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第356章 希望不会打起来357
常言道,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p>
有皇帝给做出的模范,将和尚送到辽东来宣传教化,孙承宗也学会了将和尚送到草原上去弘扬佛法。</p>
“我听说草原上的佛法,和我们中原的佛法不一样,送北京来的和尚去草原上,可行吗?”</p>
捋着自己的胡子,熊廷弼谨慎的又提出了一个问题。</p>
“应该可以吧。”</p>
显然,孙承宗和熊廷弼一样,对于佛教了解的并不深,他的想法是能将人送走就行。</p>
“我听说,草原上的佛教都是从乌斯藏那边传过去的。自太祖时,我大明就有和尚作为使节,出访西域。武庙之时,更是有乌斯藏的僧人来说,武庙是活佛转世。。。”</p>
“武庙。。。”</p>
听到了孙承宗的话,熊廷弼看了对方一眼后,连忙挥了挥手。</p>
“别,别,别,陛下和武庙还是不一样的。”</p>
明武宗正德真的是历史上的一个妙人。</p>
懂藏语,自封大庆法王。</p>
懂阿拉伯语,给自己起了名字叫沙吉敖烂(波斯语为“少年王”,突厥语为“勇敢的国王”),而在正德年间出口的瓷器上,更是有【大明国皇帝苏丹·苏莱曼·汗】的字样。</p>
南巡之时,他身边更是跟着一个蒙古、中亚、葡萄牙、占城、乌思藏等地使者组成的外国旅游团。</p>
但,大明很明显无法接受一个涉猎如此广的皇帝。</p>
挥手停止了孙承宗继续引经据典,熊廷弼接着道。</p>
“拜的都是一个佛祖,应该不会起冲突。而若是起了冲突,那就应该是佛法不精。”</p>
说着,两个人对视一眼后,同时点了点头。</p>
如果草原上因为佛法打起来,那对大明更好。</p>
“若是将这些和尚送到草原上给蒙古蛮子弘扬佛法有用。”</p>
掰了掰自己的手指,熊廷弼琢磨道。</p>
“内喀尔喀与科尔沁光是大的部落就不下十一个,而各贝勒、台吉更是数不胜数,这辽东各处的寺庙就有去处了啊。”</p>
“不能都给送到草原上去。”</p>
听到熊廷弼的话,孙承宗连忙示意他收一收给一个部落送上一窝子和尚的想法。</p>
“那些寺庙对于稳定地方还是有用的,我们只要将那些不老实的送走就可以了。”</p>
“那若是不够。。。”</p>
说着,两人对视一眼后,孙承宗出声道。</p>
“上奏陛下,请从京师再遣一些来。”</p>
“哈哈哈哈,妙啊。”</p>
说着,两个人同时大笑了起来。</p>
待两人笑毕,孙承宗出声道。</p>
“这和尚毕竟还是我大明的子民,我还要写封奏章送于京师,不知熊经略可要署名?”</p>
闻言,熊廷弼点了点头道。</p>
“这是自然。”</p>
随着两个人的狼狈为奸,一道送和尚去草原的奏本八百里加急向着京城而去。</p>
“我特么不该手贱的。”</p>
看着眼前的这堆零件,朱由校抽自己几巴掌的心都有了。</p>
自鸣钟,拆开装不回去了。</p>
这个是当年利玛窦送给万历老家伙的,总共两件。</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