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爷第305章 免税谁不会啊
错愕中,二十几艘渔船靠岸,船头下船,二话不说便去排队登记。 陈子贞面色不畅,“殿下,这是何意?” “自然是渔船!”朱常瀛指了指人群,笑道,“皆是投奔我瀛州的漳泉渔民,故土难离,要跟着孤回来安家,孤将他们安置在厦门岛上,按市舶司规矩纳税,就是这样。” 片刻之后,商行主事前来禀报。 “殿下,共有23艘渔船,257户愿意返乡,男人打渔,女人则在晾晒场做工。” “甚好,你下去忙吧!”朱常瀛沉着脸说道,“只记着一点,无《渔业许可证》的,一条鱼也不收!” 这世间怎么可能没有税?如果官府不收,自会有人跳出来收,脚下的路没有一寸是免费的。但有序同无序却天差地别。 返回头,朱常瀛看向周尔詹。 “这些渔民登记过后,你要妥善安置,每户渔民,孤资助纹银10两建房,日后,厦门岛就是他们的家,也是你厦门市舶司的依仗。” 周尔詹拱手领命,旋即说道,“卑职有事上禀。” “你说!” 周尔詹扫了一眼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就在刚刚还一味叫屈的帮头,面无表情。 “程里。对了,要税目刻碑,都给孤立起来!” 果然好人做不得! 朱常瀛想起当年推广新作物时的尴尬场景,此番若是没有后手,这脸真是要被这些渔民打的啪啪作响。 想通了也就释然,何必去求人,要叫人来求我! 算起来,瀛州渔税按年收,平均下来也就占收入之两成,而且只收鱼货不收银子。鱼货交到商行,则再向商行征收经营税,同渔民没有关系。 朱常瀛这两日看了一下账本,这瀛州的鱼货收购价格竟然比福建还高些,主要是商行的运输船太给力,一次便能运输百吨,供货不及。 如此算下来,福建渔民收入比之瀛州渔民相差不是一星半点,是很多! 就慢慢来吧,同顽固乡绅老旧行会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眼见市舶司暂时也就这般了,朱常瀛叫过贵屿同江壶岛市舶司负责人,曹焕之、雷承祖。命令二人率队前去任职。同去的,自然还有商行同移民司相关人等,打包搞投资! 之所以迁延这许多日,便是要斟酌修改市舶司章程法规。如今业已成型,便需开工干活了。 一番折腾,两日过去。 巡抚陈子贞心急如焚,因为有几个县的课税司局人员还被拘在岛上呢,这位殿下似乎忙于营商赚钱,将这些人给忘记了。 在福建官员催促下,朱常瀛方才召见了这些人。 有关这些人的人品,朱常瀛不去评论,但俸禄却少的可怜,职位最高的也不过九品不入流,一年30两的俸禄,至于大多数,则属衙房书吏、贱籍衙役,身份低微但权力却不小,整个帝国的基层,就是这类人在维持着。 便如《水浒》中宋江、武松这类人物。 《水浒》某方面还是很写实的,一个押司便可以养小狎妓,酒肉不断,这收入怎么来的也不需多说。 怎么弄,朱常瀛也想从商税矿税扣点银子出来。 推行新法是不可能的,瀛州那一套在内陆行不通。 每一座县城都是深度勾连的利益圈,税收只是应付朝廷,而层层孝敬才是维持机构运转,公职人员办事的原动力。 放之整个大明也是如此,烂泥塘里的白莲花不是没有,但极少。 正因为整个生态圈都是这般,所以朱常瀛对这些人完全不抱有希望,任何的说辞都显得苍白无力,你说要‘依法办事’,这些玩意心底里一准儿吐槽这是个傻子。 而商税税收就更加搞笑了。 去年国朝收入: 田赋近2700万石,核银1500万两,这里的田赋不仅仅指粮食,也包括棉、丝、麻等等,只要是地里长出来的,都算。 商税210万两,其中盐税140万两,矿税11万两,钞关税21万两,关税18万两,再有就是竹木抽分、酒醋、门摊税等等。而关税中的7成竟然是朱常瀛贡献的。 另外,还有30万两杂色收入,主要为各类贡品,如丝绸、瓷器、笔墨纸砚等等,也包括赃罚银。 内外库合计:1740万两。 这是有账目的,据朱常瀛所知,各官署衙门还有一些隐性收入,估计也能有个百万两。 算岁收2000万两,以大明1亿人口,2000万户计,人均2钱税,户均1两税。 好吧,宗室养猪,士绅优免,但此类人300万撑死,几乎不影响基数。 天地良心,这税高么?高么? 但真实情况却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一县四门,皆有税课,税吏衙役经管收纳。凡男子囊襆骑驴,例须有课,轮车则计囊襆数量,以为算榷。鸡豚必察,鸡8文,猪25文,至于菜蔬入城,乡民亦须于鬓边插钱2文,以凭经税小吏。 以上这些,基本全入地方,是为府县自留费用,国家财税是反应不出来的,根本就不入中枢账本。 而这些,才是一县公职人员的真正财源。 至于城外的钞关巡检,则是扩大化,百姓不入城交易怎么办,那就出去征税!官老爷想多贪点怎么办?那就加征! 需要明白一点,这些杂税是征不到乡绅身上的,差役没那个胆子。 太监干的事,地方一直在干,矿税的实质就是皇帝在同地方争夺商税权! 话说都这样横征暴敛了,为何大明的官员还要叫穷? 一个县尊就是一个小朝廷,师爷两位,仆役几人,妻妾家丁丫鬟若干,这是我大明士大夫的标配,最少20几口人的配置,这自然工资加补助是不足的,不贪不足以养家。 然而这些都是借口,这些官还有职田,自己家也有产业,但却被他们自动忽略了。 不难理解,皇帝三宫六院住紫禁城,凭什么我不能,谁也别说谁。 吐槽完毕。 朱常瀛督查商矿两税,自然代表皇帝,那么眼前这些人就都是敌人! 小三百人傻傻站着,看着年轻王爷背着手在队伍前踱步。 陈子贞催促道,“殿下,钞关巡检已关停三日了,每日都在损失商税啊,您有差遣需要吩咐,只管交代就是了,莫要再耽搁这些人办差。” 朱常瀛不紧不慢的回道,“不着急,在等人!” “等谁?” 朱常瀛看向九龙江口方向,淡淡一笑。 “噢,在等各县来人,陈中丞请看,人来了。” 一众人随着目光看去,果然有一艘舢舨快速向鼓浪屿划来。 待船只临近,一师爷几名衙役慌张上岸,海澄县知县面色阴沉下来,来人正是他的师爷以及几名快班。 那师爷体态微胖,一步三晃来到海澄县知县近前。 “黄老爷,黄老爷,大事不好了!” “住嘴,瀛王,各位大人当面,怎的如此有失体统!” 师爷神色一滞,慌忙行礼,一时间也不敢张嘴了。 黄知县把师爷拉到一旁,小声问道,“县里出了何事?” 师爷结结巴巴道,“大老爷,城门税被被被罢黜了!” 黄知县懵逼,抓住师爷衣领追问,“你说什么?” 师爷都快急哭了。 “今早上突然来了几名税吏,什么也不说便在四城门张贴告示,说皇恩浩荡,海澄县今岁遭遇水灾,圣上体恤百姓,自今日起贩夫走卒再不需缴纳城门税。 二老爷去问,方知是瀛王殿下派去的税吏,有腰牌有文书。 二老爷没办法,只好叫卑职前来报信,您说说这该怎么办才好啊。” 黄知县忽的感觉天旋地转,眼前发黑,呆愣片刻,急忙跑到巡抚面前。 “中丞大人,瀛王殿下把我海澄县的城门税给取缔了这是何意啊?” 不等陈子贞反应过来,朱常瀛淡淡一笑。 “不单单海澄县,周边几个县城府城都是这般。百姓日子不好过啊,卖几个鸡蛋还要脑袋上插两文钱,今年遭灾,孤做主,都免了!” “都都都免了?”陈子贞的眼睛有些发直。 “免了!你们不是上书要免田赋么?做臣子的这般爱民,孤自然也不甘落于人后,体恤百姓,我皇家当以身作则,想必陈中丞不会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