衡阳的烟称:衡烟。可是账房刘见到的新牌烟:云岳。他审查品尝发觉这是过去湖南何公馆的产品,顺藤摸瓜才知道此烟的确出在云南新成立的何公馆,他寻人打听做烟人对烟牌的解译,原来云岳二字代表云烟和衡烟,云者云南,岳者衡阳南岳名山。 账房刘认出这种烟丝切的手法和制法同出过去湖南的何公馆,寻找烟叶来源于云南贵州。云南贵州的烟叶大批大批投入市场,运输极为方便,这些大卖主来云南找的是新建立的何公馆,可是令账房刘想不通的是云南新建的何公馆还没有能力生产这些“云岳”烟呢。 账房刘用重金收买了崔夫身边的伙计,才知道云南的三塘有个烟叶加工场是崔夫本人办的,加工的人员原来是过去湖南何公馆的一些遭过破产背井离乡的烟草工人。 崔夫和彩娥参与了王宫和红毛的行动,看见江南何公馆的垮台。可是他俩又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秘密,醉花女和何老板被吴三桂软禁在衡阳。但是,原来的何公馆的烟草工人却借何公馆垮台之名都流离失所的样子走往了浙江。而铸造工却流浪似的走向了云南。彩娥明白醉花女还有许多秘密没有让她知道。于是他们也趁红毛和吴世璠不注意时候带走了他们的资金和收集一批老弱病残的烟草工走往云南。 他们一到云南就利用所带的烟草工和资金办起了卷烟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