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收买民心(1/1)

作者:萧七郎

大宋出了个武皇帝第155章 收买民心

接到邀请的草原部落头领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汴京。枢密院和政务的几位相公分别与这些头领们进行了会面。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头领的态度还有些反复,不过最终都被成功说服了。 时光流转,很快便到了靖丰五年的最后一次朝会。十几个部落头领被引领着进入了庄严的大兴殿,朝见大宋皇帝。 众头领踏入殿内,立刻跪地叩拜,齐声高呼:“拜见皇帝陛下,陛下万岁。” 端坐在龙椅之上的赵立庆轻轻摆了摆手,和颜悦色地说道:“诸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众头领们纷纷起身,恭敬地站立在一旁。 赵立庆面带微笑,缓缓开口道:“朕已经得到奏报,得知你们都同意在草原建城了。如果还有什么需要朝廷帮忙的地方,尽管说出来,朕定会帮你们解决。” 鞑靼部的头领微微躬身,恭敬地说道:“皇帝陛下,建城池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力。若是抽调的人数太多,就会影响到百姓前往水草丰美的地方放牧。这样一来,到了秋天,百姓的牛羊就无法正常出售,很多人就会面临挨饿的困境。” 赵立庆听后,微微蹙起了眉头,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你这话确实有道理。都是大宋的臣民,朕自然是不会让他们饿肚子的。这样吧,所有参与建城的百姓,在城池建好之后,每人可以领到两石粮食和两匹棉布。” “谢皇帝陛下!” 众头领们再次躬身行礼,以示感激。 赵立庆笑道:“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诸卿先去休息,过几天参加完正旦宴会再回草原。” “谢皇帝陛下,臣告退。” 十几位头领离开大殿,先回到了鸿胪寺。 富弼出列,微微躬身道:“官家,这些头领已经答应出人帮忙建城了,刚才那么说不过是想多要点好处罢了。” “富相,你是觉得没必要多花这些钱吧?”赵立庆微微一笑, 继续说道:“如今大宋最不缺的就是粮食和棉布,而这两样东西恰恰是草原百姓最需要的。朕刚才说参加的人都能领到粮食和棉布,可并没有说要把东西给这些头领去分给百姓。到时候直接按照名册发给百姓,你说说看,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富弼瞬间领悟了皇帝的深意,赞叹道:“陛下圣明。” 这样做无疑是收买草原百姓民心的绝佳办法,同时也能巧妙地架空那些部落头领。 赵立庆不想在朝会上谈论这件事,便转移话题,“各部汇报一下今年各项事务的进展情况。” 听到这话,各部尚书纷纷出列,详细奏报事务。靖丰五年对于大宋来说是个丰收的好年景,人口有了显着的增加,税收也大幅度地增长,各项大工程都在顺利地推进着…… 听了整整一上午的汇报,赵立庆回到紫宸殿时,只觉得腰酸背痛。 女官高银月已经等候多时了,见到皇帝回来,行礼说道:“陛下,军情卫孙师长从安南传回了奏报。” 赵立庆一边捶着腰,一边走到圆形会议桌旁坐下,问道:“嗯,他都说了些什么?” 跟在皇帝身边的高银月回应:“陛下,孙师长奏报说,已经和姚州杨家有了接触,对方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大宋的支持。不过,在接近段思廉这件事上,目前还没有什么进展,高家对段思廉的控制非常严密。” 赵立庆听完,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这大理的事情还真是棘手啊。 这时,女官钟梦菲端着一杯茶走了过来,轻声说道:“陛下,喝杯茶吧。” “嗯,说了一上午的话,朕确实有点渴了。” 赵立庆接过茶杯。 钟梦菲看着皇帝为大理的事情烦恼,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陛下,真腊和扶南的百姓能够跑到安南,那大理的百姓难道就不能也跑到安南或者广西省吗?” 这句话犹如一道灵光,瞬间给了赵立庆灵感。对啊,既然没有机会从段思廉身上下手,那么鼓动一些百姓应该是很容易的。到时候必然会引发大宋和大理之间的一些冲突,有了冲突,就很容易找到出兵的借口了。 高银月看到钟梦菲凑过来出主意,心里有些不爽,反驳道:“梦菲姐,有了真腊和扶南的教训,大理肯定对此事有所准备,百姓哪有那么容易就能跑出来。” 钟梦菲翻了个白眼,说道:“那就看军情卫怎么做了。要是大理残害百姓的话,大宋就有理由出兵保护百姓,毕竟臣属国的百姓也算是大宋的百姓。” “有道理。” 赵立庆突然出声道,“银月,就按照这个意思给孙大山回信。” “是,陛下。” 高银月行礼后,退出了大殿,心里暗暗嘀咕着:这个狐狸精,就你会说,我其实也早就想到了,却被你抢先说了。 钟梦菲一脸喜悦的表情,就像打了胜仗一样,轻声说道:“陛下,今日的朝会这么长时间,您一定累了吧?” “是啊!腰酸背痛的,朕想回福宁殿躺一会儿,你来给朕揉揉腰。” 赵立庆说完,起身就走,钟梦菲连忙跟了上去。 住在鸿胪寺的十几个草原部落头领此时正聚集在一起,谈论着朝会上的事情。 阻卜部头领拱手对鞑靼部首领说道:“哈达木,你在皇帝面前说的那些话可是给大家挣来了很多好处啊!谢谢了。” 哈达木摆了摆手,说道:“不用客气,大宋皇帝既然想要我们当大宋的臣民,当然要给我们一些好处了。” 这十几个部落头领中,有些人以前都没有见过面,甚至有些部落之间还存在着仇恨。不过现在到了汴京城,他们倒是团结了起来,都想着要从大宋多捞一些好处。 蔑儿乞部头领说道:“其实现在大宋对我们已经很不错了。以前大辽每年都要从我们这些部落拿走很多东西,现在大宋什么都不要,还要给我们建城池。” 阻卜部头领马上说道:“到时候那些粮食和棉布你要是不要的话,可以给我。” 蔑儿乞部头领不甘示弱地说道:“我什么时候说不要了?” 乃蛮部头领连忙劝说道:“好了,你们别斗气了,我们还是来想想怎么从大宋多要点好处吧。” 十几个部落头领就这样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在正旦宴会的时候,再多向大宋要点好处。 年关将近,东北已经是一片白雪茫茫的景象。大宋朝廷在安排开垦农场的时候,非常巧妙地把几个不同族群的人混编在了一起。每个农场都由契丹族、渤海族、奚族、汉族的人组成。 朝廷免费为他们提供粮食和一切生活用品,虎卫军的将士们还帮他们建造房屋。 除了那些原来的王公贵族有些意见之外,普通的百姓们都对大宋朝廷感激涕零,也为自己能够成为大宋的子民而感到高兴。 韩家在辽国是一个大家族,家族中的成年男性基本上都有官职。这次他们家族被分散到了很多个农场进行安置。韩忠道和他的小儿子被分到了离辽阳不远的一个农场。 腊月二七这一天,虎卫军的将士运来粮食和很多物资到农场发放。韩忠道父子在人群中静静地等待着。每次发放粮食都是按照名册的顺序进行的,念到名字的人就上前领取东西。 看着那些领到东西的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韩忠道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大宋皇帝的面容,心中不禁感慨道:原本以为大宋是柔弱的,可没想到竟然出现了这样一位皇帝。照目前的情形看来,这位皇帝的功绩恐怕要超过历朝历代所有的皇帝了…… “韩忠道,到你家来领东西了。” 一位虎卫军连长拿着名册大声地喊着。 “父亲,到我们领东西了。” 旁边的小儿子轻轻推了一下正在发愣的韩忠道。 回过神来的韩忠道,马上喊道:“在这里。” 父子俩连忙走上前去。 虎卫军连长照着名册念道:“韩忠道,你家六个人,领一百八十斤粮食、十二斤咸菜、六斤肉,还有一匹棉布,来,签名。” 韩忠道边签名边问:“将军,这个月怎么还有肉和棉布?” 连长笑着回答:“陛下体恤你们,让你们过个好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