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第323章 魏忠贤啊你去南直隶一趟324
徐允祯这货是什么意思?</p>
看着徐允祯给自己的信,朱由校有些摸不着头脑。</p>
通篇都是什么想念皇帝,想念京城之类的话,看的朱由校是云里雾里的。</p>
“这厮是担心在外面时间长了,朕就不信任他了?”</p>
仔仔细细的将徐允祯的信从头到尾看了几遍后,朱由校得出这么一个结论。</p>
此刻,他突然有些理解了,雍正给心腹重臣密匣,结果心腹用密匣给他问早安时的心情。</p>
随手将徐允祯的信揉成了纸团,捏在手里,朱由校转身向着旧衙门走去。</p>
臭小子,无聊不无聊。</p>
回到旧衙门,朱由校继续批阅起了奏章。</p>
半个时辰之后,朱由校的手上只有一本奏章了。</p>
“刑云路。。”</p>
仔细的思索着这个有些熟悉,但死活想不起来成就的人名,朱由校挠了挠头。</p>
徐光启新修的历法,已经发往各省试行了。</p>
而现在,刑云路上书在怼徐光启!</p>
而且怼的还有理有据,人家拿出了实例来!。</p>
徐光启修的新历,是在《授时历》的基础上,增加了西方天文学后修正的。</p>
刑云路则是以古今交食数例,指出了《授时历》的不足,怼徐光启修的新历。</p>
挠着头,再看了看刑云路的奏章,朱由校就满眼金星。</p>
科学这个东西,不经过系统性学习,不懂就是不懂,只能写个解字。</p>
后世通俗天文学他都没学过,更别说着古代的历法学了。</p>
不会就是不会,装都装不出来!</p>
又拿起手中拿着与奏本一同送上来的一个东西,朱由校常识性的玩弄了几下。</p>
这个东西叫做牵星板,用优质的乌木制成,一共十二块正方形木板,最大的一块每边长约二十四厘米,以下每块递减二厘米,最小的一块每边长约二厘米。</p>
这玩意是算经纬度的,根据刑云路所说,昔年郑和出海之时,就带着这东西。</p>
“前人造孽后人偿啊。”</p>
将手中的牵星板放下,朱由校忍不住叹息一声。</p>
西方历法和华夏历法,西方天文学和华夏天文学。</p>
天文学的两大基石,一个是数学,一个是航海学。</p>
元代以前,一定是华夏先进。</p>
但元代以后那个先进,这就真的不一定了。</p>
特别是已经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西方,天文学,特别是航海天文学比华夏更先进,这是一定的。</p>
海上确定方向需要航海天文学,在华夏古代,这叫做牵星术。</p>
“召之入京。”</p>
提笔在刑云路的奏章上写下了四个字的同时,朱由校下定了一个决心。</p>
要组织人手对后世的各科学科目进行一个系统性的总结了。</p>
不然等到那群西夷消化完古罗马的遗泽,被超过是迟早的事情。</p>
“宋应星。。。”</p>
“皇爷,魏忠贤求见。”</p>
当朱由校刚想起一个大明科学家的名字,就有小太监来到他的耳边的道。</p>
“宣。”</p>
将刑云路的奏章放下,朱由校出声道。</p>
“奴婢参见皇爷。”</p>
来到皇帝的身侧身侧,魏忠贤小声的道。</p>
“皇爷,虎骧卫武德司秘奏,关于徐允祯和魏国公世子徐文爵的。”</p>
“哦?”</p>
听到魏忠贤的话,朱由校的眉头就是一皱。</p>
刚接到徐允祯的家信,怎么就来了虎骧卫武德司的秘奏?</p>
“什么事?”</p>
放下手中的笔,朱由校对周围挥了挥手,示意伺候的人都出去。</p>
“魏国公世子徐文爵盗铸银币,想要拉拢定国公府一起做,被徐允祯严词拒绝了。”</p>
“哦?”</p>
听到魏忠贤的话,朱由校的眼睛瞬间就眯了起来,看向魏忠贤问道。</p>
“徐文爵盗铸银币,有证据吗?” “回皇爷,暂时还没有。”</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