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第144章 智多星登场
朱仝、吕方亦不是外人,李云也不遮掩,将建筑利器水泥告知了二人。 李云得意地对二人讲道。 “山上有一个兄弟唤作九尾龟陶宗旺的,不止武艺了得,更是有着一手好技艺,刘玄哥哥特令他督造工事,不消耗费多少银钱便能建起营盘大寨,端的神速坚固。” 此番话又是引得二人一阵夸赞。 不多时,李云便引着二人进入营寨,沿途层层巡视审查,处处精细布防,休说天罗地网,亦是龙潭虎穴,直教众人惊叹不已。 吕方眼睛都看花了,心中火热难当,热切说道。 “哥哥,我在江南时亦是见过不少官兵,一路行来,绿林山寨也曾见过,可从未见过如此精锐士卒,便是营寨也难比梁山,山上果是有能人异士,真真叫小弟开眼长市面!” 朱仝熟知兵事,更是叹道。 “只观此营寨布防,便知是能人所设,远胜我矣!” 李云正欲回话,忽见前方迎来数人,当先一人就是此次大军主将云里金刚宋万,李云顿时喜道。 “朱仝哥哥,吕方贤弟,快与我相见兄弟们!” 宋万远远地瞧见一伙人,打头的便是朱仝李云,他早知刘玄有心拉朱仝上山,只是刘玄随缘,不欲强求,眼下朱仝来此,莫不是要上梁山? 若是朱仝上山,等刘玄回来肯定欣喜,得朱仝一人远胜打败一支乌合之众。 思及到此,宋万不由大喜,连忙叫道。 “朱仝哥哥,怎的是你?那令兵也不讲清,若叫我得知是朱仝哥哥来此,必下山相迎兄弟。” 面对热情的宋万,朱仝连忙拜道。 “朱仝见过宋万哥哥,多时不见,甚为想念。” 李云故作不满道。 “咦!宋万哥哥可是看不见我,是朱仝哥哥就下山相迎,那我们哩,枉我还叫你一声哥哥!” 宋万是个大老粗,对此哈哈大笑,亦是回道。 “我怎会看不见兄弟,只怪兄弟你在朱仝哥哥面前太平凡,一时间倒让我忽略了。” 一旁的吴用自是听闻过美髯公朱仝的名号,可他见吕方仪表不俗,想来也是个难得的好汉,便对李云说道。 “李云兄弟,都说你带来两位好汉,美髯公朱仝我等自是知晓,可不知这位兄弟又是何等好汉?” 听到一身青白文士袍,眼中机灵显,在一众大汉中独树一帜的秀士吴用问话,吕方连忙朝众人行礼道。 “众位哥哥,小弟吕方,自来山东,便早晚听得梁山威名,早有心上梁山入伙。因在白沙坞遇到李云哥哥,意气相投,幸得李云哥哥抬举,引荐上山。” 李云手指吕方对众人道。 “吕方兄弟亦是个好汉,善使方天画戟,江湖上唤他作小温侯,他自有心投山,尊崇刘玄哥哥,我既是有缘相遇,当是便带他前来相见各位兄弟。” 吕方长得好皮囊,面白须净,身形健硕,目光炯炯,端的是天生的好汉子。 宋万等人纷纷与其见礼,共迎朱仝吕方进帐一叙。 宋万拉着朱仝便教请上座,朱仝连辞不受,直言不喧宾夺主,大家都是意气兄弟,何须凡礼。 当下吴用荐言,只按军中礼制随意即可。 待得众人坐定,宋万对朱仝笑道。 “朱仝兄弟可是想通了,那官府有甚好的,还是我们梁山快活,刘玄哥哥可是早就盼着你上山一聚哩。” 见朱仝默然不语,似有他意,吴用是个人精,瞬间知晓朱仝此行不是上梁山,应是另有要事,便向李云问道。 “李云兄弟,前番使你往白沙坞探查官军动向,不知可有收获?” 李云早知朱仝不是要上山聚义,连忙回道。 “我在白沙坞待了两日,未曾见到济州军到来,便是郓城县动向,亦不过是收集一些小巧船只,运送百十人尚可,但想供应大军绝不可能。” 李云将自己探查的消息言明,又手指朱仝说道。 “今日相遇朱仝哥哥,他尚身在官府,已是得知陈思平领济州官军将至郓城,便一同回禀大寨。” 吴用当即化解朱仝尴尬,向朱仝喜笑道。 “吴用久在郓城,早知美髯公朱仝是个重情重义的好汉,都头能够不辞辛劳,亲身相报我们济州军消息,请受小可一拜。” 吴用虽在乡野,但他是个读书人,又混迹江湖,朱仝亦曾听闻过智多星的名号,且吴用现今是梁山军师,朱仝急忙回礼道。 “不敢当军师一拜,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便是我不相报梁山,济州出兵一事梁山早已知晓。只是我此行不止是为了报信梁山,更是有着新任郓城知县密令在身。” 宋万亦知方才是自己想当然了,便也不再提朱仝上山一事,而是哈哈一笑,不解道。 “郓城那新来的知县,我也有所耳闻,听说是叫甚么时文彬的,都传他是个难得的清官,办事方正。我等梁山好汉近来不曾招惹他,他有何密令竟需动用朱仝兄弟这般人物?” 吴用心中一转,对着朱仝轻笑道。 “都头,我若是猜的不错,值此济州军来犯之际,时知县怕是让都头携密令前来梁山行那劝降计,勾山上兄弟做里应外合之事的吧。” 听到吴用一语道穿,朱仝惊道。 “果是智多星!军师竟然能够猜到知县心思,莫非军师认识时知县不成?” 吴用摇了摇雪白鹅毛扇,吹动颌下长须飘飘,面带不屑道。 “我梁山威名四下皆知,有着八百里水泊天险,非是万人强军不可渡,那时文彬既是郓城知县,想必也是知晓这点,更兼济州军是为六月十五生辰纲而来,眼下离蔡京寿辰不过半月,若要夺回生辰纲进献蔡京,必要在旬日之内方可。” “可我们梁山有着水泊地利,想要旬日时间打破梁山,夺回生辰纲,便是济州军再是强盛,也是枉然。” “强攻有风险,那么必要智取,晾他一个经科文人能有何计策,算来不过便是诏安二字罢了。” 只能说不愧是将大宋官场研究的明明白白的智多星,文官招安的法子他是不用多想就能猜到。