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第293章 兵仙韩信军神第一
“亡楚归汉,定策汉中,擒魏取代,破赵挟燕,东击齐而南灭楚于垓下,兵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戴震主之威,携不赏之功。” 来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评价, 引出了本期华夏历史十大军神排名邯的交锋中落败,兵败身亡。 此后,项梁麾下的军队被项羽接管,韩信也随之成为项羽的部下。 项羽英勇善战, 率领军队一路攻城略地,最终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章邯。 而后又入主关中,大封十八路诸侯,走上了的人生巅峰。 可一直追随项羽的韩信, 在军中却始终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兵。” “这便是韩信一生当中的第二个阶段:无人赏识,颠沛流离。 尽管韩信屡次向项羽进言,积极为其出谋划策, 但却始终未能获得项羽的青睐和赏识。 由于长时间在项羽麾下无法施展才华, 韩信最终选择离开项羽, 转投到了刘邦的麾下。 彼时的刘邦已经入主关中,被封为汉王。 不过初到刘邦阵营的韩信,一开始却也没有得到重用,只是被安排去看管仓库。 在这期间,韩信还因为工作疏忽差点被杀。 好在刘邦麾下的夏侯婴将军独具慧眼, 意识到韩信的非凡才能, 并及时出手相救, 这才使韩信逃过一劫。” “经历这次险死还生之后,韩信深感沮丧、心灰意懒。 他觉得刘邦这里,或许也并非他理想的归宿,于是再次萌生去意。 但就在他失意离开刘邦大营之际, 刘邦最信赖的副手萧何,却在星夜中追了上来。 原来,萧何在之前与刘邦的谈话中,得知了韩信的真正才能,深知他是一位难能可贵的将才。 因此当得知韩信深夜离去时, 萧何便毫不犹豫, 星夜兼程去追赶韩信,最终将韩信成功追了回来。 萧何的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 也让韩信正式进入了刘邦的视野当中。” “追回韩信之后,在萧何的坚持推荐下, 刘邦不得已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也因此一跃成为汉军中,最有实权的军事统帅。 也正是从此刻开始,韩信的传奇生涯,正式拉开了序幕! 这便是韩信人生的第三个阶段,也是他人生中最辉煌最高光的时刻! 虽然韩信只活了三十五岁, 但他却在这段时间内,指挥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战役。 例如:陈仓之战、京索之战、安邑之战、破代之战、井陉之战、胁燕之战、破齐之战、潍水之战、垓下之战等等。 其中, 陈仓之战与垓下之战,又是韩信军事生涯中的巅峰之作, 彰显了他那无比惊艳的军事才能。” “且说, 项羽在灭秦,分封天下诸侯。 他将刘邦封为汉中王,也就是汉中盆地那巴掌大的地方。 但正是这片土地,却成为了刘邦逐鹿中原的, 也是后来三国时期蜀汉之主刘备,对汉中地区格外看重的原因。 陈仓之战,是韩信担任大将军后指挥的第一场战役, 对他个人和汉军来讲,都有着重大意义。 那时候的韩信无功无名, 却在萧何的大力推荐下成为了汉军之中的大将军。 不拿点儿真材实料出来, 他没法镇住麾下将士, 更没法向刘邦和萧何交代。 于是,韩信向刘邦献上了统一天下的策略, 而这第一步就是:冲出汉中,还定三秦。 因此,陈仓之战不仅是韩信树立威信的一战, 更是他崭露头角、一战成名的关键战役。” “那时候的汉中,与三秦之间只有两条栈道相连: 一是已被焚毁的褒斜道, 另一条则是崎岖险峻的陈仓道。 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六月, 正当项羽征伐齐国之际, 韩信派出樊哙等将领, 假装重修褒斜道, 制造将从此处出兵的假象,以此转移秦军主力的注意力。 实际上,韩信却亲自率领大军, 从陈仓道秘密离开汉中, 深入秦军后方,直取军事要地陈仓。 秦军得知军情, 匆匆赶来增援陈仓时, 原本修栈道的汉军也迅速回援, 与韩信的主力军队形成合围之势, 前后夹击,秦军大败! 只用了短短四个月时间,韩信便攻占了三秦。 这场战役被后人总结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并被收入《三十六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