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再多给些互市203(1/2)

作者:凉月凉了

天启皇帝第202章 再多给些互市203

指了指地图上大宁卫的地方,朱由校突然向黄克瓒问道。</p>

“朕记得,察哈尔出了个英雄,叫虎墩兔憨(林丹汗),这些年东征西讨,意图一统蒙古诸部,还屡屡犯边?”</p>

“是有这么回事。”</p>

闻言,黄克瓒点了点头道。</p>

“他也叫林丹汗,是如今察哈尔的大汗。”</p>

“自其继位后,东并朵颜三卫,北攻内喀尔喀诸部,渐渐立有威望。”</p>

“万历四十年到万历四十三年,林丹汗与内喀尔喀的抄花数次率军突袭广宁至锦州一线数百里边境,掳掠人口。”</p>

“万历四十五年,其归还所掳人口,以示恭敬,先帝赐广宁与林丹汗互市,铁岭与抄花诸部互市。”</p>

“哦。”</p>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算是对蒙古诸部有所了解了。</p>

突然,朱由校话头一转,突兀笑着问道。</p>

“黄尚书,斗过蛐蛐没?”</p>

“臣自幼家教森严,从来没有。”</p>

看着皇帝的笑脸,黄克瓒虽然错愕,但思索了一下自己的童年,还是后摇头道。</p>

没弄过,那个属于玩物丧志。</p>

不过,大明的皇帝玩物丧志的,貌似不少。</p>

蛐蛐皇帝宣宗,虎豹皇帝正德,道君皇帝嘉靖,木匠皇帝天启。</p>

真要取外号,还有死胖子仁宗,瘸子万历,恋母成化,气管炎弘治,甩手掌柜隆庆,以及整月天子泰昌。</p>

“朕小时,魏忠贤曾给朕送过两只蛐蛐儿。”</p>

将桌上的舆图收起,朱由校拿起一只笔,从身侧抽出一张贡纸,在上面点了两个黑点。</p>

“这蛐蛐儿啊,平日里,你要想它长的壮实,形态艳丽,你就要给它多喂食。”</p>

“但当你某天想要斗他的时候呢,前一天你就要饿着他,将两只蛐蛐放在一起后,再用新鲜叶子去挑逗。”</p>

说着,朱由校在身前的纸上,写下了“互市”两个字,对黄克瓒问道。</p>

“爱卿不觉得,这斗蛐蛐之理,能用到对蒙古人身上吗?”</p>

“。。。”</p>

看着皇帝写下的两个字,黄克瓒睁大了眼睛。</p>

“皇上是想?”</p>

“让蒙古人自己打起来。”</p>

说着,朱由校将这张纸叠起来,递给黄克瓒。</p>

“派遣使臣去科尔沁,就说只要他们能在侧面牵制内喀尔喀诸部,朕就同意和他们在铁岭互市。”</p>

说着,朱由校看向黄克瓒道。</p>

“让使臣去的时候多问问,他们都想要些什么,他们有什么。”</p>

“臣遵旨。”</p>

见到皇帝已经打定了主意要用科尔沁牵制内喀尔喀,黄克瓒当即接过皇帝递来的条子,小声的道。</p>

“臣先安排下面的人去试探一二。”</p>

“此事要先保密,不要让传的沸沸扬扬的。”</p>

“臣明白。”</p>

闻言,黄克瓒当即点头道。</p>

大明是个好面子的国家。</p>

同意和察哈尔、内喀尔喀互市那也是因为双方干了一架,对方表示给恭顺后,才给的对方。</p>

还没发生过这种主动给的。</p>

“兵部要想办法。。。”</p>

琢磨一下后,朱由校看着黄克瓒刚要说什么,但又收回了话头。</p>

“算了,此事朕让锦衣卫去做。”</p>

“陛下,何事?”</p>

闻言,黄克瓒说是要交给锦衣卫,当即有些焦急的问道。</p>

皇帝要用特务组织,这个还是要打听下的。</p>

“同意互市,然后暗中派遣细作去劫杀、下毒、烧荒、散布流言,让科尔沁与内喀尔喀诸部打起来,甚至于察哈尔诸部也要参与进去,兵部能做到吗?”</p>

“这。。。”</p>

闻言,黄克瓒眨了眨眼睛。</p>

这可有些为难人啊。</p>

这种派遣细作的事儿,大明貌似还真的只能由锦衣卫去做。</p>

想着,黄克瓒摇了摇头道。</p>

“做不到。”</p>

“那就去吧。”</p>

闻言,朱由校也没多说什么,示意黄克瓒离开。</p>

待到其走远后,朱由校忍不住又将舆图翻了出来,回忆起大明历代的赫赫武功。</p>

对于蒙古诸部,或者说前元余孽的问题。</p>

大明的态度是随时间变化的。</p>

朱元璋驱逐鞑靼、恢复中华的故事,都是知道的。</p>

洪武元年,徐达、常遇春等人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北逐元廷。</p>

洪武三年,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五人组成天团,第一次北伐,一战打的北元再无成建制的军队。</p>

此时,大明对北元的政策是大开大合给我干挺丫的。</p>

但紧接着,就是一场惨败。</p>

洪武五年,徐达、冯胜、李文忠三路出击,意图在和林会师。</p>

然后,徐达的主力中路军大败,李文忠的东路军得失相当,仅冯胜的西路军获胜。</p>

至此,朱元璋就改了对蒙古的策略,以守为主,然后进行用钝刀子割肉的办法,进行小规模消耗战。</p>

一直到洪武二十一年,以蓝玉为大将军,郭英、唐胜宗为副,大军出师北伐。</p>

经千里奔袭,明军在捕鱼儿海围歼北元朝廷,这一战彻底打掉蒙古王庭,蒙古诸部直接就被打散,各部分家过日子了。</p>

而这之后,还有两次北伐,而主将,则是辣个蓝人——朱棣。</p>

朱棣靖难成功之后,大明内部需要一段时间进行修整,或者说适应新的皇帝,对北策略选择了暂缓进攻。</p>

然后,蒙古人就狂了起来,永乐七年,本雅失里杀大明使臣。</p>

朱棣一看,噢哟,在我的面前,不允许有这么狂妄的人存在。</p>

杀使臣,你这是希望得到一个不死不休啊。</p>

于是,朱棣以靖难名将淇国公丘福为帅,佩征虏大将军印,让他与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率军北伐。</p>

然后,丘福贪功冒进,拉着军官团上去送了一波。</p>

一场战役,战死一个国公,四个侯爷,军官团全军覆没。</p>

收到败讯的朱棣差点儿没气死,五个人一起,战败除名,爵位虢夺,全家都被送到琼州去打渔了。</p>

你死不要紧,你不能拉着军官团一起去送啊。</p>

这战绩,在前半辈子一直都在跟着徐达锤蒙古的朱棣眼里,着实辣眼睛。</p>

然后,朱棣火气顿时就上来了,亲自率军北伐,紧接着就是迁都。</p>

将领不行,我就自己上。</p>

至此,拉开朱棣五征大漠的序幕。</p>

此时,大明对蒙古的政策就变成了草原上谁狂盘谁。</p>

到了宣宗、正统初期,大明的军队依旧强悍,能连连对蒙古出重拳打击。</p>

然后,朱祁镇亲政,叫门天子成形,后面的事儿就不用说了。</p>

从天顺年间开始,蒙古再次做大,大明落入守势。</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