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商税之争111(1/2)

作者:萌新扑街爬虫

大明:我以崇祯之名再造山河第111章 商税之争111

看着再次恢复肃静的朝堂,朱由检心中感慨万千。</p>

他想过朝中会有人反对,但没想到那些代表江南利益派系的朝臣反应竟异常激烈。</p>

若是退缩,又不得不触及另一个问题,若依旧只依赖单一的民赋,加之战争的紧迫,恐怕大明百姓将会不堪重负。</p>

朱由检渴望效仿书中那些英明的帝王,挥手间尽显王者风范,一语定乾坤,决断国家大计。</p>

然而现实是,他是朱由检,一个穿越至大明尚不足半载的朱由检,登基未满半年的朱由检。</p>

他并非朱元璋,也非朱棣,面对的是天启帝留下的这群老臣。</p>

这个自嘉靖年间便累积诸多弊病的大明王朝,并非他一句霸气的口号就能轻易扭转的朝局。</p>

但商税改革势在必行,哪怕阻力重重,他也必须迎难而上。</p>

否则,等待他的就是十八年后的煤山自缢之局。</p>

念及此,朱由检朗声道:</p>

“朕认为次辅的提议甚是妥当,朕亦深有感触。我大明百姓肩负着九成的税赋之重,朕认为,是时候为他们减轻这份负担了。”</p>

此话一出,满朝皆惊,立马便有一人跳出来反对:</p>

“陛下,增加商税矿税,岂不是与民争利?此举必会引起商贾怨声载道,民心不稳,恐非社稷之福啊!”</p>

“陛下,”</p>

此人寸步不让,继续进言:</p>

“自古以来,商贾乃流通财富之关键,若税赋过重,必致商贸萎缩,长远来看,对国家并无益处。再者,矿税一增,民间开采积极性受挫,矿产减少,反而影响国库收入。”</p>

朱由检还未说话,吴淳夫便直接续言:</p>

“陛下,征收商税乃国之急需,民之福祉。大明若是一味从百姓手中征赋,无异于口中夺粮,此举不仅伤民,更可能动摇国本。商税之征,既能减轻农民负担,又能确保国库充盈,实为治国良策。”</p>

吴淳夫语毕,扫视朝中诸人,语气一转,指责道:</p>

“而某些人却在此大放厥词,反对商税征收,莫非是想维护商贾利益?身为朝廷命官,当以天下为己任,而非囿于私利。”</p>

吴淳夫转头对着朱由检一拜:“陛下,臣建议应当严查此人是否与商贾勾结,若真有私心,那就是对朝廷的极大不忠,对百姓的极大不负责任!”</p>

杨所修盯着吴淳夫,挺身而出反驳道:</p>

“吴大人,此言大谬不然!你所鼓吹的商税征收之利,不过是无稽之谈,意在误导众人。商贾亦属百姓,他们凭借辛勤劳作积累财富,对国家之繁荣贡献匪浅。你竟欲将彼等视为待宰的肥羊,任意搜刮,这岂是仁政之所为?”</p>

杨所修越说情绪愈发激动,声音也随之高涨:</p>

“况太祖皇帝立下不征商税之规,其中蕴含深意,旨在激励商业兴旺,推动社会之繁荣。你今倡议增税,岂非忘本逐末,将太祖皇帝的苦心孤诣抛诸脑后?”</p>

吴淳夫冷哼一声,怒视杨所修:</p>

“杨大人此言差矣!商税之征,非但无损于民,反可充盈国库,以应不时之需。商贾虽为民,然其财富源自民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此乃天经地义。太祖不征之令,固为英明,然今时不同往日,若固守陈规,岂非刻舟求剑?” 杨所修闻言,怒气冲冲,斥责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