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第228章 兴旺银号229
用了两日的时间,公鼐才扣扣索索的集结出了五千国子监的监生,给董应举调遣。</p>
作为一个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姓的人,董应举的能力是有的。</p>
管理五千人,还都是读书人,对于他来说,不是个问题。</p>
派遣了些衙役、工匠给这些人,经过简单的教学之后,他们就被派遣去顺天府下辖各县城清丈田亩了。</p>
而周应秋,则是见监生被调过来后,就忙碌起了自己的事。</p>
他已经收到了司礼监传来的条子,明日皇帝要各部主官商讨监察之事。</p>
随着时间推移,待日处正高,周应秋才停下书写奏本的笔。</p>
抬起头,周应秋看向窗外呼喊道。</p>
“刘生。”</p>
“东家。”</p>
一直候在外面的长随,在听到周应秋的话后,连忙走了进来。</p>
“你持本官拜帖,去一趟户部和度支司,代我问问,今日傍晚,袁侍郎与毕正卿是否有空,我想请他们过府一叙。”</p>
“好的东家。”</p>
听到周应秋的吩咐,刘生找出周应秋的拜帖,向外面走去。</p>
袁世振那边怎么说,暂且不提。</p>
毕自严这边,在看到周应秋遣人送来的拜帖后,他有些皱眉。</p>
从手边拿出一个小册子,翻开看了看后,毕自严抬头对刘生道。</p>
“你回去告诉周尚书,今晚本官一定到场。”</p>
“谢毕公。”</p>
听到毕自严答应,刘生松了一口气,拱手道谢后,转身离开。</p>
在刘生离开后,毕自严的注意力重新放在了眼前的奏章之上。</p>
“五十两一头耕牛,本官真想见识见识,什么耕牛如此的昂贵。”</p>
提笔写下一个太贵,驳回了左光斗买牛的预算申请,毕自严皱眉思索了起来。</p>
左光斗目前是以工部侍郎职,在京畿地区修缮水渠和组织民众屯田。</p>
身为一个亲民官经历非常丰富的官员,毕自严对屯田这件事很是了解。</p>
对于百姓来说,开荒,可谓就不是人做的事儿。</p>
开荒废神,乃至于废命。</p>
只有中农,乃至于富农才能承担的起开荒屯田的耗费。</p>
首先是劳动力,开垦新田时,现有的田亩肯定是顾不上伺候的。</p>
其次是肥料,荒地上的生土变成能种出粮食的肥地,是需要用东西来肥地的。</p>
在这个没有化工行业的年代,最常见,也最常用的是粪便。</p>
最后还有个积蓄问题,开荒期间,粮食的储备一定要足。</p>
不然命不好,开荒恰好遇上灾年,新田产出又少,一家人就等着饿死吧。</p>
而现在,皇帝从内帑出钱,令人组织屯田这件事,对于百姓的吸引力很是强大。</p>
朝廷出钱,出工具,出种,给口粮,百姓出个力。</p>
田地所得,只要给皇帝交三年的皇粮就行了。</p>
回想着他在陕西组织着屯田时,所用到的东西,毕自严提笔在左光斗的奏章上批示道。</p>
“朝廷国帑亏空,内帑银也非无限,能省即省。”</p>
“地可以多招些人去翻,不需要全是壮丁,妇孺也可为之。所种之物,除了麦子外,还可种植大豆、黑豆,种豆对肥地多有裨益。”</p>
提笔写完了自己的建议,毕自严将这份奏章放在一侧,开始看下一封。</p>
随着一份份预算申请被批准,时间也一点一点的流逝。</p>
当时间来到傍晚,毕自严连晚饭都没用,就乘车到了周应秋的府邸上。</p>
“毕公,请。”</p>
周府的正门外,刘生早已在此等候。</p>
将毕自严请进了周府后,刘生左右看了看,令人合上了大门。</p>
吏部尚书家的大门,不是谁都能进的。</p>
且不提周、毕、袁三人夜谈了什么。</p>
次日,批阅完了今日的奏章后,朱由校抬头看了看时间。</p>
“什么时候了?”</p>
“回皇爷,已经近巳时末了。”</p>
听到皇帝询问时间,刘时敏立刻就回答了上来。</p>
看到皇帝眼前的奏章已经批阅完毕,刘时敏突然道。</p>
“许显纯许同知私下约到了晋通银号的一个管事,已经带到了宫门外,皇爷要不要见见?”</p>
身为皇帝身边的悌己人,刘时敏知道皇帝想建一个银号,适时的道。</p>
“哦?”</p>
闻言,朱由校先是一愣,随后点了点头。</p>
“见见吧,再让冯祝过来。”</p>
“诺。”</p>
闻言,刘时敏一躬身,连忙向外面走去。</p>
一刻钟之后,坐在桌子的后面,朱由校仔细的观察着眼前的这个平民,或者说商人。</p>
“你就是晋通银号的管事?”</p>
“草,草民叫刘正阳,是晋通银号顺天分号的一个掌柜。”</p>
头紧紧的磕在地上,刘正阳这会儿异常的紧张。</p>
许显纯这个曾今在京城比较出名的纨绔子弟,突然找上门说是有个贵人想开个银号,要他去做个总管。</p>
身为一个在晋通银号干了近十年的掌柜,刘正阳说是对晋商没忠诚,那是不可能的。</p>
别的不提,他的妻儿老小,可都在人家晋商的手里控制着。</p>
但锦衣卫找上门来,还答应他说能把他家人弄来后,他就动了跳槽的心。</p>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进了西苑之后,刘正阳还是如处梦里,被西苑的景象所震惊道。</p>
那句非壮丽无以重威不是瞎说的。</p>
此时的晋商虽然早已发家,但还没到螨清时,名满天下的程度。</p>
而且,民间商人的宅子,再是建的富丽堂皇,和大明的天子园林也是没有可比性的,这是权力的附魔。</p>
“抬起头来。”</p>
看着刘正阳拘谨的样子,朱由校皱了皱眉头。</p>
这么个人,能抗的起他想建一个银号的重任吗?</p>
“看看这个。”</p>
将一份自己书写出的条陈交给身侧的小太监,朱由校道。</p>
“朕要你给朕组建一个银号,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到。”</p>
趁着太监将条陈递给刘正阳,朱由校说道。</p>
“银号的名字,就叫兴旺银号。地点由你选取,银号存银收取万分之三的保管费,但每月存银都给利钱,存的时间越长,给的越多。”</p>
“其他的地方暂且不说,但顺天府与应天府,两个月内,都要有一家银号。”</p>
“能做到吗?”</p>
“这。”</p>
从小太监手中接过皇帝给来的条陈,还顾不得看,刘正阳就思索起了皇帝的话。</p>
“这恐怕会亏钱。”</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