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不速之客(1/2)

作者:七年之期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第36章 不速之客

商人们更是在这次1848年的风暴中见识到了奥地利的财力和先见之明。</p>

尤其是在战前反购小额预期钞的行为简直称得上是神来之笔,否则很难说奥地利帝国不会步英、法的后尘陷入经济危机之中难以自拔。</p>

有些敏锐的商人和经济学家已经察觉到了异样,奥地利帝国的经济实力和贵金属保有量远超他们的估计。</p>

实际上弗兰茨停止小额预期钞的流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假币的出现。</p>

严格意义上讲预期钞的伪造难度和风险是非常大的,因为在银行有存根和特殊的防伪手段。</p>

然而随着奥地利帝国的经济发展,人们在使用一些小额预期钞时就不愿意再去银行走一趟。</p>

这就给了造假者空子可钻,毕竟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对于纸币的辨别能力还很差,他们不可能有专业柜员的眼力,如果不注意上单受骗的是难免的。</p>

奥地利帝国的纸币起步较晚,但是先后从瑞典和法国引进了相当多的技术,国内也从未停止对纸币防伪技术的研发。</p>

然而从1844年开始,假币就始终是金融系统绕不过去的坎儿。奥地利帝国对于假币的打击力度一直都很大,但假币却越来越多,而且技术越来越好。</p>

这些假币已经突破个人能力的极限,看起来更像是一些专业人员使用专门机器造出来的。</p>

经过调查这些假币来自巴伐利亚,奥地利的特工们顺藤摸瓜很快就发现了假币的真正来源——法国。</p>

在幕后有政府官员和金融界大佬撑腰,所以这些制假集团才能实时更新做到几乎以假乱真的程度。</p>

不久之后英国人也加入其中,他们瞄准的是更加难以管控殖民地地区。</p>

面对这种国家级别的造假集团,常规的方法显然没用。因噎废食同样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新的防伪技术就是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