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第235章 香积寺之战
“老板唐肃宗孤注一掷, 将所有筹码都压在了自己身上, 这让郭子仪深感压力山大。 他深知这场即将到来的大决战对于李唐王朝,尤其是对新君李亨,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于是,他郑重地立下军令状,誓言:‘此行不捷,臣必死之!’ 六十多岁的老将军, 让李亨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他心中悬挂的大石,终于稍稍放下。” “神经紧绷、压力巨大的郭子仪毫不迟疑, 率领由政府军、仆从军以及雇佣军共同组成的十五万联军, 浩浩荡荡地进驻长安西郊的沣水东岸。 战争史上赫赫有名的香积寺之战, 即将拉开帷幕!” 就在这时, 视频画面里的镜头开始迅速拉升,来到了半空之中。 浓重的战云笼罩在长安西郊的香积寺上空。 唐军与叛军两军对峙, 战旗飘扬, 士兵们严阵以待,气氛紧张到了极致。 唐军的阵列整齐划一, 可以看到未来的代宗李豫和副元帅郭子仪在军阵后方指挥, 他们的表情非常严肃。 这一战可以说是唐军的背水一战了, 胜,则吃鸡; 败,则出局。 而叛军方面,安庆绪的十万大军却也展现出了不俗的气势。 安守忠、李归仁等叛军将领骑马在最前线来回奔腾。 他们目光冷峻, 大声的呼喝着鼓舞士气, 准备好随时下令冲锋。 曳落河精骑和拓羯武士们更是跃跃欲试, 个个眼神中都透露着狂野和战斗的欲望。 随着两军逐渐接近, 鼓声、号角声此起彼伏, 士兵们的呐喊声开始震动天际。 战斗一触即发! 只见唐军前锋李嗣业一马当先,率领精锐的唐军冲向敌军。 叛军也不示弱,安守忠挥舞大刀,指挥叛军迎战。 战场上, 刀光剑影,尘土飞扬! 两军士兵奋勇拼杀, 场面惊心动魄, 让一干观众看得热血澎湃,紧张的屏住了呼吸。 就在这时,苏治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再次传来。 “香积寺会战, 是一场当世名将正面硬刚的巅峰对决, 双方基本上都派出了能排出的最强阵容。 唐军以未来的代宗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帅,居中统筹调度。 前军司令是力大超群、骁勇善战的‘神通大将’李嗣业。 后军统帅则是长期追随王忠嗣、哥舒翰南征北战, 且向来运气不错的王思礼。 勇冠三军的仆固怀恩、王难得等宿将,同样集聚在郭子仪帐下。 可以说,唐军此番阵容,已经不怂任何叛军。 哪怕是唐初的……抱歉,差距还是有点儿过大。” 李世民:“……” 李隆基:“……” “再看叛军这边儿。 安庆绪不敢掉以轻心, 他派出了麾下最精锐的十万大军前来应战, 其中包括最能打的叛军名将安守忠, 以及曾经大败郭子仪的叛将李归仁, 还有以一当百的曳落河精骑, 以及悍不畏死的拓羯武士。 两军统帅都知道, 此战双方既决高下也分生死, 过了今天, 总有一方将永远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因此双方都非常谨慎, 奇袭、迂回、耍诈、取巧等小动作都不敢幅度太大,以避免无谓的损失。 一场正面硬刚,似乎已不可避免。”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午时, 以骑兵为主的叛军,率先发起了进攻! 李归仁亲率精锐骑兵突袭唐营,但被李嗣业率领的安西军成功击退。 但叛军的溃退很可能是一个诡计。 因为就在李嗣业追出来不久, 他就遭到了安守忠主力部队的包围和猛攻。 陷入埋伏的唐军顿时阵型大乱、军心不稳, 同时叛军还抢夺了唐军大营里大量的辎重。” “然而,李嗣业陷入包围圈,也就未必是真的中计。 在战场上, 猎人和猎物的角色转换,往往只发生在瞬息之间! 郭子仪选择李嗣业及其安西军作为先锋,自然有其深思熟虑的理由。 面对包围, 壮勇绝伦的李嗣业脱掉战袍、光着膀子,高声进行战前动员: ‘今日不以身饵贼,军无孑遗矣!’ 意思就是:今天若咱们不以自身为饵引诱敌军,我军必将遭受重创,甚至会被消灭殆尽! 要想活命,就跟着老子杀出去! 李嗣业立于阵前, 一边高喊, 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陌刀唐! 一刀下去,数十人马当场尽碎。 叛军被李嗣业神魔般的勇悍,吓得肝胆欲裂!” 看着李嗣业在叛军堆中冲杀, 观众们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大喊起来, “好汉子!杀得好啊!!!” “什么叫勇冠三军!这就是勇冠三军!!” “太特娘的……太……形容不来,反正就是牛逼!!!” “此人武勇,恐怕不下秦叔宝啊?!” …… 视频继续播放, “李嗣业这三个字,似乎就代表了【盛唐】二字。 他麾下所率领的,是华夏古代最强悍的特殊兵种之一——安西陌刀军。 无人是李嗣业一刀之将, 这是何等的生猛。 而李嗣业的死,也颇有武人的悲壮。 安史之乱的决战, 唐军围困邺城, 筑堤引漳水灌城,‘经月余,城不拔’。 李嗣业亲自‘被坚冲突,履锋冒刃’,终于被流箭所伤。 受伤后他在帐中养伤几日,本来伤势好得很快。 一天晚上,他突然听到外面金鼓齐鸣,以为又要打仗。 于是从病榻上一跃而起,大叫杀贼。 结果箭疮破裂,流血数升,一代名将,就此而逝。” 前面还在感慨着李嗣业勇悍绝伦的人们, 此刻又纷纷感叹着他死时的遗憾, “好可惜啊!” “一带猛将,竟然是这样的死法……” “有点儿可惜,可叹!” “唉……” 苏治接着讲解道, “不只是李嗣业,唐军之中还有很多慷慨悲歌之士。 例如身为一个官二代兼外戚的王难得(其孙女是顺宗的皇后、宪宗的生母),打起仗来,却是个要命的活阎王。 他在眉心中箭、面皮耷拉下来挡住双眼的情形下, 竟然生生拔出箭头, 一把扯掉面皮, 继续奋勇杀敌! 他的英勇和恐怖的面容唬了叛军, 也给唐军将士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将领如此悍不畏死,士兵们自然也士气激昂! 热血沸腾的唐军, 很快稳住了阵脚, 并结成银光闪闪、坚不可摧的陌刀阵, 一线平推、如墙而进, 竟然逐渐压制住了叛军。 狭路相逢勇者胜! 华夏男儿, 最不缺的,就是血性! 杀! 杀! 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