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父子重逢霍去病的征途与家族秘辛128(1/2)

作者:面包小子

霍去病战神记第128章 父子重逢霍去病的征途与家族秘辛128

但我的意思是,如果卫青在西边就更好了。</p>

他的手下实力平平,我们若先打他们,定能轻松取胜。</p>

之后再与左贤王联手夹击霍去病,必能大获全胜。我曾听过一个汉地故事,名为田忌赛马。</p>

伊稚斜听完故事后哈哈大笑:“此言甚是有理!若汉军能听你调遣那该多好!”</p>

陈伟却仍忧心忡忡地自言自语:“是啊,若他二人能互换位置该有多好。”</p>

伊稚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他拍了拍陈伟的肩膀,豪情满怀地说道:“不必担忧,我自有妙计。</p>

此次战役,我定要让汉军见识到我匈奴精锐之师的厉害!”言罢,他转身跃上骏马,疾驰而去,留下一地烟尘。</p>

他深锁眉头,久久沉思,恍若未觉伊稚斜之存在,终而摇头轻叹,“难矣,霍去病志在大单于,吾等似无计可施……”</p>

“或有妙计。”伊稚斜眼中闪过一丝灵光,悠然而言。</p>

“霍去病既冲我而来,我何不将计就计,以己为饵,诱其深入?”言罢,他嘴角微扬,露出一丝狡黠之意。</p>

翌日,伊稚斜亲率主力,向东疾行,布下一场精妙之局。</p>

汉军即将出征之际,忽闻匈奴单于已率主力东移,此情报经多方查证,确凿无疑。</p>

刘彻闻讯,心中一凛,然其意志坚定,不为所动。</p>

他迅速调整战略,改派卫青走西线,霍去病走东线,以应此变。</p>

伊稚斜之计策果然奏效,汉廷陷入其彀中。此刻,他只需静待时机,于戈壁尽头设伏,便可迎头痛击卫青。</p>

戈壁虽广袤无垠,然伊稚斜成竹在胸,深信能截住西路汉军。</p>

盖因其洞悉汉军穿越戈壁之必经之路——唯有紧贴戈壁边缘,方有生机。</p>

故,无论是匈奴人还是汉军,皆需依此路线行进。</p>

霍去病领兵东进,自代郡出发,深入漠南草原,而后向西北穿越戈壁,沿其东缘疾行。</p>

历经千辛万苦,终至弓卢水畔,再越过狼居胥山,直抵单于东王庭。</p>

此征途长达两千里,然霍去病勇往直前,无所畏惧。</p>

卫青则挥师西进,自定襄启程,沿阴山北麓草原向西挺进。</p>

穿越戈壁后,向西北行军,翻山越岭,终至蒲奴水畔。</p>

而后沿河北上,直逼单于西王庭。</p>

此行程亦长达两千里,然卫青矢志不渝,决心一战功成。</p>

伊稚斜派出众多探子刺探军情,“只待汉军出塞之时,我便转向西南方向设伏于戈壁尽头以逸待劳!”</p>

他心中暗自立下誓言更欲借蒲奴水阻断汉军退路并污染沿途水源使卫青难以抵达,“此番定让汉军有来无回!”</p>

清明时雨,涤荡长安。</p>

城内旌旗烈烈,一场气吞山河的出师盛典拉开帷幕,为挥师漠北的英豪壮行。</p>

礼炮轰鸣,天地祭祀庄严开启,向皇天上帝、日月星辰虔诚祷告,祈求神灵赐福于即将出征的将士。</p>

皇帝刘彻御驾亲临太庙,将象征军威的斧钺郑重授予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p>

二人接过斧钺,仿佛接过了天地间的浩荡力量,一时间,全军士气如虹,壮志凌云。 皇帝登高振臂,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辞,让将士们热血沸腾,誓与敌人血战到底。三军将士齐声呐喊,誓言响彻云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