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希望126(1/2)

作者:邓云张若离

宋末之席卷天下第126章 希望126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出山尚未还!</p>

天空中飘出淅淅沥沥的小雨,然而在池州通往饶州,乃至饶州通往信州,及至信州南门外官道通往武夷山小道的路上,却有着数不清的灾民,虽是步履蹒跚,却又坚定着眼神,迈着沉重的步伐朝着南方行进!</p>

这样的场景在如今神州南方的土地上比比皆是,不过大多都是往东想要逃去临安,消息的闭塞让无数灾民压根不知道临安已经失陷,而被他们寄予希望的大宋朝廷如今已流亡到了南边的福州。</p>

就算知道也没用,被迫逃亡的百姓大多都已山穷水尽,让他们跋山涉水逃去福州,或许死在路上就是唯一的结局……</p>

比起东去的灾民,南行的难民显得要从容淡定的多,而且每到正午和黄昏的时候都会停下来埋锅造饭,,吃完了晚上如果天上有星光或是月色,那么他们还会继续赶路,直到实在走不动了,就在官道边上扎下一个帐篷,度过一个不算漫长的夜。</p>

这些南下的人八成都是当初池州城外的难民和池州城内的百姓,难民自然不用多说,他们既然背井离乡,为的就是想要趟出一条生路罢了。</p>

如今邓云给了他们生路,告诉他们生路就在信州南面的武夷山,那么他们就会坚定的迎着曙光走下去。</p>

每人都有二十斤的粮食,足够十天之用,还有一大块的盐巴,摘点野菜甚至是树叶子熬点汤,就能保证充足的气力,最后就是十个人一顶帐篷,在这渐冷的天气里,勉强能够御寒的帐篷……</p>

没有悲伤没有绝望,有的只是脸上不由自主浮现而出的希望……</p>

这一幕幕被东去的难民看在眼里,于是知晓的人也加入了南下的队伍……</p>

除了逃灾的难民便是池州城里的百姓,那一日州衙杀官,再加上邓云那么一番话,让很多百姓意识到一点,这池州城已经不是久留之地,杀了官就是造反,造了反还不跑,难不成等蒙贼回城以后上门挨个索拿?</p>

不过池州出城百姓除了那些个最早就决定追随的以外,其余百姓都等了整整七天,在这七天里有不计其数的百姓打了退堂鼓,也有难以计数的百姓下定了决心……</p>

石新和卢帆原本跟着大队难民一起走,但仅仅只走了一天便分道扬镳了……</p>

不为别的,只是嫌慢……</p>

几百车的辎重加上数千难民往南走,等走到武夷山只怕黄花菜都凉了……</p>

所以卢帆下了死命令,第二卫五个翼的兵加上两千难民中没有家口拖累的精壮押运物资先行一步,每日行进不得低于八十里!</p>

车子坏了就把车上的物资分到每个精壮和战兵身上,坏一辆分一辆,累死的骡马直接放血吃肉,还能打打牙祭!</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