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第201章 这银子花的值202
“朱燮元。”</p>
看着奏本上的这个熟悉的名字,朱由校摸了摸自己的下巴。</p>
奢安之乱分两个阶段。</p>
第一阶段为奢崇明之乱。</p>
奢崇明杀四川巡抚,聚兵先陷重启,再围成都,被四川布政使朱燮元守住。</p>
而后,朝廷新任命的贵州巡抚王三善联合升任四川巡抚的布政使朱燮元,再汇合从辽东撤回的酋阳残兵、石柱新兵共计两万余人,耗时三年给平了下去。</p>
但这个时间点,是天启三年末,明朝内部起了幺蛾子——魏忠贤,起势了。</p>
因为朝中对于东南地方是改土归流,设州府以治地方,还是继续设置土司行羁縻政策而起了争论。</p>
前方平叛的王三善率领大军在叛军腹地大方(今贵州西北部)盘桓四十余日,粮草逐渐不支,开始回撤。</p>
撤退途中,被叛军尾随而击,中军参将王建中、副总兵秦民屏战死。</p>
明军且战且退,退至内庄时,后路被截,王三善回师救援,又有少数民族将领陈其愚复叛,导致王三善惨死军中。</p>
第二阶段为奢崇明与安邦彦合军之乱。</p>
这一次,从天启四年一直打到崇祯三年。</p>
而现在,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p>
因为,王三善与朱燮元、秦良玉三人,从皇帝给的五十万两白银的军费中,拿出了二十万两,几乎将川渝土司手下的精兵都给整编,或者说给收买完了。</p>
大明对于土司兵的调遣,那可谓是极尽利用。</p>
各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武职土司里的狼兵、土兵、蛮兵、夷兵等等,这些年没少调出来替国征战。</p>
特别是广西、贵州两地,早在弘治九年,两广总督邓廷瓒就上奏说,广西瑶僮数多,土民数少,兼各卫军士十亡八九,凡有征调,全倚土兵。</p>
而贵州则是武备单弱,征剿必赖水西。</p>
四川则是川中兵弱,每征讨只调土司。</p>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朝廷对土司兵的使用上,本着一个能白嫖,绝不出钱的原则,让这些人粮饷皆自备。</p>
当然,能实现这个主要也是羁縻政策的缘故,给了他们的那块宣慰使印,能让他们获得巨大的号召力。</p>
但现在,皇帝大笔一挥,让王三善与秦良玉南下时,带走了五十万块银币,让秦良玉募兵两万。</p>
而后,四川布政使朱燮元提议,从各土司中征兵,经王三善拍板,官府命令发布下去后,川中就沸腾起来。</p>
银子,那可是白花花的,在市场上能买到东西的银子啊。</p>
各土司为了秦良玉手中的军饷,可谓是异常的献媚。</p>
抢是不敢抢的,动这个念头的都是疯子。</p>
先不说有两千多大名鼎鼎的石柱白杆兵,还是老兵。</p>
光是秦良玉这个传统的川中辣妹子的威名,就足以镇住很多人的不轨之心了。</p>
川渝黔桂四省,土司、少民众多,受到腐儒思想的祸害少,对于女性没有那么多的束缚,能打的女人可是很多的。</p>
好事儿先想着自己人,先从石柱三十六寨里征调出三千新兵,凑足五千之数后,秦良玉就在重庆拿着皇帝给的编制练起了新兵。</p>
继续翻阅着王三善的奏章,朱由校算是明白了为何会出现这个局面。</p>
说白了,还是钱的事儿。</p>
白银这个东西,对于东南之地,是毒药。</p>
但对西南之地,却是宝贝。</p>
江南诸地靠近海上,又有福建月港这个海上贸易港可以获得外海白银,当地闹通货膨胀。</p>
而川渝黔桂四地,则是极度缺钱,闹通货紧缩。</p>
上千年了,当地钱荒问题,就没得到过解决。</p>
从前宋出现了交子开始,当地钱荒问题还能得到缓解一二。</p>
但一旦纸币被玩坏,当地经济立马就出现大问题。</p>
在京中听了皇帝几次说钱以及银币,王三善也是留了个心眼,找久在当地的布政使朱燮元问过情况。</p>
根据朱燮元所言,在川渝诸地,一两白银只能换到铜钱四五百文,铁钱七百文。</p>
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少,但若是参考上另外一个东西,井盐,就能知道当地缺钱缺到啥程度了。</p>
四川的井盐一斤五文,粮一石四钱。</p>
突出的就是一个钱贵物贱。</p>
京城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在川渝能达到三两。</p>
这还是经过了朝廷、商人的层层扒皮后的售价。</p>
“缺钱缺的这么严重,也难怪各土司会趋之若鹜了。”</p>
想到历史上四川各地没少为朝廷出兵的事儿,朱由校不由的想到。</p>
从万历后期开始,朝廷就给土司兵发饷了,川中百姓的当兵热情很是高涨。</p>
待看完了王三善的奏本后,朱由校的忍不住思索了起来。</p>
历史上遍及川渝黔桂四省的奢安之乱能闹起来,归根结底,还是生产条件落后,劳动力过多,市场上没有足够的货币与货物,让这劳动力被充分的利用起来,最终酿成了这场叛乱。</p>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失业率太高了。</p>
大明对北方的蒙古诸部的互市是嘉靖年间才开始的。</p>
但对南方诸羁縻土司的互市,却是从来就没管控过。</p>
一个水西土司就能简简单单拉出来两万人派去重庆应朝廷征兵,虽然最终干的事儿却是造反。</p>
从这里就能看出,从朱元璋开始的两百年放养政策,就算是有当年平杨应龙嘎了一波,但这南方诸土司的势力,依旧是过度的膨胀了。</p>
“通货紧缩会导致失业率上升,稍微有个风吹草动,这高压锅就炸了,这笔银子算是给这个高压锅降温了。”</p>
对于王三善拿着尚方宝剑和白银搞这么个用法,朱由校并不觉得生气,反而是思索起了东南的处理方案。</p>
要不要现在花钱征召土司干缅甸或者安南,转移一下矛盾?</p>
这想法一从脑海里冒出来,朱由校就连忙摇头给甩了出去。</p>
一桌饭菜来两桌客人,这种两面开战的想法,要不得。</p>
“王三善做的很好,对于东南土司的问题,能不打就不打。”</p>
缓缓的将奏本合上后,朱由校看向还站在堂中的黄克瓒道。</p>
“现在的大明,光是稳住辽东,就已经有些捉襟见肘,没有能力再开辟一个战场。”</p>
“陛下明见。”</p>
闻言,王三善拱手赞同道。</p>
“如今四川都司精兵俱在辽东,若是东南再不安稳,恐怕川兵也会无心应战。”</p>
“是啊。”</p>
叹了口气,朱由校看向黄克瓒问道。</p>
“朕让童仲揆率川兵回蜀的命令,到辽东了吗?”</p>
“回皇上,臣今日来正要说此事。”</p>
听到皇帝说到童仲揆的川兵,黄克瓒连忙又拿出一本奏章道。</p>
“辽东经略熊廷弼上奏,辽东局势有变,请暂缓川兵回师。” “发生了何种变故?”</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