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三问头身(2/2)

作者:木子李大湿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第219章 三问头身

由于许多人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夫妻双方往往都需要工作,所以一旦生育后代,就只能依靠家中的老人帮忙照看孩子,这样年轻人才能够安心外出工作。

然而,如果老人生病需要住院治疗时,情况就变得颇为棘手。因为大多数子女都非常忙碌,难以抽出时间前来照料。

很多时候,老人们想看个病还得迁就子女们的空闲时间,实在令人叹息。

正当李介宾发散思维之际,突然看到从另一边走来一名穿着白大褂的短发女生,看着竟有些眼熟。

这时,那位坐在旁边的中年阿姨已经起身站立,显然这位女大夫便是她的管床大夫。

只听女大夫说道:“41床家属,检查结果出来了……咦,阿宾,你怎么会在这里?”

这个世界真是太小了,连一家医院都显得如此之小,没想到眼前之人竟然是罗娜。

李介宾此刻有些不自在地望着身着一袭白色大褂的罗娜,竟然感到一丝窘迫不安:&ot;嗯……这个嘛,这位是我家的一个亲戚,她生病住进医院了,所以我特地过来探望一下她。&ot;

当身份发生转换时,他忽地领悟到了病人家属在面对医生时那种独特的心境。

罗娜扫了一眼病床号码后,轻声说道:&ot;哦,那还真是凑巧呢。既然如此,一起进来听听吧。&ot;

话音刚落,她便转身离去。这时,那位中年阿姨也站起身来,用充满期待和热忱的目光凝视着李介宾,问道:&ot;阿宾啊,刚才那位大夫是不是你熟人呀?&ot;

李介宾面露犹豫,迟疑片刻才回应道:&ot;嗯,可以算得上是熟人吧。&ot;

&ot;那你可得替奶奶多费心关照一下啊!另外,帮忙问一下,能不能换个条件更好一些的病房?这儿实在太过拥挤了。&ot;

李介宾心想这也不归我管呀,但是这种话又说不出口,只能含混其辞地应承下来,随后紧跟着罗娜来到了医生办公室。

这里简直如战场一般繁忙喧嚣,满屋两侧排列着几台电脑,周围挤满了身穿白大褂的学生们,甚至还有许多人只能站立其中。

罗娜找了一台电脑,让那个正在写病历的学生停一下:“来,先让一让,你一会儿再写病历。”

随后点开41床的检查结果。

“其他结果还好,炎症指标也不是很高。”

看过血常规,crp,pct,肝肾功,电解质,血脂血糖,甲功凝血之后,然后点开一个检查结果。

“只不过,是个新g阳性。”

“啊,现在还有新g吗?!”李介宾身边的中年阿姨惊讶道。

罗娜解释说,“新g一直都在,去年年底又阳了一波,只不过现在毒力没那么强了而已,散在性的还会有,不要太着急……”

随后点开了胸部ct结果,“ct看着还好,虽然提示有炎症,但是并不严重。”

“但是发烧的话,确实不好退,西药退烧药已经用上了,让她多喝水。能用的药我们也都用上了……要不,让阿宾给开点中药也可以,他开中药很厉害的。”

中年阿姨一脸狐疑地看着李介宾,心中暗自思忖:“真没想到,我这个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侄子竟然如此深藏不露,连医院里的那些大夫们都对他赞不绝口,说他开中药厉害。”

尽管曾经听闻过,李介宾家在老家中确实是祖传中医世家,但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而已,所以起初她并未对此抱有多大期望。在内心深处,她始终认为只有大医院的大夫才能让人真正放心。

然而此刻,面对管床大夫的夸赞和推荐,中年阿姨犹豫片刻后终于开口道:“那好吧,阿宾,既然罗大夫都这么说了,那就由你来给奶奶开些中药吧。”

话虽如此,但她眼神中的疑虑依然没有完全消散,显然还是有些半信半疑。

其实这种心态并不难理解,人们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对他人产生某种偏见或误解。就像当年耶稣回到故乡时一样,许多人惊讶地发现那位被四处传颂的圣子竟然出自于一个平凡无奇的木匠家庭,他们瞬间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敬畏之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也会受到类似的影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某些人和事。或许只有当我们放下成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了解与接触时,才能真正认识到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物的本质与价值所在。

李介宾跟着回去看了看奶奶,问了一下她情况。

不出汗,有点怕冷,但是冷的不厉害,浑身没劲儿,头有点晕,脖子有点僵硬,牙疼。

舌象淡红薄苔,脉象浮滑。

老奶奶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儿,自己这个远房孙子问那么详细干嘛,一本正经的,感觉跟个要开方的小大夫一样。

李介宾大概心头有数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