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谁是惊蛰?(1/1)

作者:捉笔人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第181章 谁是惊蛰?

杨朝升的这封信,威力上不亚于胖子跟小男孩。 铁瑛看过之后,她没耽误一点儿工夫,就直接奔向了六扇门总坛。 这次出行的保卫级别,被铁瑛定为了最高级。 东城区炮局子拢共十辆警车,六辆边三轮,一次性的集体出动。 铁瑛坐在一辆黑色的平治车上,混迹在车队当中。 这一辆车,就是大名鼎鼎的梅赛德斯-平治770。 这款车型,是专为政府和国家政要,量身定制的大尺寸豪华轿车。 年初,大军进城。 这辆车作为敌产,被政府收缴后,划拨到了东城区炮局子名下公用。 东城区炮局子核心层有一个共识,每当这辆车出动之时,必将要去完成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之所以,有如此特殊性。 全因为,这是一辆加装了25厚防弹钢板的防弹车。 这种特殊车型在整个华夏,也不过进口了不到30辆,其大多成为了位高权重者出行的专车。 并不是铁瑛担心自个儿的人身安全。 实在是这封信上的内容太重要了,让她不容有失。 车队无惊无险地驶入了六扇门部委总坛。 铁瑛在两名保卫战士的陪同下,进入了部委的机关大楼。 她第一时间,去到了罗部长的办公室。 “唉呀妈啊!铁瑛姐您今儿怎么来了?” 敲开外间的门,小谢一眼见着铁瑛,就兴奋的不行。 他咋咋呼呼,神色犹如远离家人的游子。 警卫员小谢的父母,在小鬼子的一次清乡扫荡中,双双牺牲殉国。 作为一名烈士遗孤,小谢被送到了豫东抗倭根据地。 当时,铁瑛的主要工作,就是照顾这些从全国各地送到豫东抗倭根据地的革命后代们。 为了他们,铁瑛可算操碎了心。 在生活上,她几乎竭尽全力,去安排好孩子们的衣食住行。 铁瑛自个儿吃草根树皮,茎茎块块,也要把粮食省下,留给这些孩子们。 在学习上,铁瑛亲自当起了老师,她不但自个儿教授文化知识,还会拽着李不识、李向前叔侄俩,教孩子们拳脚功夫和打枪。 小谢,就是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后浪。 其出众的个人能力,让他年纪轻轻,便成为了罗部长这样重要首长的警卫员。 在豫东抗倭根据地这些孩子们心中,铁瑛已然成为了他们的妈妈。 妈妈—— 这些孩子们有多想,当面喊她一声妈妈呀! “铁瑛姐,您的白头发又多了。” 自从铁瑛当上了孩子王,她就日渐消瘦,不过二十多岁的花信之年,头上就早早地染上了霜华。 瞅着眼巴前的大小伙子,就要成了兔子眼。 铁瑛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 “行了,我有重要的事儿要向罗部长汇报,你去通传一声。” 对待这些个看着长大的孩子们,铁瑛一如既往的非常有耐心。 不像对待某个姓杨的小子,见面就是一通怼,怼不过,她就直接上手拧耳朵。 ------------------------------------- 六扇门,部委办公室。 罗部长反反复复将手里的信件看了三遍。 他的目光在信件结尾的落款上,停留了一会儿。 “这个惊蛰——他又出现了。” 又出现了? 罗部长的话,让铁瑛脑筋急转。 给她寄来这份情报的,难道是哪位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志。 不应该啊! 这么重要的情报,作为一名合格的特工人员,肯定不会假手他人。 惊蛰出现这样明显的低级错误,这让铁瑛难以理解。 如果,不是名单上有几名嫌疑人,正处于东城区炮局子的监控之下。 她甚至会去怀疑这份情报的真实性。 作为战斗在潜伏战线上的同志,无一不是百里挑一的人尖子,怎会将如此重要的情报,难道是上下线断了,才把情报寄到她这儿? 她正思量间,罗部长说出的第二句话,就更加地使她不解了。 “铁瑛同志,这个惊蛰指名道姓地将情报传递给你。 很可能是你的熟人。 你好好想想,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谁能够跟他对上?” 很显然,这个惊蛰,八成不是自己的同志。 铁瑛是有名的铁娘子,她能力有目共睹,在工作上接触过的人,简直海了去了。 铁瑛在自个儿的脑海中,做出了一些粗犷的排除。 在她二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中,跟铁瑛产生过交集的各色人中,能够从事情报工作这个行当的人不老少。 铁瑛还是觉得,一人能够把如此重要的情报,及时地送到政府手里,肯定跟咱榔头镰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罗部长,惊蛰有没有可能是咱们的同志?” 罗部长沉吟了片刻说:“铁瑛同志,你是一位值得信任的同志。 我今天就明说了吧! 你提的这个问题,我现在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这个惊蛰即便是咱们自己的同志,他也不是咱们六扇门所掌握的那几条线上的同志。 我必须去向二号首长和情报部的李部长求证后,才能够回答你。” 说完,罗部长拨通了办公桌上的电话机。 “二号首长您好,我是老罗啊!” …… “什么?在您的记忆中,咱们没有使用过惊蛰这个代号的同志。 好的,我知道了。” …… “李部长,是我,罗大个。 我这里有个情况要跟您核实一下。” …… “什么?您要过来。 好好好,那我就在办公室恭候您大驾光临。” …… 两个电话打完,罗部长放下了话筒。 没一会儿,他又重新地拿起。 罗部长一连拨打了好几个电话,他才找到了正主。 “赵刚,是赵刚吗? 你马上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 我要和你谈的事情,跟你手头上的案子有关。 别跟我打马虎眼,赶紧地给老子跑步过来。” 四九城,医院妇产科病房里,赵刚苦着一张脸。 他的好大儿赵高,预产期就在这两天。 真是服了他了。 燕大的肄业生赵刚,给自个儿孩子起名,取了四个字“高山流水”。 他这个当爹的姓赵,头一个孩子便叫作赵高。 没错,就跟指鹿为马的那位同名同姓。 打赵刚被他自个儿的警卫员叫出去,接完电话回来。 就有了一副在屁股上绑了二踢脚,要窜上房梁的架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