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1/1)

作者:权照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第139章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建武中元二年, 光武皇帝驾崩, 明帝即位, 尊皇后阴丽华为皇太后。 东汉一朝,女主之盛,在华夏两千年的封建帝制时代,绝无仅有。 ‘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 二十四史中, 对后妃的记载都是《后妃列传》, 唯有东汉一朝的后妃是《皇后本纪》。” “阴丽华作为东汉开基之后, 相对于后来的邓、梁等女主, 在政治上并无太多显着建树。 她唯一做过的一件与政治有关的大事,就是帮助明帝立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为后, 也就是那位被尊为华夏历代贤后楷模的东汉明德皇后。” “上榜理由: 汉明帝永平七年,在位二十四年之久的阴丽华去世。 史书记载:永平七年,阴太后崩,晏驾诏曰: ‘柩将发于殿,群臣百官陪位,黄门鼓吹三通,鸣钟鼓,天子举哀。 女侍史官三百人皆着素,参以白素,引棺挽歌,下殿就车,黄门宦者引以出宫省。 太后魂车,鸾路,青羽盖,驷马,龙旗九旒,前有方相,凤皇车,大将军妻参乘,太仆妻御悉道。 公卿百官如天子郊卤簿仪。’ 后和熹邓后葬,案以为仪,自此皆降损于前事也。 邓太后功盖一代,其驾崩之后下葬的礼仪也是比照了阴丽华当年的规模和程序。 而终东汉一朝,也只有邓绥获得了如此的殊荣。 可见阴丽华对后世影响力之大。 阴丽华死后与光武帝合葬于原陵。 东汉明帝君臣上其谥号为‘光烈皇后’,谥法:秉德尊业曰‘烈’。 阴丽华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拥有谥号的皇后。” “最后,我们也送一首诗给阴丽华: 丽华威仪映天光,秉德尊业耀四方。 黄门鼓吹三通响,女侍素衣挽歌长。 魂车鸾路龙旗展,青羽盖下驷马扬。 邓后仪仗亦相仿,华夏谥号第一皇。” 【历史十大最具影响力皇后第七位:光烈皇后阴丽华,盘点完毕!】 诚然,相较于历史上一些权谋深沉、才智过人的皇后, 阴丽华在政治斗争和宫廷权谋方面,并未有过多的展现。 但她所具备的高远格局和深厚内涵,却为她赢得了东汉乃至后世百姓的尊敬与喜爱。 “阴丽华是一个几乎没有槽点的皇后。” “她是如此美丽,善解人意,令光武帝和俺深深痴迷。” “就你那样儿,也不撒泡尿照照……” “容貌、人品皆是人间极品,这样的女子才配得上光武帝。” …… 在百姓们的议论声中,光幕渐渐暗淡下去。 很快,新一位主角,即将闪亮登场! 没过多久,光幕再次亮起。 这一次,视频非常直接的放出了金色大标题, 【历史十大最具影响力皇后第六位:孝武卫皇后,卫子夫!】 随着视频标题隐去, 一位女子缓缓从历史阴影中走来。 她身着一袭华丽汉宫服饰, 衣袂飘飘,恍若仙子下凡。 她面容端庄秀丽, 眉宇间透着一股坚韧不拔的英气, 眼神明亮而温润。 看到视频里的卫子夫,刘彻整个人都呆住了。 与眼前这位卫子夫相比, 视频里的卫子夫靓丽得让人不敢直视, 闪耀得如同天上的星辰,竟然让人有些不敢直视。 就连卫子夫本人,也被深深的震撼了。 这时,视频画面开始变化。 那位母仪天下,靓丽夺目的卫子夫,居然迅速变化为了一个宫女的模样。 与刘彻眼前这位,一般无二。 同时,苏治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也适时传出,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卫子夫出生虽然卑微,却因一朝得宠,扶摇直上。 其家族也因此而显赫一时, 她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更是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 但历史上的卫子夫,结局却并不太好,可谓是时也命也。” 看到这儿,卫子夫和卫青的脸色不由得齐齐一变。 汉武帝刘彻心里咯噔一声,忍不住暗自想道:“难不成……是卫家出了问题?” 不怪刘彻有如此想法, 因为苏治开头那句“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实在有些引人遐想。 视频继续播放, “卫子夫出生于河东平阳。 卫家家境寒微,以致史书上都没有记载她的出生年月。 仅知其父活动于汉景帝时期, 而母卫媪则是平阳侯府中的一名女奴,其余事迹多已湮没无闻。” “平阳侯府在当时声名极为显赫, 因为它是汉武帝胞姐平阳公主与平阳侯曹寿的府邸。 卫子夫自幼便在这侯府之中研习歌舞, 至其及笄之年, 她已出落成色艺双全的歌女,尤以发美着称。” “东汉文豪张衡在其传世之作《西京赋》中, 对卫子夫之美发赞不绝口:‘兴于鬓发之美。’ 由此,更是衍生出‘卫后鬓鬒’这一经典词汇,专用以形容女子发丝的秀美。 “卫子夫的美貌,后来更引得众多大诗人以‘卫娘’尊称颂赞。 如李贺所云:‘卫娘发薄不胜梳’, 姜夔在宋词《秋宵吟》中亦直抒胸臆:‘卫娘何在,宋玉归来,两地暗萦绕。’ 这些诗句,无不展现了卫子夫那令人倾倒的美貌和影响力。” “大汉天子十八岁这一年,正是朝野动荡,暗流涌动的时候。 汉文帝嫡女馆陶公主刘嫖,开始野心外露,并于后宫之中大肆安插心腹。 与此同时, 刘彻的第一任皇后,馆陶公主之女陈阿娇, 因久久未能诞下子嗣,而焦急地四处寻求解决之道。 少年天子受制于窦太后和王太后, 又有蛮横的岳母馆陶公主和妻子陈阿娇对他颐指气使,日子过得其实并不好受。” 窦太后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耳朵没有聋。 如今这个大汉王朝,可以说是她一把屎一把尿拉扯成长起来的。 她之所以对刘彻进行压制,是不想让刘彻这个不确定因素,影响了现有国家的稳定。 她的出发点,全都是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 可现在,她却听到了一个令自己寒心的消息, 自己的女儿陶管公主,竟然在朝堂之上悄然扩张势力,蚕食权力。 这是想干点什么吗? 不管是谁,哪怕是自己的女儿,她也绝对不允许她动摇大汉的根基! “哼!”心中愤怒的窦太后,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声音虽轻, 却如雷霆般在宫殿中炸响! 陶管公主被吓得身子一颤,连忙跪倒在地,脸上满是惶恐与不安。 “母亲,女儿错了!女儿只是想保全自身,并无他心啊!” 陶管公主颤抖着声音,向窦太后哀求道。 她知道,她的行为已经已经触碰了母亲的底线, 若是此次不能得到母亲的谅解, 她和阿娇的未来,恐怕堪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